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秋日品太湖—太湖明珠无锡游记(1)—leestar.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秋日品太湖—太湖明珠无锡游记(1)—leestar. |
2007-09-02 17u.com |
一首《太湖美》的歌曲,久久在人们心头回荡,太湖的浩荡,太湖的秀美,太湖的富饶,引得古今中外多少名人赋诗讴歌。金秋十月,有幸赴太湖明珠--无锡一游,使心境与精神无比的振奋。 以前总以为江苏省的车辆牌照,苏A-省会南京,按照经济实力排名,那么苏B就应该是苏州了。后来去了苏州才知道,原来苏B并不是苏州,而是无锡。因此,我对无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知道那到底是一个怎么发达的城市。 对无锡,之前最大的疑问就是他的名字,为什么要叫作“无锡”。相传,在春秋时期的古吴国,在太湖边发现了一座锡山,而那时,锡是制造青铜的重要原料之一。吴国凭着占据锡矿这种战略资源,从而崛起于东方,甚至打败了越国和楚国这样的强国。而东方的这些国家,为了争夺锡山,又最终将吴国灭亡。春秋末期,楚国终于消灭了南方诸国,统一了整个长江流域,并开始独享锡山的锡矿。到了战国后期,锡山的锡矿基本全部开采完了,而此处由于长期无战事,也慢慢的发展成为一座殷实富庶的江南名镇。 公元前224年,灭楚秦将王翦提兵十万到达太湖边的锡山,面对这么一座江南名城,不禁感叹道:“有锡金,天下争;无锡金,天下宁”,锡州因此而得名“无锡”。可见,无锡人对发展经济从秦朝时就开始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了。 无锡的富庶要归功于她的便利交通。无锡是一座位临太湖边的城市,自古太湖就是一个十分优良的天然水道。另外,隋朝修建,到元朝建成的京杭大运河又穿无锡城而过,为无锡的南北交通起到了推动作用。无锡东面离长江也不过五六十公里,同样享受进出长江之便。而20世纪初,从南京到上海的“宁(南京)沪铁路”路过无锡城东,为无锡交通的现代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正因为此,无锡在整个江苏,是近代工业发展仅次于上海的工业重镇。曾经成为“中国棉布大王,面粉大王”的荣氏家族,就起家于无锡。 进入无锡市区,对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城市绿化井然有序,随处可见的草坪,大树,为城市增添了生气。走在城中,处处能见到江南园林,时时能看到古人的碑迹,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文气。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成为城市的一景,运煤驳船浩浩荡荡,一眼望不见尽头,一字长蛇的向南驶去;运米,运沙的沙船又头尾相连的向北开莱,正是这条运河长龙,为无锡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灵气。走在无锡街头的姑娘,更有一般味道,如果说上海的女孩更摩登,那么无锡的姑娘更风韵;如果说苏州的姑娘更俊美,那么无锡的姑娘更文静;如果说湖北女孩更泼辣,那么无锡姑娘更精干。总之,你能在她们身上找到可以和南方任何地方女孩相匹敌的地方,正是她们体现着这座城市的秀气。可能是江南纺织重镇的缘故吧,走在街头的无锡姑娘,长相先不论,至少感觉衣着得体,而且搭配合适。或许也正是这座城市本身所具备的独特性塑造了这些女儿们吧。
|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66875.html2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