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我们又沿小路而下至墨香小径,观赏山边石刻,青山红字,非常壮丽。一路果然未见有别的尚“自由”的猴子,只有到了山顶偶而低头才在石壁下看见几只毛皮发灰的老猴子幽幽地乘着凉,想来它们看人大概也看腻了。沿石阶而下,看了看山上的寺庙和阿育王塔,赫赫有名的水帘洞出现在眼前,飞瀑一泄到底,倒也美观。洞前的小路上却是黑压压的一群人,大家在迸飞的水雾里欢乐的人人都像孩子一样单纯。沿山路攀缘至三元宫。三元宫是云台山区的主庙,也是花果山的主体建筑。 三元信仰源远流长,早在1600年多年前东晋时代,干宝的《搜神记》上便载有东海人陈光蕊,生了三个儿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的记叙。大雄宝殿面前有两棵千年银杏,显示着三元宫古老的历史。抗日战争时三元宫遭受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这两棵树虽然枝干断裂遍体枯焦,但在胜利的春风吹拂下,又绽发新芽,结出了累累果实。三元宫近年经过多次修茸,已逐渐恢复原貌,在东南部位的下方,保留下一块当年的残垣断壁,作为历史的见证。 过三元宫拾级而上,不远处便是义僧亭。1938年夏天,三元宫惨遭日寇飞机轰炸后,寺僧们联络山民共20余人奋起自卫,多次成功地伏击了搜山的日寇。1939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早晨,日寇集中300余人,兵分四路围剿三元宫及所属寺庙,戳死仁芳法师,绑走德选等四位法师和六位山民,除放走一位山民外,其余全部活埋。几天后,日寇又两次前来控山,把三元宫及所属的玉皇宫、九龙庙、屏竹社等13处庙宇全部放火焚烧,使这座海内知名的庞大庙宇群化为一片瓦砾。 为了纪念云台山的抗日僧众,教育后代勿忘国耻,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在三元宫附近兴建了义僧亭,亭中碑石上镌有彭云撰文、周庚如书丹的《云台山僧众抗日纪念碑记》。 沉默片刻,下山。 山门外有低空盘旋的鸽子,雪白的一大群,经过刚才的一番游历,感觉和自然真的好亲近。 ―就像在爬楼梯,爬渔湾,很多时候都让你感觉到没有现成的路,你是在一条山中的小溪里面自己找路,在溪里面的石头上面爬来爬去的开拓自己的路线,这才是爬山的感觉。当然他会在没有办法过的地方堆上混凝土,或者是在大石头上面凿出坑来给你落脚。所以还是很安全的,当然会有点累,呵呵。 十年了,那波澜壮阔的场面还留在我的心中。终于,我又来了,远远地,就看到了,远远地,就闻到空气中海那种特有的气息,一大片的深蓝呵,涌起一道道白色的水的裙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近处的海,是宁静的。她轻柔的微波,驱赶着人们淡淡的疲倦,她会让所有的见过你的人忘却那世间一切尘埃,只愿在她坦荡的胸怀里沉入梦里;而她振奋时的汹涌澎湃,又给了多少人以无穷的追求与力量?她以清澈的心灵容纳百川并赢得了百川的欢呼与信赖,她永不褪色的蔚蓝呵,给了多少人豪放的激情与热切的向往?春天,蓝色是那样的温润、缠绵;夏天,蓝色是热炽、奔放;秋天的蓝,清秀、高远;冬天,她蓝得是那样的冷竣、深藏…… 是的,我站在你身边读你,我站在透明的蔚蓝色的梦幻里读你。你真的就象一本书,一本从古到今经无数人翻读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尽读的厚厚的一本书。你的内涵是这样的广博,这样的深邃,我只能从一个小小角度去翻读。为了读懂你的雄伟,你的神奇,你的深奥,我想我窄直的胸襟和有些迟钝的大脑也需不断地开拓、上进。我在读你。我知道你也在读我,只不过你读我只需那么一瞬,而我读你则需要终极我的长长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