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木渎 |
[游记]木渎 |
2008-05-22 sina.com.cn |
大年初二 木渎。 化雪天,嗷嗷的冷啊。 到了木渎之后,先去古镇门口的“藏书羊肉老店”里,我来一碗羊肉面,胖胖来了碗羊肉汤。羊肉味道很好,分量也很足,吃完之后神清气爽,活力十足。很好奇的问店主,店名“藏书羊肉”是什么意思?答曰:藏书者,地名也,是苏州下属的一个小镇;盛产羊肉,烹调羊肉也是一绝。于是恍然大悟,所谓窗户纸不捅不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受教受教。 走进古镇,并没有去什么花园景点,一是对那种八十年代后翻新的公园没什么兴趣了,更是因为这些天在苏州园林里转的审美有些疲劳。于是沿着古镇老街随意闲转,看见不错的地方也拍两张试试。发现一家糕点作坊居然用精美的花鸟屏风当作储物间的隔断,不得不连连感叹“奢侈、奢侈”;途中,忽然发现老年舞龙舞狮队,于是凑着热闹看了一阵,算是一段小插曲。 (喜气洋洋的舞龙队) (寻常的小桥流水) (陋巷残雪) (木渎特产的八宝糕) (糕点作坊、花鸟屏风、舔指头的糕点师帮工) 中午打车去石家饭店。 石家饭店,闻名久已。实话实说,当初决定来木渎就是忽然发现原来大名鼎鼎的石家饭店原来是在木渎的。 苏州木渎的石家饭店原名叙顺楼茶馆,由石汉夫妇创业于清朝乾隆年间。1929年秋,于右任游苏州,系舟木渎,在石家饭店品尝鲃肺汤,风味绝佳,一时兴起赋诗一首:老桂开花天下香,看花游遍太湖旁,系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 于老此诗一出,石家饭店的鲃肺汤名扬天下。后来逯耀东先生在《肚大能容》一书里专辟一文“多谢石家”,看的我口里清水直流。 此番进店坐下,当然也是不用看菜单的——鲃肺汤、酱方、三虾豆腐。没有青菜?那就再加一个家常炒青菜吧。 名菜一一上来,我的心啊,那个拔凉拔凉的。。。。。。 三虾豆腐,还中规中距。虽然价钱贵点,菜量少点,但是虾仁还是新鲜的,清脆有弹性,虾子也算饱满,干爽、舌尖还有颗粒感,虾脑烧的豆腐也是鲜软的,至少吧,是及格了。 鲃肺汤呢,明显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了。当然,有可能是我们吃的不是季节,于老在诗里已经点明了吃鲃肺汤是要在老桂飘香的秋天的,而店家大抵是拿去年秋天的存货应付我们,这个自然是鲜味大损;当然,也极有可能是店家不肯为我们这些无名的散客多花些心思――至少,于佑任老先生恐怕不会为了这么一道平凡的菜而由衷地赞叹一声“多谢石家”了。这个菜就不多评价了,我们吃的不当季,而且也毕竟是石家饭店压箱子底的招牌菜,勉强给个及格吧。 酱方呢?如果最低分是0分的话,我还是忍不住想要给他打个负分出来,至少也是负100分。且不说他的味道是多么平庸——这个,或许,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个人的好恶并不足以彻底否定这道菜;也不说他的口感是多么糟糕肥腻——或许,这道菜本来就是这么一道烧法(其实,当然不是。逯耀东先生笔下的石家酱方是“软糯香滑、肥而不腻、咸中带甜、入口即化”,“色泛桃红、晶莹可喜,”“好看又好吃,确是妙品”!)。让我深恶而痛绝的是,端上来的猪肉上,居然还有好些根明晃晃的猪毛!一道将近50块钱的菜,居然跟学生食堂做出来几毛钱的菜如出一辙,让我怀疑的就不仅仅是石家饭店的手艺问题了。这绝对是人品问题!mlgbd!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6bfdd01008psn.html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