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沙家浜,不经意间的“红色之旅” |
[游记]沙家浜,不经意间的“红色之旅” |
2008-05-22 sina.com.cn |
(朱达) 弯的水道,青青的芦苇,习习的凉风,红红的回忆……从沙家浜回来,脑海里仍是这些挥不去的景色。 对于我这样刚到而立之年的人,初识沙家浜,大概是源自小时候听过的京剧唱段《智斗》,然后才知道它取自当年红透全中国的京剧《沙家浜》。略微长大,才了解到《沙家浜》不仅有阿庆嫂、春来茶馆,还有36名受伤的新四军战士、军民共同和日寇周旋的鱼水情深。 沙家浜就坐落在江苏常熟东南隅的阳澄湖畔。远离了枪声和硝烟,如今的沙家浜把一个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湿地保护区,与那些久远的故事、一段段红色的历史相互融合,成长为一座融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人文景观与现代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13日,我第一次来到了沙家浜。走过“东进桥”,我真真实实地踏上了这块养育了“阿庆嫂”、“沙奶奶”的土地。与以往走过的红色旅游景区有所不同,这里的红色似乎是淡淡的,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并不教条,掩映在无边的水乡风景里。 到处绿色、满眼清凉,占地1.33万平方米的瞻仰广场不失庄重地显现其中。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创作的大型主雕屹立于广场中央,象征着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着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瞻仰广场的西侧是重建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陈列着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在这里可以了解“郭建光”、“阿庆嫂”等《沙家浜》人物原型的事迹。 走进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的红石民俗文化村,更是心旷神怡。这里的建筑依水而建,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江南水乡小村风貌。 有名的“春来茶馆”就坐落其间。“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依窗落座,边品“虞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d7d2f101000bso.html1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