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句容--丹陽尋找南朝陵墓攻略

[游记]南京--句容--丹陽尋找南朝陵墓攻略

2007-08-06    doyouhike.net

南京郊区也有几个,丹阳的石刻比较分散啊,主要发布在荆林、陵口、建山。,以前去过两个,最近两年说要去,可惜工作在深圳,回家不方便ing。

南朝石刻
http://www.jllib.cn/ffy/nclmsksy/nanjing-index.htm

http://www.njmuseum.com/zh/questionnaire/ncsk/3_tpxd.htm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陵墓石刻散布在陵口、荆林、前艾、胡桥、建山、埤城6个乡镇,计有11处、26件。
一、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坐落在胡桥乡狮子湾。胡桥乡张庄村旁的田野中萧承之卒于刘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南齐建元元年(479年),齐高帝萧道成即位,追尊其父萧承之为宣皇帝,母为孝皇后,合葬陵寝名永安 陵。陵南向,现已平。陵前现存石兽1对,东为母天禄,西为麒麟。母天禄昂首挺胸,形象威武,身长2.95米,高2.75米,颈高1.4米,体围2.75米;双角今已残断,颔下垂须卷曲于胸际;有翼,翼面作卷云纹,中有细鳞;后有长翅,足4爪,右前足爪下攫1小兽。麒麟头已失,余部尚完好。身长2.9米,残高2.42米,颈高1.38米,体围2.4米。天禄于1979年8月向南平行移动1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
永安陵石兽西边的赵家湾,旧有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现已平。陵前原有2石兽残躯,相距18.5米,毁于1968年。

二、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坐落在前艾乡田家自然村附近。萧赜卒于南齐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谥武皇帝,九月丙寅葬于景安陵。陵现已平。陵前现存石兽1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公兽。天禄身长3.15米,高2.8米,颈高1.55米,体围3米。因其体长,高颈斜出,双目平视,显得俊逸秀美。麒麟身长2.7米,残高2.2米,颈高1.4米,体围2.5l米。四足已失。因风化剥蚀,雕饰模糊,但形态矫健。1956年,两兽均保持原方向后移1.5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

三、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坐落在胡桥镇东1000米处仙塘湾。萧道生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次兄,齐明帝萧鸾的父亲,他卒于刘宋。南齐建武元年(494年),与其妃江氏,分别被追尊为景皇帝、懿后,合葬陵寝名修安陵。陵墓方向为南偏东23度,于1965年11月发掘。墓室全部用模印画砖砌成,为“三顺一丁”砌法。因早年被破坏,清理出土的陶、瓷、石、铁类器物俱残损,较完整的有由模印画砖组合的壁画“羽人戏虎”、 “竹林七贤”等5幅,均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陵墓南面510米处有石兽l对,现保存尚好。东为母天禄,西为公麒麟。天禄身长3米,高2.75米,颈高1.54米,体围2.52米,双角残断。麒麟身长2.9米,高2.42米,颈高1.38米,体围2.4米;独角,角上饰满鳞纹。两兽均胸突腰耸,瞑目张口,长尾垂于趾间,内收后外旋。两兽相对,动势协调对称。1979年8月,两兽均向东平行移动1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1985年5月按原样复制的天禄,作为“镇江文物精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复制品现存放在该馆。

四、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
坐落在荆林乡三城巷东北500米处,北距梁文帝建陵石刻约60米。南齐建武元年(494年),萧鸾继废帝海陵王为帝,永泰元年(498年)卒,谥明帝,葬兴安陵。现陵已平。陵前现存石兽l对,两兽间隔一小沟。北兽仅残存部分前躯。南兽为公麒麟,4足全失,独角已残,身长3.02米,残高2.7米,颈高1.35米,体围2.78米;兽身雄健,颈项短肥,头上昂,4小翼组成l大翼,形状别致,装饰味浓厚。1957年南兽麒麟扶正人座。1985年1月,北兽残躯向东北方向平行移动12.5米,加固入座。

五、陵口石刻
陵口石刻为1对石兽,雄踞陵口镇东500米萧梁河东西两岸。东为天禄,双角,身长4米,残高3.6米,颈高2米,体围3.9米;西为麒麟,独角,身长3.95米,残高2.9米,颈高1.7米,体围3.6米。均为公兽。石兽精雕细刻,纹饰华美,是现存南朝石刻中最大的1对。
萧梁河原名萧港,齐梁陵墓多在此河道两岸。齐梁时,王子公卿谒陵,自都城建康秦淮河沿破岗渎东下,过二十四埭,人南兰陵萧港至各陵,石兽守护在萧港入口处,成为陵墓区入口的标记。1956年因京杭运河拓宽,南临运河的麒麟,沿萧梁河岸平行北移450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1977年疏浚萧梁河时,麒麟又西迁70米。

六、金王陈南朝失名陵石刻
坐落在建山乡金家、王家、陈家附近,陵南向。1968年发掘。墓室内有“羽人戏龙”、 “羽人戏虎”、 “竹林七贤”等砖刻壁画。陵前800米处有石兽1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公兽。天禄身长2.38米,高2.25米,颈高1.2米,体围2米;头部已残,失去3足,身上雕饰已漫漶不清。麒麟身长2.13米,高1.9米,颈高1.05米,体围1.65米;吻部及足已失。两兽相距23米,均昂首挺胸,张口伸舌,非常生动。1977年4月提升入座。此陵有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陵之说。

七、水经山南朝失名墓石刻
坐落在丹阳埤城镇水经山村东南数十米处,墓今已平。墓前存2尊石辟邪,南北向对列,南为母兽,北为公兽,均是狮子。造型体长而颈短,作蹀躞状,两兽动势对称,形象健壮饱满,充满活力。南辟邪身长1.85米,高1.45米,颈高0.65米,体围1.62米;北辟邪身长2米,高1.51米,颈高0.73米,体围1.65米。1978年5月提升入座。此陵有 齐前废帝林王萧昭业墓之说。

八、烂石弄南朝失名墓石刻
坐落在建山乡烂石弄北不远处。墓今已平。墓前有2尊石辟邪,南北对列。南辟邪现已碎,北辟邪较完好。形似狮,身长1.58米,高1.54米,颈高0.75米,体围1.7米。张口吐舌,作蹲踞状,其形态为南朝石刻中所仅见。1977年5月提升入座。此墓有齐后废帝海林王萧昭文墓之说。

九、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坐落在荆林乡三城巷东北、齐明帝兴安陵与梁武帝修陵石刻之间。萧顺之为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梁武帝萧珩之父。梁天监元年(502年)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与妻张皇后合葬之陵寝名建陵。陵前神道进口依次列有石兽、方型石础、石柱和石龟各1对,计8件,是南朝诸陵中遗存石刻最多的一处。
石兽南为麒麟,北为天禄,两兽相距16米。麒麟独角已残缺,四足尽失,身长3.05米,残高2米,颈高1.25米,体围2.7米,天禄双角及4足已无,身长3.1米,残高2.3米,颈高1.5米,体围2.76米。两兽均为为公兽,挺胸昂首,动势对称。1957年扶正入座。
方形石础边缘有“T”形榫眼,础上结构无存,难以辩明石刻原来的形制。
石柱分上、中、下3部分。下为双螭座,方石四周浮雕文饰已模糊不清。方石上雕有一对环绕相对的螭龙,口内衔珠,头有双角,4足,修尾。中为柱身,柱表饰凹槽纹和束竹纹,柱身上部有一矩形石额,刻有隶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石柱置于神道两侧,石额相对,刻文一为正书顺读,一为反书逆 读。柱顶原有覆莲状顶盖,盖上立1小兽,现俱坠落在地。石额现藏文化馆内。现今南柱自上而下裂为2,一半尚挺立。北柱已倾。
龟趺之丰碑现已无,仅存趺座。趺座形如巨龟,雕刻简朴有力,形象逼真。1982年发现趺座四周铺设有宽约70厘米人字型的砖面走道,高出原平地19厘米,两排竖砌砖块收边。石柱柱础四周也发现有宽38.8厘米的类似走道。

十、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坐落在荆林乡三城巷刘家庄附近,南距梁文帝建陵石刻约360米。萧衍是南朝梁的创立者,太清三年(549年)被侯景幽囚而死,与德后郗氏合葬陵寝名修陵。陵前仅存一公天禄,位于神道北侧,南向。身长3.1米,高2.8米,颈高1.45米,体围2.23米;双角顺颅顶后伏,中部起节;双翼,前为阴刻涡纹,后续浮雕翎羽。兽体骨劲肉丰,4足粗壮,足5抓,右前足有1小兽,唯物非凡。1957年扶正入座。

十一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坐落在荆林乡三城巷刘家庄附近,南距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约60米。萧纲于梁大宝二年(551年)被侯景所杀。梁承圣元年(552年),与简皇后合葬陵寝名庄陵。陵前有萧港,直通陵口。陵前存1天禄,北向,仅有前躯,体形硕大,身高3.16米,左前足5爪上张,足下所连石板残部厚26厘米。天禄举颈昂首,纹饰与齐明帝兴安陵石刻大体相同。1985年1月扶正入座.

转自:http://www.doyouhike.net/forum/251534,0,0,1.html41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