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游记——拙政园、狮子林 |
[游记]苏州游记——拙政园、狮子林 |
2007-07-16 live.com |
April 29 苏州游记2——拙政园、狮子林 2、拙政园、狮子林 拙政园有东、中、西三部分,1529年王献臣始建,依文泽明山水而建,花费16年方成。自谦“拙者为政“,故取名拙政园。拙政园景观以中部最佳。 因时间过于匆忙,也没有看完全部,只好把自己所见的和所闻的,及曾经了解过的记录下来。 园中的每一细微处都有讲究,有时候都觉得这一切细致得过于琐碎和不能忍受了。 中部花园设有四个小亭,分别观赏春、夏、秋、冬四景,名为:绣绮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对面为远香堂,为会客之处,夏季细绢为窗户纸,透风透光;冬季,细绢透风不行了,便改为磨光的蚌壳片,透光不透风。中部花园属于明朝风格,简约、典雅,犹如现代的简约派。 一条长长的水廊将中、西部隔开,水廊本身上下起伏“凌波微步“,接着见山楼,构成一条龙,水廊是龙身,见山楼是龙头。水廊本身更为奇妙,靠中部侧为男性走,地砖为“人”型,意味“在人上“;靠西部侧为女性走,地砖为方形,意味女人行为端正。 连接中部花园与西部花园的一扇门,名为“别有洞天“,的确别有洞天,西部花园基本为清朝风格,细腻繁杂。此扇门在整个拙政园的中轴线上,整个园林最成功的地方就体现在这个中轴线上,中轴线的远处是一座塔:报恩塔,它实际距离拙政园有1.5千米之远,但似乎就在园中一般,这就是“借景”手法。 苏州园林三种出名的手法:借景、框景、遮景。借景为借远处之景为我景;框景为透过一扇窗户或某个有形的空间,外面正好构成一幅画;遮景便是用某些东西遮住里面的景色,比如,西部花园的正门是掩在一堆黄石假山后面,外人从外只能看到假山,却不知道里面别有洞天,这是中国人内敛和不显的完美体现,就像老房子都常有的影壁,也又此作用。另外成语“开门见山”也是由此引出的。 个人觉得西部花园中最好的便是“卅六鸳鸯馆“,这也是个会客厅,只不过是男女通用的,男的在外,女的在内,虽然同一房子里面,但是外厅和内厅的装饰却有天壤之别,(狮子林中也有相同的房子,内外厅差异有10处之多)女厅装饰18株曼陀罗花,男厅便有36只鸳鸯装饰,数量上为女的2倍,36即卅六,故叫“卅六鸳鸯馆“。 园中每个景点似乎都能与名句扯上关系,西部花园中的“留听阁“考虑到其外满塘的荷花,便知道引用的是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还有“小沧浪“很容易理解是楚辞《渔夫》中渔夫所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为:沧浪之水如果清澈(喻时政清明)我便洗洗我的帽子,整理仪容,重新入仕;沧浪之水如果依然浑浊(喻时政昏暗)我便洗洗我的脚,准备归隐山林。] 狮子林:规模相比拙政园要小的很多,其有名的就是依诸葛亮八卦阵,用太湖石而建的迷宫了,乾隆皇帝曾经在里面迷路2个时辰,也引出了那个“真有趣“和“真趣“的故事了。在此不详叙。让我感兴趣的是入内门处地面的花纹,四方是四只蝙蝠,中间一个寿字。游人绕蝙蝠顺时针绕一周,然后踩中间的寿字,便能“添福添寿“了。传统文化中蝙蝠喻福。 时间太晚了,明天再写伍相祠和盘门。 |
转自:http://honghualuoying.spaces.live.com/blog/cns!24ACD3C44ACD8D72!333.entry3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