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城内园林城外寺—苏州游记文字篇之二

[游记]城内园林城外寺—苏州游记文字篇之二

2007-07-21    sina.com.cn

提起苏州,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就应该是园林了,从小时候学的课文苏州园林起,就从文字里开始认识这个特殊的大千世界。古时候为什么那么多官宦、贵族、富商都在这里建造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复杂的园子,想这里一定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即便是因为这里有千奇百怪造型各异的太湖石,反过来说,太湖边的无锡也没像苏州一样有如此多声明远扬的江南园林。在这里,见得到许多异国的游客,当然不仅仅是他们,连今日的中国人也不免留恋其中,感叹古时苏州人园林智慧的博大精深。

这是到苏州的第二天上午,空气很清爽,阳光可以用和煦来形容,比前一天去虎丘要温和许多。这样的阳光透过拙政园里高高的皂荚书的叶子,一串串斑驳的光影洒在园中的小路上,不时有隐隐的栀子花香飘来,偶尔翩翩蝴蝶在身边舞动,人会很自然的放慢脚步,感受着这里曾经的富贵和悠然,也许溪水对面的亭子里就听得到才子的高谈阔论,不远处的轩堂也会有琅琅的读书声,拐过的高阁里亦会传来古琴琵琶缠绵的旋律。

拙政园有东园、中园和西园,每个园中都有风格迥异的亭台楼阁,桥轩画舫,然而每一处虽各有奇景又不彼此孤立,互相借景以成大局,每处为何所建于此,又缘何命此美名,全都是找得到出处的,比如三面环水,两侧傍山的“见山楼”,此名就出自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时登此楼望远,可尽览郊外山色;又如“与谁同坐轩”,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人在轩中,无论是望、眺、观、息,都能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再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名字来源于“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玉兰堂”则源于“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由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而起,可见造此园林并非能工巧匠就可完成,其设计中处处喷薄而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不过说道此,还是很庆幸自己是个中国人,园林这一步的美,实在是外国人难以领略的,然而正是因为这些诗词歌赋与建筑的水乳交融,才让苏州的园林有如此厚重的魅力和底蕴。

园林说的有点多了,可是还是觉得很多东西又是自己贫乏的语言表达不出的,虽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不过有机会的话,各位没去过的看客还是亲自去感受一下才最好。

苏州的最后一站是寻着古诗去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小时候就很喜欢这首诗,每每诵起来会有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甚至细听仿佛可以听到远处悠扬的钟声,这是水乡特有的意境,小时候只在古诗旁的插图上看这种小桥流水,身临其境估计也只有梦里了。然而我相信,仅仅是为了这首诗来寒山寺的人肯定不占少数,即便不识字的人怕是也听过那首歌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感动了那么多人的旋律,又有谁不想亲自来这里看看那条漂泊的客船呢。

寒山寺的名声,估计很大程度上得直张继的这首诗,然而它里面另外的传说却并不是很多人都知道,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后来名僧拾得来找寒山,会面前采了一束盛开的荷花,寒山听说拾得前来,担心他一路饥渴,便捧着一盒素饼迎接,一个献荷,一个捧盒,从此传为佳话,两人合称为“和合二仙”。成为相亲相爱、情深义重的象征。

后面这段故事,的确是到了苏州的寒山寺才知道的,这番偶得,实属大快心意,想去寒山寺的人们,也别忘了过去拜拜那两位神仙哦。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d25c79b0100092g2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