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沙家浜情结 |
[游记]我的沙家浜情结 |
2008-05-22 sina.com.cn |
单位组织活动,到一个我想去而没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江苏常熟阳澄湖畔的沙家浜。可以说现在三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沙家浜的,因为当年的样板戏《沙家浜》红透了整个华夏大地,众人传唱,家喻户晓。 听说要去沙家浜,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因为我对沙家浜是情有独钟。时光倒转三十年,在那段“知青”岁月里,我是农村文宣队里的一名活跃分子,曾经在京剧《沙家浜》里扮演过一个重要角色。当年没有条件到沙家浜体验生活,想不到三十年后竟有这么个机会,让我实实在在地走进沙家浜,这怎么能不使我激动呢? 事先,我和几个要好的同事相约,到了沙家浜,一定要在阿庆嫂的春来茶馆里悠哉悠哉地喝一回茶。可是没料到,别说是喝茶,就是停车都成了问题。车子还没到沙家浜就堵在半路上进不去了,上百辆的大巴、中巴、小轿车排成一条长长的车龙,足足有二三里路。想不到这种人文景点,也会如此火暴。我们只得下车步行,老远就看见几个高悬的彩色大气球,气球上垂挂着 走进沙家浜景区,只见河港交叉,水域汤汤,碧波之上,橹声欸乃,一人多高的芦苇密密层层,一片连着一片。如同一道神秘的屏障,想当年,就是在这芦苇荡里,36名新四军伤病员在地下党和群众的掩护下,与日寇、汉奸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流芳百世的传奇故事。来到春来茶馆一看,典型的江南水乡茶楼建筑,里面有八仙桌、七星灶、铜茶壶等物件,游人可在此品茗休憩,颔首遐想当年阿庆嫂与刁德一、胡司令智斗的场景。可是这天游客实在太多,我们竟找不到一个空位子,以致没能享受一回在春来茶馆品茶的意境。其它景点还有芦苇迷宫、叶飞题词的沙家浜碑亭、革命历史纪念馆、新四军秘密开会的土地庙。到处可看到《沙家浜》的演出、剧照、雕塑,到处可听到《沙家浜》经典片段唱腔。好一个革命氛围与水乡风情融为一体的“红色游”。 更令人感慨的是,“沙家浜阿庆嫂”主题文化,在为市场经济推波助澜。各商家借助《沙家浜》的影响,大打沙家浜品牌,有以沙家浜、阿庆嫂、芦苇荡命名的各种店铺;一幅巨幅广告牌是“阿庆嫂洗涤用品系列”;中午在饭店里用餐,服务小姐推荐的是“沙家浜”啤酒;公路上的景区引导横幅写着“前面就是沙家浜!”(戏中郭建光的台词),离开景区的送别标语是“人走茶不凉!”(阿庆嫂与敌人智斗时的唱词是“人一走,茶就凉”)这种氛围常常令人拍手叫绝。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借用了样板戏的辉煌,这是任何媒体广告无法比拟的。这里面似乎有着一种哲理,有着一种幽默,让人去细细咀嚼和品味。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354b2010004wv.html1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