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园林之艺圃 |
[游记]苏州园林之艺圃 |
2007-07-16 yododo.com |
原本想去环秀山庄, 但在景德路、西百花巷绕了一大圈, 也没有找到, 才想起来可能还归丝绸研究所占有, 不对外开放, 只得作罢, 转去艺圃。 走的都是很小的巷子, 却能感受到老苏州城的味道。在破旧的房子里, 不时也能见到一些比较考究的老宅子的局部, 门头、雕花什么的。 寻了很久, 忽见到墙上很简陋地写着"艺圃"二字, 并画有箭头。又走了很久, 才来到门口。 一进门便知新修没多久, 墙刷白的, 木头上都有油漆味。想着可惜了。忽一转弯, 隐隐望见一池湖水, 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因为名气小的缘故,艺圃里几乎没有游人, 可以很纵情地拍照片, 而不必担心忽然有人闯入画面。只有一些老苏州们, 或在茶室里、或在凉亭中聊天。 我本念它的好处只是清静, 无意中走到水池西南, 大吃一惊。一道粉墙又隔出一个十分精致的小园林, 水体延伸, 两个圆洞门遥遥相对, 浴鸥灯和芹庐门? 湖石、植物, 结合得自然合谐, 觉得这一处的景致胜过了其他所有见过的园林, 喜爱之情不知怎样言表。 接着绕上假山, 又下至乳鱼亭。遇两位高谈扩论的老者, 居然兴致勃勃地让我猜测假山上的石头像什么。虽然颇觉无聊, 但出于礼貌回答。岂料其中一位竟热心地带我一路解释, 什么骆驼、牛头、猴子、鳄鱼、蟹、美女, 老者, 有些像, 有些不像。接着又讲这个园子几易园主的历史, 还带我去大厅看纱帽柱头、木柱础。这些均是我路过却忽视的。接着又指厅中的井, 告诉我几种解释: 一为主人意在"饮水思源"; 二为在盖房前此为泉眼, 不可堵。正诧异一位普通的苏州老人竟有如此渊博的知识, 后来才知他竟是浙大历史系的退休教授。 绕回乳鱼亭, 又来两位老人, 是苏州设计院退休的建筑师, 他们谈起这个亭子的特殊构造。大家又聊了些别的, 说起怡园的石好, 沧浪亭不如过去那般野趣。我也暗自庆幸意外的收获。 [添加回应] |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5A7400EA0D7B0571010D7CF85C7001C5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