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包子团出行太湖游记之苏州西山篇

[游记]包子团出行太湖游记之苏州西山篇

2007-07-16    

(续上篇)

第二站:烟波浩渺的太湖,淳朴可爱的江苏人

第三天早上,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似水温柔的扬州,但一想到即将投入太湖的宽博怀抱,我和不沾毛转而兴奋的高呼:出发!(喜新厌旧的人啊)。

小切经过木渎时一路尘土飞扬,人来人往,想必木渎古镇早已淹没在人海中,英明的包子团团长决定直奔太湖西山。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村庄跨过了多少座桥梁,当小切转过一道弯时,突然,烟水茫茫、芦苇摇曳的太湖呈现在眼前,惊呼:烟波浩渺的太湖!再往前走,只见一座大桥如飞舞银练般飘落在湖面,或翠绿或黛绿的岛屿有如洒落在湖面上的宝石,景色甚为壮观。

这大桥全长4308米,181孔,连接着太湖上的渔洋山、长沙岛、叶山岛及西山岛。只见岛上绿树葱郁、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我们跨过大桥,不知不觉就到了西山,找了一处瞧着还整齐干净的名为西山梅园梅花苑饭店的吃处(老板姓黄,052166376545,13601542175,人不错,当天推荐我们夜宿石公村有色疗养院,住宿费打了内部价哦),我们要了楼上包间,点了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等,美美地的饱餐了一顿,不沾毛两口子撕心裂肺的高呼:终于不用吃包子啦!这梅花苑老板很是热情,亦是生意场上高手,后来我们几人被其成功发展成为梅花苑的回头客。印象不错的还有在一处路边无名院子二楼露天阳台上吃的早餐,应该是太湖西山人最普通的早餐吧。吃了大娘亲自炒的面、粥、鸡蛋炒的XX,这家老两口不错,热情朴实,就是当老板的年轻儿子有点……。最让我们开心的,就是餐前必有的碧螺春,除了早餐每人收了5元茶费外,所到之处都是FREE奉送的哦。(题外话,碧螺春之茶常识普及:说到碧螺春那就厉害啦,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传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采制历史。据清王应奎撰《柳南续笔》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当地人每年都要持竹筐前去采摘以供饮用。一次,因其叶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惊呼“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抚以此茶进呈,康熙皇帝觉得这个名字太俗,遂改名“碧螺春”。碧螺春茶因其娇嫩,冲泡和品茗也与众名茶不同。在太湖,上至名人雅士,下至普通百姓,都懂得先在透明玻璃杯里倒入70-80度左右的开水,再放入茶叶,注意不要加盖紧闷。略过三四分钟,待芽叶纷纷伸腰舒展,只见绿芽窈窕,雪花飞舞,优美异常,清香扑鼻……冲泡时据说可以看到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三种奇异景观。细品其味曼妙:头一酌色淡、幽香、鲜雅;二一酌翠绿、芬芳、味醇;三一酌碧清、香郁、回甘、唇齿留香,不知天地何处是也。其中又当属东山西山的洞庭碧螺春为之最。太湖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由于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即茶树与批把、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有道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回到北京每每泡上一杯从西山带回的碧螺春,轻尝慢呷,犹如置身于太湖西山果树林里,透过枝叶洒下来的稀疏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懒洋洋的晒在身上的感觉。

闻说:东山的莲蓬,西山的梅,却都没被我们赶上。桔树花开,青梅正涩时,买茶叶处人家的女儿与我在她家门口马路边的那棵已然结满小果的杨梅树前闲聊,这是她家祖辈种植的杨梅树,待到7月的一场细雨,满树杨梅果子一夜绽放满涨,紫红一树,说得我偷偷咽口水……我只能看着结满青果的满山梅树、批把树、杨梅树兴叹。不过,我最爱的批把树、杨梅树们啊,等着我吧,明年7月我一定还会来看望你们的子孙们的啊!

在买茶叶处逗留时,茶农家的一家之长向我们传授茶道,并伸出手来让我们看那双炒茶的手。原来这碧螺春来之不易啊。除了品茶,这炒茶、赏茶都是一门学问啊。 

这碧螺春的采制很是复杂:

首先是采摘: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提供了物质基础。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其次是炒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最后就是辨识碧螺春啦。色泽碧绿.形似螺旋,则为产于早春的好茶,其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的感觉。也即常说的: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我和不沾毛两家各购得两斤早春碧螺春后,欢天喜地有如占了大便宜似的离开了茶农家。团长随意开车带我们无目的前行,沿湖弯弯曲曲的公路通往小岛深处,有点像桃丽丝历险记的感觉。江苏的油柏路修得很好,并且在岛上每每问路,总有热心指路的江苏人帮助,让人对江苏和江苏人民增添更多喜爱。经过评议,包子团一致同意并通过了给予江苏人民为此行最可爱的人的称号,同时决定回北京后对同为江苏人的老庄给予另眼相看以及特别口头表扬之待遇。

在太湖岛上,沿湖公路一侧是湖光潋滟,一侧是山色旖旎,好不让人爽快愉悦。待到林尽湖现,豁然开朗。只见湖面开旷,波平如镜,湖光相映,水天一色,想必到了太湖养蟹人家。我们已然想到湖里美味的太湖大闸蟹,于是下车寻找吃处,结果被渔家告知:吾家有蟹初长时……

而后行至几棵大树前,忽见一栋三层小洋楼标有渔家乐,于是又大饱口福。老板是个年轻的帅小伙,亲自下厨且利落干净的为我们准备了一桌鲜美的午餐,其中不乏湖味珍肴(桃树胶羹、一种忘记何名的小螺满满的膏、湖鸭蛋、清蒸白鱼),和老板聊得开心还有大大的折扣优惠呢!老板一家很是热情,虽以养太湖清水大闸蟹为生,但老板计划打造几条大帆船搞旅游。我们很是希望太湖上多点回归原始的帆船而少些机油发动的船只来污染不堪重压的太湖,因此希望他能做出特色来。老板养了两只大狗,一只最会讨巧深得主人喜爱的名叫小黑,深喑察颜观色之道,见主人与我们谈笑风生,甚愿与我亲近;另一只因偷吃村里肥鸡还巨凶无比的无名大狗被拴在门口看家,狂吠直至我们离去。后来才得知我们是到了西山镇白塔湾啦(这家老板楼前有几棵古老的香樟树就在白塔湾第一个红绿灯右转一直到太湖边左拐300米,老板姓沈,0512-66277861,在这里,也为太湖清水大闸蟹做一下宣传,希望到太湖的朋友能多多捧场,据老板介绍这太湖清水大闸蟹毫不逊色于阳澄湖的大闸蟹哦)。

未完待续……

评论 (1) |

原始链接:http://prosperous-inn.blog.sohu.com/25519705.html
转自:3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