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盘门

[游记]苏州盘门

2008-05-22    sina.com.cn

江浙行——苏州盘门

2007-04-01 22:44:24

大中小

标签:旅行

苏州西南隅有座古老的水陆城门——盘门,曾是这座古城的一个交通要道和重要屏障。大运河环抱城垣,绕城而过;溯运河北上,沿胥江口西往,可抵太湖;南面紧靠江浙要地吴江松陵、平望等镇;陆道列是纵横交叉,四通八达。盘门是国内外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也是苏州现存最古的一座城门。

盘门城楼始建于公元前514年,为吴国“阖闾大城”八门之一,至今已有2500余年。当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动工之初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聪”,盘门为八门之一。古盘门由水陆两门、瓮城、城楼和两侧城垣组成。水城门由两重拱式城门和水瓮城贯穿而成。水闸用绞关可随时开闭,这种周到的战备与防洪设计,是古代筑城史上因地制宜的创举。瓮者,口小腹大,盘门陆城门两门非轴线同朝向,中间为边长约20米的方形空地,故称瓮城。瓮城四周城墙陡峭,一旦诱敌深入,闸断退路,如同瓮中捉鳖,可获全歼之胜。瓮城为元末张士诚重建,后经明清两代续修,仍具原有形制。瓮城内设有藏兵洞,可藏四五百精兵。水瓮城东南隅内侧修建的洞穴式通道,高1.80米,宽0.9米,仄而陡直,古时为守军上下秘密观察和启闭闸门之用。

二千多年间,历经战乱,盘门城楼屡毁屡建。现存的盘门,修筑于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盘门城楼,于1986年依循古制重修。复建的城楼,为传统木结构的二成重檐歇山顶式的建筑,面阔三间,周围设回廊;城楼阔15.48米,高11.3米,进深8.65米,总面积20平方米,外形古色古香,雄伟壮观。盘门现有城墙长300多米、高5米多。从城垣北侧石板坡道登上城墙,可以看到整个陆门、水门套城的布置和结构全貌。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天井(防火设施),均历历在目。

为纪念一代忠臣伍子胥,后人还在盘门内设立了伍相祠。伍相庙内有一千年夹石(我身后的两根石柱),为古庙遗构。夹石俗称旗杆石,古人在此庙做佛事,白天必在夹石中立杆挂幡旗,晚上则挂起长命灯,“凡入城者必敬礼之”。

著名的吴门桥紧靠盘门,横跨京杭大运河,地处运河与大龙江的交汇处,南北走向,是苏州市区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石拱桥。该桥于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由石姓富翁出资兴建。桥的建成,改变了从苏州往太湖等地只能靠行船的状况,结束了盘门摆渡的历史,故称“新桥”。“新桥”由北岸两座相接的木桥加南岸的石桥组成,加上桥有“三孔”,当时又称“三条桥”。“横绝漫流,分为三桥,往来便之”,这句古语高度概括了此桥当年的风貌和独特作用。

南宋绍定年间,又将“三桥”改建成三孔石级拱桥,并更名为吴门桥。明正统、弘治年间,清顺治、雍正年间,都重修了吴门桥。清代将此桥重修成单孔石拱桥,以苏州金山花岗岩构筑,杂有少量宋代旧桥所遗的武康石,成为建桥历史悠久的见证。桥身全长66.3米,桥面宽5米,桥底宽5.7米,拱券跨径16米,拱高9.5米。南北坡各有步阶50级,全以整块条石铺设。拾级而上,但见桥下水网交织,舟船往来,城楼巍峨,古塔生辉,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be856010009e0.html36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