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7五一记(四旅游之拙政园篇) |
[游记]07五一记(四旅游之拙政园篇) |
2008-07-01 sina.com.cn |
最近旁的是玲珑馆(不知道咋回事,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红楼梦),往东南一点是一个小岛,岛上一座小丘上耸立着一个亭子,叫放眼亭,应该有放眼四顾,唯我独尊的意思(武侠片看多了)。应该是在这附近吧,有一些假山,假山上的石头上面有很多洞,人可以在这洞中钻来钻去。或许,这些地方是特地设计给小孩子们捉迷藏的。 与倚虹亭相邻,是"梧竹幽居"。由此往西,过待霜亭到雪香云蔚亭,再折南而下,便又到了亭台楼阁的集聚之地,有"荷风四面亭"、"香洲"、"见山楼"、"小飞虹"、"小沧浪"、"倚玉轩"、"远香堂"等。 有人问,我为啥要写这么快?这是因为,我对于建筑学一窍不通,如果硬要我说出这些亭榭的优点长处,只会贻笑大方。加上我们这里没有遇到导游,因此也没有听到关于典故或者建筑学上的讲究。我这篇是游记,并非导游词,如果大家要看,尽可以去baidu或者google去搜“拙政园导游词”之类。当然了,如果要给该文列一个参考文献,“拙政园导游词”必是第一个。 但,这片亭台楼榭的集聚之地,如果丝毫不说些什么,便有了流水账之嫌。 第一个要说的是荷风四面亭。这名字起得好,为啥好,我说不上,就觉得好,听着舒服。此亭上还有个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给我的也是好。为啥好?非让我说,我就以“古道西风瘦马”或“大漠孤烟直”之类的词句来解释:那就是一些景物的堆叠,无须动态细节的描写,只需要这么的堆叠,让人一读,再去想象,便是一副绝佳的风景。这便是为啥别人总说电视剧没有读书感觉好的原因,也是为啥我们去每一处地方,总感觉没有想象中好的原因,再故作高深地说上一句:也是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人读,读了之后让人觉得心静的原因。 第二个要说的是见山楼。无他,因为这里曾是忠王李秀成的办公室。 好了,这片地儿就说这些,让我们继续西去吧。为啥?因为时间不早了,我们要抓紧结束旅游。连照片拍上去都有些暗了。 由于时间的匆忙,西面我们游得相当地迅速。我就不必赘述我们所行的路线,只说一下我们参观的四个景点:与谁同坐轩、笠亭、留听阁、盆景园。 1. 与谁同坐轩,又称扇亭。是因为这个亭子就是扇状的。这个名字出自苏东坡的一首词《点绛唇》: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这里还要说一下,就是清风与明月。看过《西游记》或者《封神榜》的应该可以注意到,经常有仙人,身边两个侍童就是叫这两个名字。而在我印象中,诸葛孔明未出山前的两个书童,可能也叫这两个名字。而我们游玩虎丘及拙政园,曾有导游向我们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我不屑一顾,觉得讲得过于琐碎,老婆不服,问:你知道这两个词的含义么?我惭然一笑。 为此,我要幡然醒悟,积极学习。于是求诸网络,终于有了个解释: 《南史·谢惠传》中有这么一句:“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就是这人很清高,做他的朋友,就得要像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一样。《南史》是二十五史之一,讲的是南北朝的事情。而谢惠则就更牛了,原来这家伙是谢灵运的族弟。而谢灵运是谁?你要是真不知道,我只能告诉你:他是谢惠的族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0da6901000c1d.html48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