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镇江西津古渡 |
[游记]镇江西津古渡 |
2008-05-22 sohu.com |
昭关石塔旁边,有一个供过路人烧香拜佛的观音洞。这是由于隋唐以前,镇江与扬州江面宽40余里,常常是“风起西津断客航”。为祈求渡江人平安,镇江绅民就在西津渡建了众多求神拜佛的宗教建筑。石塔北侧,至今仍保留着一座全国唯一的宋代救生会。这是镇江民间为救助江中溺水者而自发捐款成立的,代代继承直至完成历史使命。 沿着弯曲的古道长廊慢慢踱步,古巷仍保留着典雅古朴的自然风貌,存留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西津渡进街的四道券门上方石额上,刻有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的佛家用语。墙外两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墙内两尊锈迹斑驳的铜鼎,看上去年头已久远,就连堆放在墙角边毫不起眼的旧石条上,都有着雕龙刻凤,应该也是古物了。 古街上有几幢东印度式建筑风格的老房子,旁边有牌子标明:英国领事馆旧址。这是一组由五幢房子连成的建筑群。1857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屈服于侵略者被迫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开辟镇江为通商口岸。1861年镇江设英租界正式开埠,贸易被英国控制,并于云台山麓建领事馆,西津古街一带沦为英租界。 1888年,英国领事馆被镇江人民焚毁。次年,清政府屈辱赔偿,照原样又重建,形式为欧洲古典建筑的变种――东印度式,直至1927年北伐军进抵镇江后才被收回。这是一幅再也不会重演的历史景象,但这几幢修建于十九世纪的欧式建筑,却完整记录下了这段历史伤痕。这些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气派而又精致。 |
转自:http://xiaomin5219.blog.sohu.com/83066283.html3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