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诸暨游记之一:五泄 |
[游记]诸暨游记之一:五泄 |
2008-02-10 sohu.com |
日前,得空,借公司的光,到绍兴的诸暨游玩两天。周六一早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历时5个多小时,大约中午12点,旅游车直达位于景区附近的酒店门口,下车、登记入住、吃饭,片刻休息之后直奔诸暨的著名风景区:五泄森林公园。 注:“泄”者,瀑布也! 早闻浙江中西部旅游景点多为山区,峡谷、瀑布,哪个不是需要一翻攀爬后才能领略得到,对于我这种常年“四体不勤”的人来说,未来几个小时的“痛苦”可以预见,从进景区大门的一刻开始,心中不断祈祷着:山不要太高,有景即可;水无需滂沱,成“泄”就行! 进入景区大门没走多远,一座造型独特的水库水闸突然闯入视野。说它独特,除了坝上由凉亭、长廊代替了以往多见的纯混凝土、砖瓦建筑以外;它的泄洪方式着实有趣,这里并没有任何“闸门”,而是直接在水坝上做了“镂空”处理,说白了,一旦出现水位过高的情况,泄洪可是“全自动”的,全程无需人工操作!有图为证: 进入水库区域,发现一个小小的码头,经导游介绍得知,若要到达真正的五泄景区,还需乘船穿过水库,全程只需大约15分钟,“沿途风光优美,颇有三峡之风,只是水要清澈的多”——导游语! 短短的水上航程很快结束,下船!一路上做着“心理建设”,准备迎接随后的体力劳动,哪想导游告知:还需走大约20分钟的路才能到达五泄脚下,可以选择走路,也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大家讨论过后一致决定:走过去!导游无奈,“黑”着脸(显然导游认为我们应该“节约时间”)随大队人马走向林荫密布的山间小路。 这段路走得如此惬意,不紧不慢。人们三五成群,聊着、说笑着,常常几个人凑在一起讨论某棵植物的确切名称,然而,往往最终只得向导游寻求正确答案。还好,“五谷不分”的何止我一个!一路上的树木种类如此之多,它们当中的99.999%对我来说只是“漂亮的绿色植物”,然而这并不妨碍观赏美景的心情,路遇一百年银杏,树干高直,拍之: 临近五泄脚下,路中一块石头,几行题字。题字者:徐渭(徐文长),字迹潦草,我甚至不能完全认识里面所有的字,但不知为什么,心中立刻涌上一股异样的感觉,尤其后来了解徐渭的生平,“萧索”之情更甚。 经历了各种交通工具的折腾之后,总算到达五泄脚下,导游介绍,所谓“无泄”,是五级瀑布的意思,水流沿山而下,因地势的缘故,形成了五处瀑布,称为“五泄”。从山脚下开始,为第五泄,依次往上为第四、三、二、一泄,其中第五泄落差最大(38米),第三泄面积最大。游人观看五泄,需沿瀑布旁边的石阶而上,大约600多级,期间也可以走入水中,跟瀑布“亲密接触”。 下面的照片是第五泄全景,确实很漂亮。瀑布的规模很小,38米的落差也实在算不上什么,不过,清澈的溪水、山石间绿意盎然的树木,这些景象组合在一起,颇有些意境。有那么一瞬间,感觉似乎某个常在武侠小说里看到过的场景在眼前呈现(呃,文学水平有限,在这种时候,我也就只能想到武侠小说),不禁抬眼向四周望去,没准能看见某个“世外高人”正在林间水中挥舞刀剑,演绎着什么“盖世神功”! 相比第五泄,第四泄的水流更加细,由于沿着石缝而下,因此造型奇特,呈“之”字型。 另外,若要评选“五泄之最”,应该把从第五泄到第四泄这段路选为:“最周折”!整个五泄的石阶中,将近三分之一路段都在这里,游者从第五泄出发之后,先沿阶往上爬一段不短的距离,当看到更高处一块平台的时候,不要以为接下去将会是平路,可以得到“喘息”!走到那里你就会突然发现,石阶又开始向下延伸了,于是不得不拖着已经有些发抖的双腿再向下走。好在没过多久,绕过一块山石之后,第四泄就在眼前了。此时,瀑布前方清澈的水潭成为大家加速前进的最大动力。走下最后一级石阶,几乎每个人都“扑”向水边,往脸上泼点水、找块石头坐下来,感觉格外欣喜! 接下来的第三泄,虽然导游一再强调为五泄之中最大、最漂亮,但我的感受并非如此。第三泄从长度、宽度来说的确比前两泄大得多,然而平缓的山坡,再加上水量不足,使得这一段瀑布显得没有什么气势。况且,大概出于安全考虑,人们完全无法走近第三泄,石阶旁边附加的栏杆将游人与水隔开,少了融入其中的乐趣。 继续沿石阶而上,走到第三泄的最高处,就会出现一大片空旷的地方,第二泄就在这块空地的另外一边。所谓“空地”,其实就是山体的一部分,也是瀑布落下后流过的地方,只不过在水少的时候人们可以随意的在上面走来走去。 由于第二泄的周边最为开阔,并且已经临近最终目的地,大家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也就最长。凉亭里坐一坐,脱掉鞋袜在水中走一走,舒服! 最后的第一泄,并无特别之处,并且周围游人众多,于是我放弃了之前“五泄俱全”的想法,没有拍照片,算是留个“残缺美”吧。 评论 (0) | |
转自:http://mayobob.blog.sohu.com/64998617.html5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