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虚拟日记——游荡口、泰伯庙、泰伯墓—在路上 |
[游记]虚拟日记——游荡口、泰伯庙、泰伯墓—在路上 |
2007-07-28 blogoutdoor.com |
今天和猪猪一起去了荡口,找到了那条古街,老房子都破坏的几乎没有了,只是那些残存的石埠保存尚好,还留有历史的印痕。华蘅芳故居修复的还可以,进去是残存的老房子,走过长长曲折的弄堂便可以到达。出来后和雨虹MM联系上了,请我们吃了饭后,陪我们去了三公庙、鹅镇荡。还去了去年她贴的照片里的小河、民居村落,还真不错,那里很幽静,民风淳朴,可惜河道污染比较严重啊。下午去了梅村的泰伯庙、鸿声的泰伯墓。 华蘅芳故居 在锡山市荡口镇花沿街北侧,保存着一座晚清式建筑,这就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数学家、科技家、教育家华蘅芳的故居。现为锡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泰 伯 墓 位于锡山市鸿声乡鸿山南麓。 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154),占地20亩,依山而建,后历代都有修建。现存的泰伯墓,前有月牙池,四面叠石,周长67米。池北为棂星门 (即墓门),是三门四柱花岗石 坊,下立栅门。柱上饰云龙花纹,石坊上刻“至德墓道”四字,中门上有“古皇山”篆刻。石坊柱顶横贯“日”、“月”、“云”版。墓东侧 有歇山单檐式墓庐三间。第二进为戟门,即供祭祀用的享堂,为硬山式 筒瓦顶,三间四架,两边立八字照墙。享堂设左中右三门。中门堂上悬 “三让高踪”匾额,钱伟长书。拾级而上,为青石彻的封土墓墩,上端 为瓦筒形。墓南嵌碑,刻阴文楷书“泰伯墓”三字 泰 伯 庙 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今锡山 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古公父 (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他因让 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 (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 “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东汉恒帝永兴二年(154),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 筑,庄严辉煌。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 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 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 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 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 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 尊塑像。 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 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 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秦伯园” 。 |
转自:http://www.blogoutdoor.com/user1/137/archives/2005/1030.shtml3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