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通海曲陀关,通海曲陀关旅游,通海曲陀关自助游,通海曲陀关游记攻.

[游记]通海曲陀关,通海曲陀关旅游,通海曲陀关自助游,通海曲陀关游记攻.

2007-07-29    

曲陀关在今通海县河西以北30华里,是元代“临安元江车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所在地,这是当时设立在滇南的最高军政机关。元代蒙古族的都元帅阿喇帖木耳曾经驻治此地。

景泰《云南图经》说:“曲陀关,一日万松营,河西县北20里,其顶平衍,中有甘泉38穴,400条岗环抱,茂林葱翠,南望山光水色,奇胜莫比。”明代天启《滇志》中也说:“元帅府,在县(河西)北三十里,夷名曲陀关,又日万松营,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皇庆、延民间人物繁盛,市肆辐辏”,这说明距今700年以前,曲陀关确实是一个繁华的军事要塞。

在曲陀关半山腰上,有口水井叫“马刨井”,常年四季,喷珠吐玉,水源旺盛,清澈见底。传说当年忽必烈带领蒙古族大军征战来到这里,险峻的山道上荒无人烟,军困马乏,无水可饮,行军非常困难。正在无法可施的时候,忽必烈骑的高头战马在悬崖上扬蹄嘶鸣,马蹄不断地在地下翻刨,尘土飞扬,不一会儿,马蹄刨出了一个小凹塘,泉水滚滚而出,供人马饮用,这就是“马刨井”的来历。由于渴中得水,激励了军心,蒙古族的骑兵“日夺三关,夜占八寨”,取得了胜利。

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的曲陀关,开初是“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到元代末期,已升格为临安元江车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元代立在曲陀关的一块《都元帅办府修文庙碑记》说:“云南去京师万里,诸彝杂处,叛服不常,必威之以兵则久安而长治”,这就是在曲陀关建立元帅府的目的。
[[div align=right]][[/div align=right]]
阿喇帖木耳老家原住蒙古,元至正二十年(1360的年)奉命调任云南“宣慰司总管”,后来被特授为元帅府都元帅,他带领着山东、江苏 、浙江、河北、 山西 、陕西的“一十五翼”兵马镇守曲陀关,管辖着四境百户、千户及万户府。还倡导建立过学校,他老死于职守后,由他儿子檀袭其父之职为都元帅。檀从小英俊敏捷,长大后精于骑射,还特别爱好文学,常邀文人讲论经史。他在曲陀关建立卧龙寺、武安王庙,绿化驻地,在帅府周围种了许多松树,亲自种桃千余株,每年桃花盛开的季节,许多文人学土到此观赏,被后世称为“帅府桃林”。元人在《曲陀关元帅府》的诗中吟道:

阳关形势扼新兴,百骑飞来如建瓴。

三面山春通海白,一天风扫似峨青。

朝廷里战三军乐,官府无私百姓宁。

闻说元戎不好武,新诗吟满半山亭。

据《敕接宣慰司总管始祖阿喇帖木耳蒙古右施》墓志讲:“缘大明肇兴,元祚祚以终,公尽节,谥忠勇。”檀可能是在与明军作战中寡不敌众,战死或者自杀的。悠悠往事70O年,曲陀关地名依旧,换了容颜。当时曾“为商旅辐辏之地”,早在“明初废于兵燹”。现在的曲陀关是通海县河西镇的一个乡。全乡有关上、关营、甸苴坝、杜家营、河头、张家营、小寨等 7个自然村,共 680余户,3000多人。丛山峻岭之中种植了梨树、桃树、苹果、板栗、山楂等果木1000余亩。而元朝时代蒙古军队的后裔,则已经随着杞麓湖水的下降,迁到凤凰山下定居,他们就是现在的云南蒙古族,聚居在河西镇新蒙乡。

曲陀关原有“帅府地”、“帅府桃林”、“卧龙祠”、“锁井”、“千户营”、“百户营”等遗址,但早已被开垦成田园。

原始链接:http://www.ontour.cn/jqzx/jingdian.aspx?id=001001020010009
转自:25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