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镇江三山之焦山 |
[游记]镇江三山之焦山 |
2007-09-04 tuniu.com |
静室焦山十五家, 焦山原名樵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相传东汉末年,陕中高士焦光隐居于此,汉献帝三下诏书而不出,宋徽宗乃赐名为焦山。焦山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焦山耸峙于江心,似“中流砥柱”、“镇江靖涛”,气势磅薄;山上寺阁隐约,林木苍翠,环境幽美,宛若水中缥缈的人间仙境,向有“焦山山裹寺”之说。古人曾以“金山以楼阁胜,焦山以树碑胜”来评价两山,看来不失公允。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素负盛名,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其中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痤鹤铭》碑更属稀世珍宝。焦山多禅寺精舍亭台楼阁,这些古建筑精华点缀江山,在自然山水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定慧寺(焦山寺) 定慧寺原名普济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元代改称焦山寺,清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始改名为“定慧寺”。定慧寺规模宏大,明代全盛时期,有殿宇98间、和尚3000人,参禅的僧侣达数万人,加上定慧寺两旁还有18个庵寺,称“十八房”,在佛教禅寺中有着显赫地位,曾有“十方丛林”、“历代祖庭”之称。 碑刻之山 由定慧寺东的观澜阁往北,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掩映在银杏树林下的焦山碑林宝墨轩。轩内珍藏着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碑刻263方, 数量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而精品之多,世所罕见:汉代蔡邕的《焦君赞》,梁代江淹的《焦山述怀》,唐代王瓒诗及《瘗鹤铭》碑饮誉古今,被称为“焦山四古”、“焦山四绝”。 其中最璀璨夺目的无价之宝是保存在一座大亭里的《瘗鹤铭》,原碑因遭雷击崩倒江中,清康熙52年,镇江知府陈鹏年派人从江中打捞出残碑五块,文字已残断不全,仅有完整文字81个,残缺字节1个。由于长期浸入江水中,字迹已多漶漫残缺,但笔势开张,点划飞劲,潇洒纵横,依然保留着原碑的的神彩风韵。从宝墨轩往南,拾级登山,但见陡崖峭壁之上,满目石刻。那镌刻的大大小小历代名人题诗、题词,犹如“峭壁书廊”,这就是著名的焦山摩崖石刻。时间上有六朝、唐、宋、元、明、清;字体上有正、草、隶、篆各种书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犹如古代书法天然展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焦山碑林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在史料和书法艺术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焦山就被誉称为“书法山”和“碑刻之山”确实当之无愧。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发表于 15点47分, 推荐给好友 hourglass 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57562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