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驴行游记 在水之央(记东西连岛穿. |
[游记]驴行游记 在水之央(记东西连岛穿. |
2008-03-08 7673.cn |
[原创]在水之央(记东西连岛穿越) 在水之央 烟波浩渺,苍苍茫茫,海水一点一点退却,在水之央,巨石翠林一点一点显现,修修长长的那一片,缭绕在云雾中,从东到西地连绵,在水之湄的东西连岛,今天我们徒步曾在海底的那片山林,起伏的山岭,几个山头名曰:大桅尖、二桅尖、三桅尖。千年的日子里,桅尖就是渔船晚归企盼。我们今天穿越的道路都曾有鱼儿游过,珊瑚驻扎过。 上午9时我们沿渔村的石阶路往海边行去,冬日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浪拍打着岸边,抛向空中的水珠被阳光折射成五彩的珍珠,一盘一盘地散落,寒冷的风轻轻吹过,海多了一份英气。 岸边的沙滩上有许多修船的渔民,补船织网,叮叮当当敲出来年的盼望。忽闻海上鞭炮声响,有人娶亲从这儿经过?不!原来是满载归来的渔船,用鞭炮告诉所有的人他们的快乐……我们沿海边的巨石攀岩,林立的巨石,几乎直立光滑,石下是滚滚的惊涛,滚滚的骇浪,腾起的浪让你心慌,让你害怕,让你头晕腿软,领队腾云不断地鼓励大家,照顾大家攀过那些巨石。哦,这儿就是那著名的海蚀群图,石身表面形成蜂状,圆凹形,融合成片,图案诡异。记载着一个一个海潮的故事。爬过海蚀图,我们挤到一块巨石上,几乎大半淹在海水中, 上面有些暗绿色的海螺壳,密密麻麻侵蚀着石面,潮涨时它会全部浸在水中,海螺告诉我们月亮与地球的故事,潮长潮落是它们的心思。离开海岸,抓紧崖边的杂草挣扎着爬到盘山路了。 真喜欢走路的感觉,脚踏着实地!今天行动的目标才刚刚开始,称之为大桅尖的山头矗立在蓝天里,真的是海之央的一座桅杆。朝着山头的方向,我们沿着一条小道上山,路很滑全都是些碎土碎石,我们还是坚持爬上山头,发现早已偏离桅尖的方向,山头上也没有路,除了灌木还是灌木。黄海老师告诉我们刚才的道是山里砍柴人的滑柴道!我们被围在荆棘中,黄老师在队伍的最前面挥刀砍路,队伍尾随钻形,荆棘刺比你想象的尖锐,划破一切的霸道,衣服、帽子、手套、背包……终于到了山凹,灌木渐行渐疏,行至一处平地,队伍开始修整。午餐后,大家开始做游戏(松鼠找窝)。游戏的最高潮大家乱成一团笑成一团,最后找不到窝的“松鼠”罚叠罗汉,大家的肚子都快笑破了。惊了林中的小鸟,也许只有在此山中。成人才想起自己还有游戏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儿时的记忆。 下午沿山凹攀行的道路比较顺利,登上大桅尖(海拔355米)我们在山之巅水之央,海之湄,周围空旷寂寥,山高海远,浮云的影子映在海面上,海水呈斑驳的图案变幻着,变换着云天的心情。海水与云天如此地对白,匆匆地云天终将作别大海,大海还曾记得在它怀中投下的影子?二桅尖,三桅尖我们一路走过,傍晚近山脚下遭遇镇海寺,一尊石佛端座在大坝底部。平静地望着远处的大海,潮来潮往的人群,潮来潮往的海水,它一一阅过,抚平海的咆哮,抚平多少人间不平事。真正的镇海寺始于宋时,规模恢宏,香火盛极一时,《西游记》中也曾有关它的故事,后来毁于战火,原寺院的地址已另作它用,此寺由民间人士集资修建,庙堂由民房改造而成,坝顶座座白塔仍写着当年的气宇,抚过塔身,抚过时世的变幻,石佛仍在这里坚守诺言,保佑一方平安的诺言。天色已晚,我们一路冲到山下,海边的渔火轻唱,伴一路回家的欢笑。《作者 市二院 皮肤科张学玲》
|
转自:http://www.7673.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74412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