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苏州园林fff">fff"> 中国有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其中拙政园和留园都在苏州。所以到了苏州,是不能不看园林的。 离开苏州的那天下午,去了拙政园,或许是去之前,对它抱的希望太大,结果让我有些失望。倒是同里的退思园和珍珠塔里古典园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如果没有去同里,不会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致于迫切地想把些美景与我的朋友分享。  (摄于同里退思园) 苏州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于一身,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退思园系清光绪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的任兰生被弹劾后落职归里于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所建的宅园,园名 "退思",意取 "补过"。全园占地九亩八分。它的总体结构,因地形所限,为横向建造即西宅东园。在苏州私家园林中,有其独特的风格。 在房地产公司做景观的朋友,是一定要来看看苏州园林的。  (摄于同里退思园) 因为是周末,园内参观的人很多,这是退思园最漂亮的地方--后花园。湖对岸有一群学生在写生。 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山水泉石、花木禽鱼……都会给人无穷的乐趣,从而处处欣喜的发现“别有洞天”,时时油然而生“仙境别红尘”之感。  (摄于同里退思园) 苏州园林讲究“移步易景”,一个后花园,稍稍转一身,就会是另一番美景。虽然有这么多人,退思园依然是宁静的,苏州园林的静也足以让浮躁的心开始“退思补过”。  (摄于同里珍珠塔景区)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市内布置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  (摄于同里珍珠塔景区) 水里右边的石柱,是不是像一把宝剑?据说江南的许多园林,湖里都会有这样的标志建筑,镇压落入湖里的鬼魂,避邪是也。 高处的亭子是假山堆积而成,下面有弯弯曲曲的山洞。洞中有水流。  (摄于同里珍珠塔景区) 苏州园林面积均不大,大的四、五亩,小的不足一亩,但造园艺术极为讲究,在布局结构上更是变化万千,创造了在生活境域园林中体现自然的技巧,以期身居城市,却能享受山林野趣。 有一点很奇特的是,苏州园林的主人大都是被贬的官员最后安家之处。像拙政园住的几乎都是在官场不顺的人。主人不愿露富,所以园林往往是越往里越精致。曹雪芹就是以拙政园以此为蓝图写出了《红楼梦》。可惜去拙政园那天气也不太好,亏我还拿着一个特专业的相机,但确实没有太多可以拿得出手的图片。下面这张图片,远处是报恩寺的塔,其实塔并不在园内,这是著名的“借景”。呵呵…  (摄于苏州拙政园) 在苏州的这五天,其中有两三天是特别忙的,从早到晚和不同的人聊天,了解情况,一边还要在笔记本电脑上记载下来,留着写稿备用。因为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头疼得厉害。幸得这片园林,抛却尘世繁琐,心情得以舒解。 想想,江南这个地方,或许太适合养老。不过,前提是,完成人生的资本积累,不然,有景也不一定有赏景的心情。就像这些园林的主人,虽然仕途不顺,但至少有些积累,才能成就这片园林。 f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