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红河元阳游记

[游记]云南红河元阳游记

2007-07-16    nu96.cn

今年春节,我和几个好友一起自驾车到滇南哈尼族、彝族聚居的元阳县旅游了几天,第一次亲身经历了元阳民族歌舞之乡的醇美,也欣赏了滇南山区的秀美。在记忆中,那一张张古朴、秀美、如诗如画、充满神奇魅力的瞬间,早在心中定格,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

漫山的罗平油菜花

大年初一,凌晨5点左右,手机响了,是一起约好自驾车旅游的好友打来的,通知起床,准备出发。于是,匆匆洗漱完毕后,等他们来接我。5点40分,一起出游的好友全部集合完毕,从贵州兴义驾车开往了云南元阳。
今年的春节期间,天气出奇的好,尤其是到了云南境内,更感受到了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不是图有虚名。由于前一天是年三十,睡得比较晚,有几个好友一上车后就睡着了。我是那种精力旺盛,睡眠很少的人,就由我陪同驾车的好友座在前排,车很快驶入云南境内。
早晨7点左右,我往车窗外一望,一下子被路边的美景吸引住了,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黄黄的,闪烁着点点金光,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象一条巨龙盘旋在大地之上。打开车窗,一阵阵油菜花香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太香了、也太美了。
小车继续往前行驶,复杂的云南山区地形与高落差的海拔,使得一路气温一会高,一会低,车外的花草树木也随着气温的不同,呈显出不同的季节景象。我们尤如穿梭于四季的时空遂道中,享受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似乎置身于那五彩斑澜的童话世界。
一路风景
中午1点左右,我们来到元阳县城,准备吃午饭,在等待饭菜上桌之前,我走出餐馆外,放眼望去,一下子被远处的景象惊呆了——那就是同行的云南好友小李老师无数次和我提起的哈尼梯田吗?一定是的,那层层叠叠的梯田大小不等,依山傍势,错落有序。有弯的、直的,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从山顶直挂山底。
小李教师曾经告诉过我,每到冬春时节,田犁了,靶了,放满水。晴空万里,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亮闪闪,一片片梯田,仿佛一面面光洁晶莹透彻的镜子,镶嵌在大山里。一层层,一块块,就像通往仙境的天梯。有人说,元阳哈尼梯田是大山的雕塑,是自然的年轮,是线条的世界……。然而,在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它更像是哈尼、彝族人民谱写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再也没有比这更醉人的了。
再华丽的词藻,用来形容那片土地,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与体会……。
我不停地拍照,竞忘记了吃饭,好友出来叫我,我才想起,我连早餐都没吃,已经很饿了。
后来,我在资料中了解到,要真正的领略元阳哈尼梯田的奇伟绝伦,只有身临其境才行,可惜我当时不知道只有如此才能体会到哈尼梯田的美丽,不然,我一定要亲自置身于哈尼梯田之中,去感受大自然和哈、彝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元阳梯田

虽然我拍了很多照片,但是,我知道,元阳景色的至美是拍不下来的。它不仅梯田面积大,听说就有17万亩梯田,而且沿着群山连绵不断地延伸,在我们驾车经过的很多路段,一路都是梯田,它的终点在哪里,我们谁也不知道。同时,梯田高差大,从第一级到最上一级的垂直高差最大的有1600多米,斜长则更是达几公里,最多的级数达3000多级。坡度也陡,在元阳很多地方,你能见到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梯田也就有多高的壮观景象。
吃过午饭后,我们驾车继续前行,来到小李老师的故乡所在的乡镇。
车到了他家所在的村寨大山脚下,我们开去的车,已经不能再前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选择,一是换乘农用车前行,一是步行前行。乘车需要4个半小时,而步行,只要2个半小时,于是我们选择了步行,随身行李让农用车给我们带上去。步行没多久,我又被不远处一种特殊形状的建筑物吸引住了。那是一座座像蘑菇一样的房子,原来它是哈尼人和彝族人的家。它们隐约在山腰间、树林里、田坝中,仿佛一块块拙朴、单调的天外陨石,星星点点地散落于哀牢群山之中,守候着和它同样古老的梯田。
古老的元阳哈尼梯田,起源于哪一年,谁也说不清楚,对世人来说,它也许将永远是一个迷,现在是,将来也是,永远都是。也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无数的诗人、画家、摄影家才为之迷恋,为之倾倒。在远离世俗的浸染,远离烟尘遮掩下的繁华,在一片淡淡的飘忽不定的云遮雾绕中,古老的山寨像童话般遥远而神秘。从上至下,元阳形成“森林—水系—村庄—梯田”自然生态极为平衡的山地景区。
有人这样说过:元阳梯田是哈尼人创造的精神家园!
欢迎仪式上的民族舞蹈

晚上7点左右,我们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小李老师的家——小石门,可我们还没进入村寨,就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歌声。小李老师对我们说:“村民们在用歌舞欢迎我们的到来。”以前,参加过不少旅行团体,受到那种歌舞欢迎进入村寨的仪式对我来说,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可那都是带着商业气息的欢迎。
但是,这一次,却是彝族村民们自发的欢迎仪式。
我们疲惫的身体一下子又活跃起来,还随他们跳起了民族舞蹈。我们原以为,只会是小李老师一家欢迎我们的到来,但是,万万没想到,受到的是整个村寨所有人的欢迎。同时,我也感叹和佩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良好的交通工具使距离缩得很短很短,仅仅10多个小时,我们就从喧哗的贵州都市来到了这宁静的云南小山村,现代文明与科技也同样侵染着这古老而神秘的山寨。
简单洗漱完毕后,我们开始品尝小李教师的家人给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才开始吃饭没多久,进来一群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妇女,小李老师说:“她们是来给你们敬酒的。”在每一个妇女的手中,都捧着一个酒杯,里面装满了酒,悠然间,动听的歌声从她们的口中传出,原来是她们为我们唱起了敬酒歌。
盛情待客

虽然我们听不懂她们在唱什么,但是,我们能明白她们所表达的情意,我陶醉了,不仅仅是因为在品尝她们亲自酿造的美酒,更是因为我在聆听这世间最美丽的歌声。
我也惊叹,她们怎么会唱那么多的敬酒歌,自己也不知道当时喝了多少杯酒。其实在小石门的那几天,由于语言不通,很多热情的彝族朋友在向我们表示欢迎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热情,他们醇朴的民风。
在小石门吃的那顿晚饭,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一顿晚餐。我的幸福不仅仅来源于彝族朋友亲自酿造的美酒,更来自于热情好客、纯朴的彝族乡亲。对我来说,它的味道胜过世间琼浆玉液,胜过任何美味佳肴。

醇朴的民风和能歌善舞的民族

第二天一早,我被久违了的鸡叫声唤醒,我揉着朦胧的睡眼,推开房门,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脚底下是层层的云海,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远处,一轮红日就要冲出山坳……。
小石门的清晨,也是美到极至的一幅动态风景画,它像版画一样,而且颜色多变,特别是日出之际,眼前山水变化的颜色更让人目不暇接,这是我看到的最美丽的日出景观。可惜当时没来得及拍照,这也算是我此次元阳之行留下的最大遗憾吧。同样,元阳的云海更是美到极致的精品。它是元阳不死的灵魂,没有云海的元阳,就像是一棵凋谢的樱花一样让人惋惜。满山的野樱花、桃花、木棉花,是元阳最美的妆扮色,听说,元阳最美的时候,是春季。我庆幸,我正是在春季来到了元阳。到了傍晚,我欣赏到了小石门的日落,它同样让我目瞪口呆。让我发呆的不是日落之中的夕阳,而是夕照下的梯田,长达数百级的梯田伴随着水田颜色的不断变化,让我尤如置身于一个魔幻境界。它那简单的线条以及黑白对比色带给我视觉上的震撼,超出了任何画家带给我的激动。
不到现场,是根本无法感受得到的,如果用“无边无际”这样来描绘梯田时,是怎样的一种壮阔景象。
夕阳下的小石门,同样是我看到过的最壮丽的日落景观。
小石门村寨

在小石门期间,我们还经历了当地村民举行的春节欢庆仪式,全村所有的人全体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欢迎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此时的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汉族,自己置身于一个古老的彝族山寨。在那场可以算是演出的欢庆活动中,留给我映象最深的,除了年已80高龄的老奶奶还能跳他们自己的民族舞蹈外,还有就是一群孩子的演出。更让人惊叹的是,如此边远和贫瘠的山村,怎么会排出这么高质量的舞蹈。记得在我上大学期间,选修过中国民族舞蹈与音乐课,对中国少数民族歌舞的内涵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在这一场演出中,所有的人都是参与者、演出者,不分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也是此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云南元阳的哈尼、瑶、苗、傣、壮、彝等民族是歌舞之乡,果然名不虚传。
我在小李老师那里了解到,原来这些孩子演出舞蹈的编排者,是两个年已过半百的中年男子,他们已经在小石门小学教书30年多年,把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都献给了少数民族山区的教育事业。
少数民族山村重视教育的标语

后来,我到他们学校看了一下,教学条件相当落后,学生就坐在简易教室的泥地上听课,许多学生一天只吃一顿饭,每顿饭只有咸菜下饭,而且只有小学一到三年级,可他们从没抱怨过什么,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在那片土地上。他们的学生,现在已经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我们同行的小李老师,就是他们的学生。在和两位杨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我流泪了,我和他们说了一句,作为也在被人称为老师的我,我敬重他们,佩服他们。他们也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眼睛里同样闪着点点泪光。
也许在此时,他们感受到的是能得到我这样一个异乡人的肯定与认同,对他们献身山区教育事业30多年来说,一句话,他们值了。
对从小就在城市成长、工作、生活的我,这一刻,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为人师表”的内涵……。
五星红旗在学校的最高处飘扬

在元阳旅游期间,我们还到了大石门等村寨,景色同样是那么的美,民风同样是那样的纯朴,哈、彝人民同样是那么的热情与好客,地道的少数民族民居民风民俗,清辙的山泉水,还有那哈尼族、彝族的长龙宴,都是元阳的一道道赏不尽的风情……
“如果你是一个驴友,你不到元阳,元阳会替你感到难过;如果你是一个拍友,你不到元阳,上帝也会替你感到难过!”
四天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石门,离开了元阳,离开了那遍魂牵梦萦的土地。离开小石门的时候,彝族乡亲们同样是跳着歌舞欢送我们的,还用彩带编成一个网兜,里面装上一个红鸡蛋挂着我们的胸前,据说,这能保我们一路平安。
临走的时候,热泪在我眼里只打转……。
别了,小石

转自:http://bbs.nu96.cn/thread-1395-1-2.html6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