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石湖“行春桥”(一)

[游记]石湖“行春桥”(一)

2008-05-22    sina.com.cn

站在行春桥上,能把石湖景区的青山(上方山)、绿水(石湖)、古园(余庄)、古塔(楞枷塔)、古寺(石佛寺)、古烽火台尽收眼底。在云淡风轻的日子里,坐在石栏上,看美景如画,品江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听上方山上时而传来的钟声,闻风中送来的香烛味,心里油然而生的是平静和安然。
从《诗经》开始,古典籍里多处有民众在春暖花开时节外出踏青的记载。袁宏道的《虎丘山记》就生动形象地向后人描述了苏州人外出踏青的盛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美好的时节,不出门走走真的是浪费了。秀美的石湖当然是踏青的绝佳处,“行春”的命名也许就是这样得来的。然而行春桥的知名却是因为她是赏月的好地方。
月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一个太有深度和厚度的意象。牙牙学语的黄口小儿也会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

石湖串月和北京的“卢沟晓月”、杭州的“三潭印月”及太湖的“石公秋月”并列为我国四大赏月胜地。这些都是人间奇景,但只有行春桥的串月是与中国的文化和民俗连在一起的,从而更具有深意。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据说当天晚上,由于特殊时间和角度的原因,光的反影和折射原理造成月光穿过石湖行春桥桥孔映入水中,人们便可以从每个桥孔中看到一个月亮,并且九个月亮串联在一起。
这就是串月奇观,在很多文字记载中都能看到。蔡云《吴故》诗曰:“行春桥畔画侥停,十里秋光红寥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清代诗人尤侗也有诗证:“常是携儿看串月,行春桥畔听春箫”。然而,有谁真正见到过串月呢?在前人的记载和诗文中,好象仅有钱牧斋见到。相反,有人认为串月乃是虚名,并无实景。徐崧有感慨“试问游船都不知”,徐士宏也写道“秋风十里绿蒲生,串月看来虚有名。”这些都是前人的记载,那今人呢?说见过的有人,可没见过的是绝大多数。
“石湖串月”也许只是传说罢了,但中秋去石湖赏月却成了古今苏州人的习俗,农历八月十八日那天晚上自有不少痴人在此守侯。“石湖串月”已经褪变成了苏州的一个文化符号。《吴县志》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画船萧鼓游遍石湖,或荡洲渚之间,或泊行春桥畔,随意取乐,至明而返”。当时的热闹场面可见一斑,而如今也不逊色。每年八月中秋起至八月十八这几天,各地艺人都会涌向上方山,石湖周边热闹非凡,小吃摊、玩具摊、小货摊等遍地都是。那几天的石湖赏月如同正月间南京人要逛夫子庙一般,“车如流水马如龙”。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899e701000ges.html5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