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同里古镇散记

[游记]同里古镇散记

2007-07-16    3608.com

游览古镇要用心去品,去琢磨。走进一幢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聆听发生在老房子里的故事,品味那逝去了的世态民俗抹在残砖败墙上的遗韵;或趺坐在一株古树下,泡上一杯清茶,感受那拂面吹过的千年不变的清风;或一步一步走过一条青石板路,留在那上面的是古人的脚步和车马印痕。
遗憾的是,三年两去同里古镇,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只留下了一些直观的回忆和图片。
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太湖之滨,古运河之东,五湖(同里、九里、叶泽、南星、庞山)环抱,四面临水,古镇内15道小河纵横交错,小河上座座石桥首尾相连,“家有临水,户户通舟”,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古朴宁静,风景宜人。

江南自古鱼米之乡,尤其太湖周围素称富庶之地,同里以此自古直名“富土”。唐代以后当地士人以富土之名太过张扬,遂改为“铜里”。宋代时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从此沿用至今。直到现在,在古镇上仍可以看到以“富土”命名的店铺。

古时候的同里周围地区是江南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这里曾经形成过发达的米市,与无锡北塘、江都仙女庙、上海南市并称“江苏四大米市”。富商巨贾云集,使得同里寸土寸金,形成了密集的建筑物群和狭窄的街巷小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里的富庶决定了这里必然也是教育发达人文荟萃之地。自南宋始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1人,进士42人,文武举人93人。众多达官贵族在这块弹丸之地上建设了大量的私家园林,保存至今的仍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任兰生所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6年,美国人在纽约市建了一座中国式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就是以退思园为蓝本。

在同里退思园还第一次见到了海仙花。海仙花本名锦带,宋初著名诗人王禹极其喜欢锦带,誉之为花中之卫庄姜,但讨厌锦带之名太俗气,遂为之更名为海仙花。久闻此花大名,有幸在同里一睹真容,也算一游之幸。

附1:王禹《海仙花诗并序》
海仙花者,世谓之锦带。维扬人传云:初得于海州山谷间,其枝长而花密若锦带然。其花未开如海棠,既开如木瓜,而繁丽袅弱过之。一朵满头,冠不克荷。惜其不香而无子,第可钩压其条,移植他所。因以《释草》、《释木》验之,皆无有也。近之好事者作《花谱》,以海棠为花中神仙。予谓此花不在海棠下,宜以仙为号,目之锦带,俚俗甚焉!又取始得之地,命曰海仙。且赋诗三章,以存其名。题诸僧壁。 

其一
一堆绛雪压春丛,袅袅长条弄晚风。借问开时何所似?似将绣被覆薰笼。 

其二
春憎窈窕教无子,天为妖娆不与香。尽日含毫难并比,花中应是卫庄姜。 

其三
何年移植在僧家,一簇柔条缀彩霞。锦带为名俚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附2、关于卫庄姜:
卫庄姜为春秋时齐国之公主,卫庄公之夫人。《诗经·国风》中专门有诗《卫风》盛赞其美,被誉为中国式形容美女之美的奠基之作。其中有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转自:http://blog.3608.com/article/26352.html3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