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重游焦山-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旅游地图,自助. |
[游记]重游焦山-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旅游地图,自助. |
2007-07-19 xingzou.com |
重游焦山(三) 下吸江楼来到了别岭,翠竹环抱的中有座别致的方形四合院,称别峰庵。时称诗、书、画“三绝”的清代诗画家郑板桥曾在此攻读,刘海粟题写的板桥书屋四字,勒石于庵左圆门之上。这座典雅幽绝的建筑始建于宋代,高僧佛印法师有“绝顶天寻处,何人为指南。回头见知识,原在别峰庵”的诗句。 走进古朴清雅的小斋,天井中尚有一花坛,桂花、修竹数竿,内设书屋、客厅、卧室,陈设竹器家具。门上有郑板桥读书处的横额,门背木刻郑板桥当年手书“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深爱在焦山修行的郑板桥,留下了许多墨竹诗画作品,“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 焦山碑林又称宝墨轩,是江南第一大碑林,轩内珍藏的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镇江三山中,金山以楼阁取胜,焦山因碑林见长。碑刻镶嵌在四廊亭阁之中,按内容分文苑、艺术、史料三部分陈列,楷、草、隶、篆各有千秋,真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宝墨轩中还保存有被称为碑中之王稀世珍品的《瘗鹤铭》,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 我们在轩内的御碑亭前停下了脚步,木结构亭中有一石碑,正面刻着乾隆首次南巡时的《游焦山歌》,背面刻着乾隆第三次至焦山时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在乾隆眼中,焦山似乎更胜金山一筹:“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僵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竹林深处就是乾隆行宫了。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三上焦山,观澜阁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以前站在楼上长廊上,就可纵观浩瀚的江景。阁外是惊涛拍岸,波澜起伏,潮声震天,由此就称之为观澜阁,相传乾隆就曾在观澜阁上检阅水师。 最后来到焦山东麓正在维修的古炮台旁,面对长江排列成马蹄形的这八座炮台,曾经是南宋爱国名将韩世忠率领将士堵击金兵,展开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之处。鸦片战争时,它又是镇江人民浴血御敌、勇猛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铁证。英风千载,流传后世,古炮台现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兰亭 行宫中的迷你桥 正在施工的古炮台 漫步焦山寻古迹 |
转自:http://xingzou.com/Article_4603.html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