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清山断想(并非游记)

[游记]三清山断想(并非游记)

2008-06-10    sina.com.cn

三清山,我本来是去看道观的。可一路走下来,没见到一个道观模样的建筑,自然也没碰到道士。

从小,我对道士没有好感。偶尔见到道士,多在办丧事的人家,远远地听那里传出的念经声,道士在做超度亡灵的事。道士的服饰怪怪的,黑的方帽,黑的道服,见他们从眼前经过,便觉有一股阴风刮过似的,心里便无端的生出害怕。可是,这些天对道教有了一些了解之后,这种害怕便减轻了。其实,“道”离我们并不远。

我是吟诵着古人的诗句上山的。“两腋有风上少华,始知人世有仙家。丹炉无主犹存火,珠树非春自著花。”这是明代人舒清的诗句。可是我们这次是从南坡上的,“少华”峰在北坡,我们无缘得见,更没有看到葛洪炼丹时留下的“丹炉”和“丹井”。看来,这个号称“露天道教博物馆”的地方,是不让我沾一沾道家的仙气了。我也只有随着人群去看那据说是鬼斧神工的花岗岩石头了。

可是我到底还是沾到了仙气。没有太上老君布道的足迹,也没有张天师讲经的遗响,我却和道教的诸多神仙进行了沟通。其实,方家说得好,道教对中国人来讲,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早已渗进了我们的骨髓和血液,只是我们多不自觉罢了。第一个见到的是“葛洪献丹”。不信来世,却信肉身可以长生,是道教的与佛教的一个重要不同;炼丹则是求得长生的法宝。寻求长生不死,最早最著名的恐怕要算秦始皇了,他派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去仙岛寻找不死药,据说起航地就是鄙人家乡的达蓬山。现在,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人们,早不再如两千年前这位始皇一般幼稚了。可是,谁能说自己心里没有一丝对鬼神的敬畏呢?晚上走山路,见白衣人飘过,有几人不浑身发抖?其实,对鬼神有敬畏是好的。看到掉地的饭粒,我还会拾起放进嘴里,就是怕雷公发怒。要是真的都成了彻底的大无畏者,那这世道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因此,窃以为,道教这种封建糟粕还不是“百无一用”。道教经典《太平经》说,上天派神监督人的行为,清楚地知道每一个人的所有过失和错误。每日、每月、每年,神都要计算人们的罪过和善行,行善者加寿,反之则减寿。这对于像我等企求长寿者而言,还是很有诱惑的。

更有诱惑的还在后面。气喘吁吁行至高处,导游潘(我们都叫她金莲)指着远处的一个山峰道:这是财神赵公明。道教是多神教,此亦不同于佛教和基督教等别的教。道教徒常常不满足于前人创设的神,总要与时俱进造一些适合自己现实需求的神。最早的时候是没有财神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明代的时候,财神信仰便流行开了。赵公明大概就是在这时成为财神的。现代国人更趋务实,财神那里踏断门槛,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在与道教的关系上,普通人显出了“务实”的秉性,皇帝们更是做足了“为我所用”的文章。李唐皇室出身北朝之鲜卑军户,并非名门望族。当李渊父子在隋末起兵时,为抬高门第,硬是和已被奉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扯上了关系(这一癖好至今仍在发扬光大中)。老子姓李,名聃,又名耳。于是,李渊说老子是他们的祖先,并进而宣称自己是神仙之苗裔,借此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这便是道教在李唐时被尊崇的真正原因。后来,宋、明等朝代道教受宠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大多出于政治的需要。这里顺便提一下,在下与太上老君(老子后来被尊为太上老君,成为道教最高三神之一)颇有渊源:我叫木耳,他原来又叫李耳,我也许是太上老君派到人间传道的呢。

南线所见的象形石中,何仙姑的绣花鞋是值得一提的。妙就妙在不说这是潘金莲的绣花鞋,而是何仙姑的。潘美人虽让男人神魂颠倒,但毕竟名声太臭。关键是她怎么都成不了仙。八仙人物的“约定俗成”颇能体现道教众神形成的特点:与民间信仰、民间风俗乃至民间文艺密不可分,并相互影响。国人自古有“以八言事”的传统。“以八言仙”始于唐代,但唐、宋、元各朝,八仙名目并不统一。元代时,八仙已成文艺创作的素材,有人根据民间俗谈绘八仙图,元代杂剧也多以八仙为题材。如元戏剧《八仙庆寿》,一方面要求生、旦、净、末、丑俱全,另一方面要顾及各阶层,分别代表老、幼、男、女、富、贵、贫、贱。可以说,元代时对于八仙的最后形成做着整理和加工的工作,直到明代,八仙名目的变化才趋于稳定,形成了现今所传的八仙。在开发三清山旅游的时候,把这双绣鞋说成是何仙姑的,自然有其高明之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77668010096up.html21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