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沙家浜二日游 |
[游记]沙家浜二日游 |
2008-05-22 sina.com.cn |
周末来到了常熟,我们在虞山之畔的常熟国际饭店住下。常熟国际饭店位居常熟市北侧, 西倚虞山,与齐梁古刹兴福寺毗邻。 兴福禅寺的香火现在还可以呢。 常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的美称。远有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道启东南,文开吴会”的先驱言偃,近有清“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和。 从南京出发——沪宁高速——沿江高速——常熟(梅里)出口下就到达了常熟市,这条路虽然车比较多,一路上还算顺利。来常熟是为了去沙家浜游玩,沙家浜是小时候从听到的样板戏知道的,而我们去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门票60元)位于常熟东南面,现在成了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祖国的好河山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到沙家浜。”通过革命现代样板戏《沙家浜》中郭建光的(西皮原板)唱段, 我知道了沙家浜这个地方,戏里说新四军18名伤员在那里养伤,(其实是36位伤员)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精心救护,做为抗日的芦荡火种,新四军伤病员利用茂密芦苇荡的自然优势,与日寇、敌伪军巧妙周旋,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这个景区门口的小景叫芦荡火种。这个故事现在讲来,孩子听的很好玩,呵呵,只要她们还能听就好。革命传统教育就该和孩子们一起玩着说。孩子们是通过陈道明、许晴演的电视剧才更多的了解这个地方和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现在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沙家浜景区, 一进门就有个瞻仰广场,两旁有18根形态各异的自然石,象征着18个新四军伤病员(样板戏里是18位新四军伤员),广场正中立着“军民鱼水情”主体群雕,还有部队淘汰下来的飞机、 大炮, 放在这里供孩子们受教育呢。 沙家浜位于阳澄湖畔,阳澄湖水域辽阔,阳澄湖的大闸蟹可是闻名遐迩,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也可以让你曲水探幽,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的水面及多变的芦苇空间,象一个大迷宫。 新四军当年辗战芦苇荡,与日寇周旋,真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小日本鬼子在这里不就是找死嘛,哈哈哈。现在我们这些游客在其间就是追寻野趣了。泛舟碧波之上,吱呀的橹声,时常传来阵阵游客或船工前后呼应的渔歌,伴着水鸟的啾啾啼咕,扑鼻的苇香,真是野趣横生。不过要我一个人坐着小船,在这样的芦苇荡中穿梭,真的有点怕。呵呵 上了岸,来到了以明代建筑风格为主体的江南水乡小村落---红石民俗村,在村里的戏台上,还经常上演着节目。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阿庆嫂的(西皮流水)介绍让我们可以在对面的“春来茶馆”倚窗落座,边品茗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京剧《沙家浜》片段等民俗风情表演,别有一番情趣。 这个“春来茶馆”再现了当时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阿庆嫂就是在这里和刁德一、胡传魁智斗的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90fc60100987v.html4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