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宝华山游记之宝华山探秘宝华山 |
[游记]宝华山游记之宝华山探秘宝华山 |
2008-02-17 yiqilai.com.cn |
公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走着,并不觉得寂寞。上坡了,路边的山头上生长着许多高 大的树木,这里的生态保持得很好。上了一个大坡后,终于与柏油马路告别,走上了山间的石阶路。上到山顶后,前面出现了水泥路,过了马路,穿过一片开阔地,前方出现了亭子和围栏,这是景区地图上标为“秦淮之源”的地方。 下了山,一座寺庙出现在面前,这就是隆昌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的隆昌寺,为明代以来影响最大的佛教律宗传戒场所,故而称为“律宗第一山”。因为专门制定佛教法规,颁发戒牒,隆昌寺地位崇高。隆昌寺鼎盛时期,据说拥有999间房舍。一般寺庙都是坐北朝南,而隆昌寺却坐南朝北,颇为奇怪。 隆昌寺的正门很小,据说这是为了让僧人不能随便出入,让他们在幽静的环境里安心做功课。隆昌寺的正门正在维修,我从侧门进入。在走廊上转了一下,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大广场出现了,这是佛家弟子举行受戒仪式的地方。这个大广场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南面是大雄宝殿,北面为韦驮殿,东西面为寮房,结构方正,对称严谨。 穿过一个暗暗的走廊,前方出现了小广场,附近的殿内摆放着石戒坛。石戒坛一般都在露天,隆昌寺的石戒坛却位于殿中间,据说这是表示遵守律宗“不倚不连”的规范。 穿过券门,我站在了巨大的宝藏前―――最上面无梁殿分列左右,铜殿居中,中间是一座墙基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汉白玉平台,最下是两座造型精巧的石阶梯。 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铜殿、无梁殿,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楼阁式的铜殿,瓦、梁、窗、楹等许多部分用纯铜铸成,结构精巧,雕刻细腻。两座无梁殿保存完好,上下两层,不用寸木,装饰图案均用砖雕制成。 离开隆昌寺,沿着水泥路走了一段,走上一条通向山谷的石阶路,神秘的乌龙洞出现了。传说明代律宗第二代祖师见月和尚一日在隆昌寺开堂授戒,无意中看到一僧人面色苍黑,相貌怪异,不像人的样子,他突然用手点指那怪僧,大喝一声:“呔,孽畜,哪里走!”那怪僧立刻逃窜,众僧人追赶到乌龙洞口,这怪僧突然化为乌龙,窜进了洞里,此洞因此名为乌龙洞。 我从很小的洞口进入,下了一个很陡的坡,前方黑乎乎的,因为没带头灯,我没有继续前往。借助相机的闪光灯,我看了一下洞里的情况,这是一个溶洞,钟乳石正在形成。据说这个洞深不可测,有一批人在洞里走了四个小时还没走到底。 再次走上水泥路,又来到一座洞前,此洞名为黄花洞,是人工打凿出来的,岩石呈红色。这个洞是隆昌寺的开创者―――宝志修炼的地方,后来成为宝华山僧人养老鼠的地方。据说宝华山的老鼠非常有灵性,会将寺庙房顶上的落叶衔走,免得僧人费事,上屋清扫落叶。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5%AE%9D%E5%8D%8E%E5%B1%B1%E6%B8%B8%E8%AE%B0%E4%B9%8B%E5%AE%9D%E5%8D%8E%E5%B1%B1%E6%82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