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观前街 |
[游记]观前街 |
2008-05-22 sina.com.cn |
观前街 2007-04-29 17:24:01 大中小 标签:旅行休闲谈天说地美食感悟随笔 观前街 清光绪年间,苏城交通以轿子与驴马为主,观前西首察院场口关帝庙前、玄妙观东脚门内及兰花街清风明月楼茶馆对面均有驴马出租。遇人召雇,驴夫执鞭随驴后一边奔跑,一边吆喝开道,加上驴子颈下挂铃的叮当声,两肩轿子交会时轿夫“两靠”的呼喊声,汇成观前街上一支独特的交响曲。形似躺椅的“东洋车(即黄包车)”从上海传入苏州后,轿子和驴马才逐渐淘汰。但黄包车进入观前则有限制,一是因人涌街窄之故,再是观东醋坊桥上建有“猛将堂”,行人在下穿行,车子无法通过,因此自观东醋坊桥至观西北仓桥口地段禁行黄包车。 观前的一个动人之处,是沿街两侧繁密的名店名铺较早地适应了人们的购物需求。其中不少店铺已逾百年历史,世人仅闻其字号便足以将其经营特产、特色联系到一起。 从观东的醋坊桥起,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始创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的陆稿荐肉铺。其经营的“陆稿荐蹄子”最为著称,它选用太湖流域的“湖猪”,皮薄肉嫩,烹煮易烂,肉味香糯。另外它选用苏州体大肥嫩的娄门大鸭精工烹制的蜜汁酱鸭也誉满苏城。 与其相隔数家有座高达6米多的水磨方砖墙,一排五开间,在观前建筑群中显得古雅、壮观,石库门楣上有着砖雕贴金的“恒孚”两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金铺恒孚银楼。该银楼创建于道光八年(1828年),经销各种金银首饰和摆件,其中还有寿星、八仙等人物造像,花色繁多、光怪诱人。由于其金源来自上海汇丰银行,成色足,加上做工精致,因而享誉四方。 生春阳贴邻即是采芝斋糖果店。清同治九年(1870年),河南人金荫芝先生在洙泗巷口置炉熬糖,经营一文钱两只的粽子糖。光绪十年(1884年),金荫芝租得对面采芝斋古董店门面,在其子协助下开设糖果店,经营自制苏式糖果、炒货、蜜饯,生意日盛。因无店名,顾客仍称采芝斋,金氏顺水推舟,遂正式挂起这一金字招牌。 坐落在玄妙观东脚门口的黄天源糕团店,向以产品细腻糯软、香甜肥润著称。《红楼梦》第11回曾写到的枣泥山药糕即为其名点之一。该店创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由于讲究配方、用料、工艺,各式糕团风味独特,名扬中外。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d2071010009lo.html1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