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木渎古镇和寒山寺的幽幽古韵-游记攻略 |
[游记]木渎古镇和寒山寺的幽幽古韵-游记攻略 |
2007-07-16 ctrip.com |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南在我心中,总是和小桥流水的淡泊明净,和一缕幽幽的古韵,淡淡的忧郁缠绕在一起——悠长而又孤寂的雨巷,湿漉漉的青石街,傍水而居的老屋,长了青苔的屋檐瓦角和台阶,斜风细雨中的一艘小舟悠悠荡着,象是一幅淡墨渲染的水墨画,恬淡、和谐、宁静、悠远,梦里一般。 原以为古老的木渎古镇也会给我这样的感觉。可是我错了。初到古镇,却是一副交通拥挤混乱的场景。脏、差、乱是我对木渎的第一印象,实在有点目瞪口呆了。在穿过混乱的马路,拐进镇里的巷子中,却发现另一方天地。古镇安静地冷眼旁观着外面的喧嚣,用古旧的青石板路、一座座石桥诉说的历史的变迁,人心的恒常。无意间就走过了那座虹桥,彩虹弯弯,横跨两岸,短短的一座小石桥就笑看今昔,看见历史在这里沉淀拐弯,复又向前。 转过几条小巷子,抬头看见“榜眼府第”。那是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的旧宅,主人冯桂芬是清代道光二十年一甲二名进士,俗称榜眼。门口的那对石鼓冰凉如水,趴在上面往府邸里瞧去,能看见正厅的古拙稳重。书桌案几还是当年的旧模样,顿时让榜眼府书香门第的气质彰显无遗。转过宅子,能看见后面的小花园小巧玲珑,在一大片荷花塘前的那个赏花观月亭无须推窗便可赏景,无须凭烂栏自有天地,真是风景绝佳处。园子不大,但是可以遥想,当初的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对月邀影,读天下文章,不亦是人生的极大乐事?! 位于山塘街明月寺旁的虹饮山房原为清初文人徐士元的居所,据说乾隆下江南每游木渎,必先在此弃舟登岸、入园游历,因此成为天子下江南的民间行宫。在这个行宫里,以“春晖楼“最为大气恢弘,一座高大宽敞的二层古戏台俨然立于中庭,两侧建以长廊,是皇帝和大臣们品茗观戏的最佳场所。园主徐士元非常孝敬父母,为讨二老欢心才搭了这个台子,每逢春秋佳日,必请戏班来为父母助兴,而名字也取自“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含意隽永。在春晖楼的东西两侧,分别为西园“秀野园”和东园“小隐园”。两个园子各有洞天。转过长廊后的小小月亮门,眼前豁然开朗,西园以水为中心,九曲回廊环绕其周,一片园林中或亭或楼或阁或廊,雅致的私家花园跃然眼中;东园是主人的生活起居处,幽静典雅,摆了几张石桌石椅,可供主客观景谈心。 在木渎古镇内最大的园林应该算是严家花园了。而严家花园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它的后院花园。这里依季节主题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小园,并分别植以不同的花木:春园玉兰亭立、杨柳轻逸;夏园碧水青天、荷风四面;秋园丹桂夹道、秋菊争艳;冬园小桥流水、梅香浮动;各小园中又有长廊连贯相通,让人漫步其间,处一季而通晓四季,透过各个窗户也能赏四时之美景,一日看尽春夏秋冬季。园内亭台楼阁错落其间,假山池沼相互映衬,让人无论驻足何处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流连在木渎古镇上,你会看到古老的石桥被绿藤植物环绕点缀,远远看去若一座植物搭成的小桥;看到青石路的尽头,有个市场小集,乡野人家在兜售自己产的水果蔬菜;看到古老的院落里有孩童在依呀嬉闹……让我忽然就想起几句古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悠闲、恬静的乡村田园生活在古镇上亘沿承续,能感觉到隔着那样喧闹的一条马路,其实阻隔开的是生活的本质。 上午游览过木渎古镇,匆匆赶回城里,因为下午我们还要去另外一处带着太多美丽遐想的地方——寒山寺。 很少有这样一个地方,完全是依靠一首传世的古诗成就了它的盛名。而寒山寺却凭借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以寺传,寺以诗名,蜚声海内外。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就能看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座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香烟缭绕,黄色的照壁上书写着“寒山寺”三个大字。千百年的沧桑在这里忽然看不见岁月的痕迹了。一切如昨。 进了寒山寺,看到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历久弥新,在鼎盛的香火中继续着不老的传说。而那座闻名天下的钟楼,里面传出的钟声曾经让一个客居异乡的旅人留下传世的不朽之作。每年的新年,这里的108声钟声也总是让人洗去罪恶,迎接崭新的开始。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因为至少这座古刹还依然维持着千年的传统,一样的钟楼,一样的飞檐,还有一样的肃穆,如张继所看到的。可是一切好象也已经改变:因为彼时没有这如织的人流,没有这成群善男信女如此旺盛的烟火,总能听闻除夕时分在寒山寺那并不很长的青色台阶上,会排起望不到边的长龙,期盼着亲手撞响的新年钟声能够带来一年的如意。 也许最美丽的遐想是留在古诗意境里的,最美丽的意境是留在人们想象中的,孤寂也罢,繁华也好。站在枫桥边,看当年的运河被暮色衬托出一丝凄冷,耳边依然是那不知疲倦的寒山寺钟声,一敲就是千年。眼前的运河依然有当日“共禹论功不较多”的风采,波浪荡涤着这里逝如烟云般的前尘往事,萧萧落木带来一如往昔的枫落吴江冷。耳边却再次响起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8639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