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太湖西山游记

[游记]苏州太湖西山游记

2007-07-16    kuaijiren.com

“太湖明珠”西山,全名洞庭西山,面积79.8平方公里,是太湖中的第一大岛,也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宛如长虹卧波,把西山与苏州城连为一体。岛上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登高远眺,湖中群岛、峰峦坞谷、湖湾人家、近山远水,一一映入眼帘,把人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幽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之中。 ——摘自中国通用旅游网

来苏州两年多了,懒散已成了习惯,所以虽然听说苏州的景点特多,但一直都提不起兴趣。一来囊中羞涩,二来交通不便,三来孤家寡人,如此一想,便没了闲情逸志。某一次厂长力邀,到甪直风景区去逛了一遭,人文气息是不错的,但不外是小桥流水人家,整个就是一苏州的小缩影,在公司这边也看得蛮多了,不足为奇,于是,更是对那些旅游景点先入为主,倍觉意兴索然了。

前几天的姑苏晚报上登了一则新闻。“太湖西山梅花节。‘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二月底三月初,西山处处有梅花。”报纸上的梅园一角,是一片花海,很是养眼。同事们对该处景区也颇有好评,于是,就萌生了前往观赏一番的想法。

昨天星期六,下午休息。中午时,正闲着没事,厂长相邀了,西山赏梅,去不去?我不假思索,去。然后又邀了公司里一旅游迷小李,叫了一部车,浩浩荡荡三人行,往西山奔去。

的车司机很健谈,一路欢声笑语。约摸四十分钟光景,就到了太湖桥。往桥下望去,烟波浩渺,微波荡漾,湖光山色。的车司机介绍说,太湖,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小小太湖一圈八百里”。“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同时,它也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厂长说,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亦是苏州人饮用水源地。我看着太湖,突然就感觉到了人类的渺小,突然就想起了汕头南山湾虎仔海滩。呵,我想,某种程度上,温婉的太湖,并不亚于雄壮的大海。

过了三条太湖大桥,就到了西山。正值用餐时间,沿途的农家客店很多,服务员们纷纷站在门口拦生意,一路上招呼不断。听说,农家客店大半都是在自家里,鸡是自养的,菜是自种的,绿色无污染,并且价格便宜。很可惜,我们都是用过餐的了,无缘一试。下次一定来尝鲜。

一个钟头左右,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西山的景点很多,有缥缈峰、雕花楼、石公山、三山岛、明月湾古村、林屋洞梅园等等。由于时间有限,而此行的目的大半是为了赏梅,于是,我们便选择了后者——林屋古洞。

大门两侧,有两根龙柱,再往前,是几棵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气宇轩昂。这便是入口。票价50元/人。

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火红。原来,那是树上的如意红带。南来北往的旅客们把心愿写在红带上,然后系在大树上,虔诚的寄托于此。听说,系红丝带还有讲究,丝带必须系成如意结,而不同的树的寓意也有所不同。梅花意喻喜上眉梢,银杏意喻长寿安康,桃花意喻恩爱甜蜜,桂花意喻天长地久。出于好奇,我上去看了一下。红带上写的基本是一些事事如意,一生平安之类的字眼,背面写着许愿人的名字和日期。经过风吹日晒,有些字已经褪得一片模糊了。我想,好人一生平安,也许是他们的愿望都已经得到实现了吧。

不远处,是个分岔路口。东边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天下第九洞”。林屋洞便是这早已闻名遐耳的天下第九洞的另一称呼。据记载,天下第九洞,是由三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海洋中的沉积形成的石灰岩被地表水、地下水长期溶蚀而成的。小李乐不可支,一口气跑到“天下第九洞天”的石刻前摆了一个poss。

走到洞口,向里面望去,黝黑的山洞被射灯照得五光十色。今天的游人不多。我们顺着人流往洞里走去,眼前是另一番天地。

山洞里,怪石兀立,光怪陆离,鬼斧神工。往前走没几步,一滴水就打在了我的脸上,凉丝丝,冷飕飕的,冷不防吓了我一跳。还未拭去,另一滴又紧接着打了下来,我一看,原来,这就是第一个洞——雨洞。呵,果然名不虚传。

地面湿漉漉的。水珠不断地向下滴,使得地面低洼处的积水形成了小水潭。时而有水珠滴入潭中,泛起圈圈涟漪。五光十色的灯光下,水随洞流,洞因水活,碧水倒影映照其间,相映成辉。石水之韵,恍如仙境。

继续向前,有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石头看起来有点像石磨,中间有一个小洞,沿着洞口凸出一层,再往外又呈放射性凹了一个像面包圈一样的环形小坑,小坑里有积水,灯光下的涟漪,银光闪闪。厂长介绍说,那块石头上的小洞,正是滴水所形成的,小水珠跳溅出来,又形成了外面那个小水坑。滴水穿石,柔能克刚,很恒久的道理。但亲眼所见,仍是叹为观止。大自然可真是个魔法师。

一路惊奇不断。再往前,就走到了金龙洞。听说,金龙洞里的这块石头,是林屋古洞里最平坦的。据记载,唐宋年间,当时凡是信道教的皇帝,每年都要派遣使者,组织大批道士,在林屋洞内举行斋醮、祈祷、诵经、礼仟等宗教仪式,并在这个洞里投放金龙玉简,祈求神仙保佑风调雨顺、岁岁平安。厂长指着石头的前方,问道,看,那里像不像龙的样子?我仔细一看,那边钟乳石组成的构造,果然有点像是龙的形状。我连忙按下快门。后来,取出相片一看,却不知是哪一张了。毕竟,这里面奇形怪状的石头太多,也太相似了。

再往前,有一块水洼地,水洼地的尽头,是一个大洞,里面漆黑一片。洞的上方挂着一块牌子,写着“未开发资源”。这是一方处女地,尚未开发。我想,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如果只是一味地开发,到头来,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一无所有。保护资源,保护的,是子孙万代的财富啊!

东看看西瞧瞧,我们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触目尽是新鲜。后来,又经过丙洞,阳谷洞等,一洞套着一洞,这水引着那潭,一路走来,只觉得被这些奇异的石头搞得晕头转向,如入迷官,以致于把中间几个颇有特色的洞名也都忘记了。这一路上也多亏了厂长的精彩讲解,才不致于忘了个精光。由于石洞内灯光昏暗,我们在照相的时候打了闪光灯。却不想,技术不佳,照出来的相片里,我们都炼成了火眼金睛,与孙悟空有得一拼了,呵呵。

走着走着,一束白光照射到了面前,突然就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原来,我们已经到了出口处。小李兴致勃勃,冲到最前面,摆了一个poss,说,我们即将走向光明了!

走出山洞,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洞门口左侧立着一块石碑,写着“道隐园”。旁边有《无礙居士道隐园记》的摩崖石刻。据说,南宋时期,有一位苏州的知府遭罢官之后,就在此地筑园隐居,自号无礙居士,并刻崖为记。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道隐园,而是朝着山上的另一目标——驾浮阁方向走了。

山路不是很崎岖,挺好走。路上偶尔能看到一两株生长在山上的梅花,含苞欲放,迎风而立,孤高清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继续前进,来到了烟晚屋林,稍稍歇息了一下。据厂长介绍,这地方是西山古八景之一。古时候,当山下人家做饭时,炊烟袅袅,会聚集到这个位置,从远处观望,这地方就像萦绕在云雾中,宛若仙境。在这半山腰上,我往远处眺望,朦胧的山朦胧的水,那山下的一片房屋,皆是黛瓦粉墙,很典型的江南特色。

渐渐地,走得有点累了,感觉前方的道路越来越长。突然,小李看着一块石碑,喜形于色,说,原来,我们只是在浅滩。我快步向前,一看,果不其然,碑文上写得明明白白。只不过,那是三亿年前的事了。

年轻就是好。不远处,有一个小亭。看似年久了,有些破落。小李这家伙“蹭”一下子就冲了过去,并大声嚷嚷,快点,帮我照张相!我刚给小李照完相,一不小心,打了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回头一看,地面有一条裂鏠。正纳闷,厂长介绍说,这一条是“一线天”。原来,这也是景观之一,只是尚未开通。体重近90kg的厂长腆着大肚子,颇有些无奈,“小杨,这条路看来你走就成,我走是不行了!”

终于捱到了头,来到了驾浮阁。据说,每当日落西山之时,由于高耸雄伟的飘渺峰将夕阳余辉遮挡,致使这一带晚景早临,这里会显现出彩霞将山峰镶嵌金边的奇景。驾浮阁的底下有三清阁。三清阁是道家重地,庄严肃穆,香火不断。今天的游客比较少,看起来倒不是很热闹。走到观前,刚好遇上导游在给游客解说。厂长累了,便去旁边的石凳上歇息。我和小李静驻一旁,细细倾听。

这座道观,表面看起来只有三层,实际上有五层。最底下的一层,供有福寿禄财四星,四星的中间位置,是观世音,道家称之为慈航道人。传说中,慈航道人先习道而后入佛。我们跟着导游一起走了进去。导游说,拜过众神,为自己的亲朋好友祈福后,就可以进去里面的转运阁走一圈,为自己转个好运。我本是无神论者,对神明不感兴趣,但见小李一脸虔诚,不忍打扰,自己便偷偷地退了出来。

厂长正在三清阁的正门处等着我们。 我俩一起走到三清阁旁边的空地上,凭栏远眺。这里应该算是这座山的顶端了。正值冬春交接,大部分树木似乎还未能褪去冬天的痕迹,显得枯黄僵硬。一眼望去,尽是褐色的枝干与深绿的旧叶。而远处的山,绵延起伏,山峦重迭,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往另一侧望去,便是太湖了。远远望去,湖面氤氲着一层薄雾,水天相接,一片白蒙蒙,竟与一路所见,不径相同。

栏杆的铁链上,挂着一些锁,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锁身上还刻着一些人的名字和日期。这种锁,人们称之为长生锁,亦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心灵寄托。但很奇怪,这里的锁看起来并不是很多。后来,听别人介绍,原来,以前这座道观只有驾浮阁,底下的三清阁和天下第九洞天两层都是后来才增加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而修建的。我们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这里的游客并不怎么多,难怪这边的长生锁的数量比起门口的红如意带的数量会相差那么远,可能是知道这地方的人还不怎么多吧。

此行中我再没有进去道观里面,所以,除了最底下一层,其他四层里,供的是什么神仙有什么特色,我也就无从得知了。

终于把小李给盼了出来。小李刚在转运阁转了运,精神焕发,兴高采烈,一出门就急吼吼地追问着梅园的去处。于是,在厂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三人,往梅园方向,出发了。

下山的路很好走,一直延伸到门前的分岔路口。往北方向走,途经一个小小的跑马场,再往前一点,便是梅园。我们说说笑笑,准备“闲庭信步”慢慢观赏细细品尝。没想到,走进梅园,一眼望去,却满目尽是花已谢尽的枝丫。本以为能看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没想到却是“零落成泥辗做尘”了。突然便觉兴味索然,高涨的兴致大大地打了折扣。所幸在不远的地方,仍有一枝独秀,傲立风中,于是,我们心存希望,继续往梅园深处钻。

虽然名为梅园,但其实梅园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如银杏树、桔树、桃树、枇杷树,还有茶树等等。厂长说,再过几个月,果实成熟了,西山便又开始热闹了。到时,周边很多城市的游客会特地赶过来,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继续往前走,就走到了太岁殿。太岁殿坐落在梅园深处,跟三清阁一样,也是道观。道观里青烟萦绕,善男信女进进出出,比起三清阁来,要热闹很多。站在门外往里面观望,能看到几个老道士正在给游客们解签,口若悬河,舌绽莲花,滔滔不绝,只待哄得游客们高兴了,出手大方一点。我一向不信诸如此类的东西,在我心目中,这种人,都是些骗钱的主。于是,我们没有进去,掉转方向往梅园更深处,信步而行。

途中,还能偶遇一两株晚开的梅花,但为数不多。我们一直走到通往生态草鸡养殖场的小路上。突然,小路的前方,一簇簇,一堆堆,如云似雪,身姿摇曳,远远地向我们招手,这一看,不禁让人心神为之一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是接连几株正盛放着的梅花,正是我们此行探访的目标!我们疾步向前,来到梅树下,闪光灯一闪而过,留下了我们探梅的足迹。

据报道,往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便是太湖梅花盛花期。但由于今年是罕见的暖冬天气,所以梅花才会提前绽放了。西山观梅有三部曲:先寻梅,再探梅,后赏梅。我想,此行中,我们虽然看不到梅花竞先争放的场景,但也算是不枉此行了。的确,我们是先寻梅,再探梅,后才赏梅。我凑上前去,在花朵上轻轻地嗅了一下,花蕊中有花香散发出来,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我暗暗赞道,果真是暗香流动啊!

不远处的小树林里,有羊,黑的有,白的也有,有的在玩耍,有的正悠哉游哉地啃着青草。再过去一点,就是生态草鸡养殖场了。据介绍,这里的草鸡比一般的圈养鸡更加健康,而且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但与此同时,价格也高了许多。生态草鸡的价格是16元/斤,这可比一般圈养鸡贵了不少。厂长兴冲冲地走了过去。

养殖场上,有一条大狼狗,看起来身强力壮,虎头虎脑,而且会挤眉弄眼,用铁链拴着。那里还有几个准备买生态草鸡回去尝鲜的游客。那条狗就走来走去跟我们对歭着,但是不吼不叫,看起来不是很凶的样子。养殖场的老板娘笑着对我们说,没事的,你们想摸它就摸它,只要不要把它惹火了就行。但尽管如此,大伙还是只敢站在它触碰不及的位置,看着它挤眉弄眼做着怪相忍俊不禁。不一会,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厂长就出来了,他满面春风,手提着一个装着草鸡的包装盒,凯旋而归。

回去的路上就显得意兴阑珊了。毕竟走了大半天,脚也有些酸麻了。不过,也有发现蛮好玩的事。

其一,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他们的小孩来玩,小孩子蹲在路边看小羊羔玩耍,看得入迷了,竟赖在那里,怎么也不肯走,他的父母各施其招,软硬兼施,威迫利诱。但小孩子的意志很坚定,一付“刘胡兰”式软硬不吃的样子,愣是把他父母晾在一边了,搞得那对年轻的父母哭笑不得。

其二,在回去的路上还看到此行唯一的一株白梅。花朵并不多,但点缀在深褐色的枝干上,很是抢眼。微风轻拂,一付弱不禁风的模样。谁能想到,如此娇弱的它,其节操,其风韵,其姿容,为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骚客所称颂!

其三,出了大门后,我们顺便逛了一下景区附近的小店。有卖茶的,有卖花的,有卖刺绣的,有卖梅制品的,有卖太湖珍珠的,有卖干鱼类的……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买了一盆何首乌。我小时候喜欢看《故事大王》,至今还记得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老人在山上误食了千年何首乌,结果返老还童。我想,我买的这一盆,如果有幸也是千年何首乌的话,那我和我的亲朋好友,那可就都长生不老了!哈哈!

此次行程总共耗费了五个钟头。收益颇丰,也算弥补了到苏州之后一直没有出去游玩的这一憾事。但美中不足的,是看不到梅花竞先开放的场景。曾经有人说,赏梅其实很难。梅不等人,去得早了,还没开;去得迟了,过了花期。但无论怎么说,游玩,图得就是好心情,图的就是放下负担,放飞烦恼,让大自然涤洗身心,让灵魂得到升华。置身大自然中,能远离闹市中的尘事纷扰,能远离人性的美丑善恶,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呵呵,谢谢lemon重新排版。这几天很忙,发了这乱七八糟的文章之后就没来上来打理,对不起了。

转自:http://club.kuaijiren.com/read.php?tid=64223&fpage=372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