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盘门游记(四) |
[游记]盘门游记(四) |
2008-06-27 sina.com.cn |
土 炮:古代盘门乃兵家必争之地。为重现昔日吴都风貌,城楼正前及东南方架有三尊清代制造的土炮,使人想起当年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攻战场面。土炮的炮身长度分别是120厘米、130厘米、160厘米,炮口直径分别是8厘米、10厘米、12厘米。 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一座古石拱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桥的建成结束了盘门摆渡的历史,故称"新桥",因河面比现在宽阔得多,"新桥"由北岸两座相接的木桥加南岸的石桥组成,当时又称"三桥"。南宋年间,将"三桥"改建成三孔石拱桥,并改名为吴门桥。清代重修成单孔石拱桥,以苏州金山花岗岩构筑,杂有少量宋代旧桥所遗的武康石,成为建桥历史悠久的见证。桥身全长66.3米,中宽4.8米,拱券净跨16米,自水盘石面至桥栏顶通高11米。南北坡各有步阶50级,全以整块条石铺设。拾级而上,但见桥下水网交织,舟船往来,城楼巍峨,古塔生辉,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瑞光塔 为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塔高53.57米。1978年在塔的第三层天宫中发现国家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及嵌螺甸经箱碧纸经书《妙法莲华经》、铜质金涂塔、铜佛像等文物。瑞光塔位于原普济禅院(宋改名为瑞光禅院)内,相传三国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当时称"报恩塔",是苏州最早的佛塔。今塔于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重建,后历经兵火,至清咸丰年间,禅寺被毁,瑞光塔也难逃此劫惨遭毁损,仅保存了砖砌塔身。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9090f0100076s.html3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