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园林拙政园之行 |
[游记]苏州园林拙政园之行 |
2008-06-10 pconline.com.cn |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和风徐徐,花开鸟鸣。开始我们的第一站,拙政园之行。 首先介绍一下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王献臣是该园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间官居监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罢官而归,买地造园,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 刚步入拙政园,迎面扑来的是一株盛开的海棠花。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素有“国艳”之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也为之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因此海棠雅号“解语花”。 大家都听说过《廊桥遗梦》,那让我们来见识一下真正的廊桥。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 与小飞虹相邻为伍的变是香洲。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 再来看一座小亭:与谁同坐轩。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故又称作“扇亭”。 亭台轩榭之后是楼阁。留听阁,取唐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诗意而名。阁内搁扇挂落,雕刻细致精美。阁前有平台,面临荷池,深秋季节,雨打枯荷,倚栏静听淅淅之声,另有情趣。 走出小阁,步入水廊。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聪明的工匠借墙为廊,凌水而建,将廊的下部架空,犹如栈道一般,依水势作成高低起伏、弯转曲折状。 醉忆江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江南春早,勃勃生机,袅袅炊烟,小桥流水,花径春风名园。 拙政园里除了巧夺天工的建筑,还有精致唯美的构思。这些不仅在建筑艺术上表达出来,更体现在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的不经意间点缀,正是这种不经意,使得不那么突兀,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精致唯美。
|
转自:http://itbbs.pconline.com.cn/topic.jsp?tid=27350294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