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焦山游记 |
[游记]焦山游记 |
2008-06-10 163.com |
在焦公馆里,我们看到了焦公的大理石塑像和有关他的介绍。这焦公,名叫焦光,东汉以前某朝代的一个名士,因厌倦仕途生活,归隐此山。他可以称得上焦山的开山鼻祖了,而山名的由来也就缘于此。看着焦公的塑像,我想这焦公真是十分的难得,放着高官不做,宁愿隐居深山过着清苦的生活,我想后人仰慕他就是他这种如陶渊明那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吧。然而仰慕归仰慕,真能照样去做的怕是寥寥无几,有人心中甚至会暗笑那焦公的“愚”呢! 出了焦公馆,便见两栋黄墙紫瓦前后并列的寺院,这便是定慧寺。据介绍,焦山建庙始于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当时名叫普济寺。唐玄奘法师弟子法宝来此山创建大雄宝殿,宋改名普济禅院,元代改名焦山寺,因毁于火,明宣德年间重建,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始用今名定慧寺。寺内大堂正中,可见如来佛像,四周是众神像,和金山大雄宝殿所见大致相同。宝殿后院有两棵据称距今有上千年之久的银杏树。那两棵银杏树外观确实有些老态龙钟的样子,叫人怪异的是它仍是绿叶满枝,且枝上挂满了青白色的白果。读过郭沫若的赞美银杏树的文章后,一直对银杏树很是仰慕,今日第一次看见,倒也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接着我们游览了碑林。这碑林真是气势宏伟,包罗万象。里面收集了历代的石碑四百多块,并且分朝代设馆陈列。所收集的石碑大都完整,上面的字迹也都很清晰。在这里,你可见识到各代名家的真迹。象自己熟知的宋代的苏轼、清代的郑板桥等等。碑上的字体或楷体、或行书、或草书,那楷体端庄大方,形式多变;那行书则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草书则龙飞凤舞,俊彩飘逸。在这里,我真是体会了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领略了它的历史的悠久。很可惜的是本人学书法一向没有耐心,至今未入门,倘若自己是个书法爱好者的话,这次定会如同那刘姥姥进大观园,惊异这个中的精妙而受益非浅了。
|
转自:http://blog.163.com/ahua_039/blog/static/304285820084101029205083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