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4。5。1三清山游记 |
[游记]04。5。1三清山游记 |
2007-07-16 zjol.com.cn |
时间(4.30)、地点(三清山)、人员(17人)都已定好,下一部就是采购。第一次参加风餐露宿的野营活动,采购单列了满满一张,冲进超市拿一样划一样。回家看到一屋子的东西真是心满意足,等到打包时傻了眼——太重了。开始减负:四包快速面减两包、四根红肠减两根、四包压缩饼干减两包、四罐红牛饮料减两罐.......最后穿上冲锋衣、裤,带上遮阳帽,背上大背包对着镜子照了又照,在屋子里转了又转,那感觉太好了。 汽车终于启动了,关上窗,开空调,身上一下子舒服了,没有了那种湿漉漉的感觉。大家一路说笑,老魏一路高唱,我心里却打着鼓,车外一阵雨一阵风,一会儿暗一会儿亮,还好路上车不多,但路是越来越窄。大约过了一小时,车内一阵骚动,我忙回头看,阿哈头上的车顶漏雨了,紧接着就有好几处漏。不知开了多长时间到了浙江与江西交界处,汽车一个转弯上了高速,我暗自庆幸,这下“大路朝天”可安心迷糊一下,突然一股热风扑面而来,睁眼一看,车门上的玻璃不翼而飞,车主见怪不怪继续开车,高速上汽车摩肩檫踵,我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快就要下高速了,突然后面陈芳等人大叫:“着火了!着火了!停车!停车!”。车内又是一阵恐慌,原来是某热气管漏气,陈芳小有惊吓,逃到前排挤入。 下了高速进入江西境内,路况开始变差,都是水毁的沟,坑坑洼洼,很多地方还在维修。浙江和江西的差别开始显现,尽管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5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玉山车站,路上的几次“奇遇”更是险象环生。 换上中巴,依山傍水,盘山而上,一小时左右到达汽车终点——登山起点,已是2点左右,补充能量,方便的方便等。小弟、徐玲坐缆车先行一步山上等候,我们背上行囊开始登山,天上又开始下起毛毛雨,无论精神还是身体我都做好的准备,我这次的目的就是登山,景色对我吸引力不大,所以对景致的介绍,景观的方位,我一无所知。老吴、弄潮儿一路打头,我一路气喘,汗如雨下,紧紧跟上,每到一歇脚处,老吴都停下等候,我趁机放下背包缓口气、檫把汗、喝口水,等大家全到齐后,老吴又开始了下一个里程。 如此这般走走停停,经过多少景点,上下多少台阶已不得而知,天气时阴时雨,抬头仰望云雾缭绕,光秃秃的大山忽隐忽现。 黄昏时分来到了西海岸的栈道,所谓栈道就是陡峭的崖壁上开凿并建造了紧贴崖壁的悬空走廊,如同大肚佛身上的腰带一个连一个,越往肚脐走四周越没一点植物,悬空感越强。我恐高、心发痒、没有安全感,我嘴里不停地念着:“我的妈呀......”。我紧贴右边快步前行,狠不得马上走过这可怕的路程,我听到队友的欢呼声,我战战兢兢抬头远望,啊!云海!太美了!远处的山峰象一条小船在云海中游动,夕阳正贴着云海缓缓滑过,我暂时忘掉了恐惧。 7。30分左右天已漆黑一团,气温开始下降,四周小虫的怪叫声异常清晰。我们取好水,穿好外衣,带好头灯,按照老吴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行,埋头攀登。山雾在头灯的照耀下象毛毛雨似的在眼前飘动,虽已步履维艰,但已顾不得,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到达扎营地。 终于到达玉京峰——我们的扎营地,山岙里背风处难得的两块空地,上下相隔50米。我、老魏、叉叉、弄潮儿、边城、天崖、海之女、小弟在上面扎营,五顶帐篷扎好只剩下巴掌大小的地方。天崖、白老干点火烧饭忙得不易乐乎,一会儿就变出一份份可口大餐,我们吃的狼吞虎咽,任小雨打在脸上身上,任蹲行辗转不便,任脚下潮湿泥泞,没想到荒郊野外的生活也能过的这般滋润。 已是深夜11点,阿哈、白老干检查了我们的帐篷,帮我们挖好排水沟,嘱咐我们注意事项。因为新鲜我很久没有入睡,听见隔壁帐篷的聊天声,雨水敲打帐篷声,远处的蛙鸣声......我半睡眠的大脑时而糊涂时而清晰弄不清是梦还是真。 天蒙蒙亮我被外面的响声吵醒,一咕噜坐起穿衣钻出,云雾很浓,天气微寒,空气中泛着淡淡的水气,吃好早饭,收好帐篷,天气开始泛亮。此时老魏条件反射坐立不安,四处流串寻找隐蔽处解决“后顾之忧”。我准备四处走走看看,当我快走到下面的扎营地时,我的左侧发出一个女人沉闷而颤抖的声音:“有人!不要过来。”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原来此“劣习”不是老魏一人“专利”。虽伤大雅,但也无妨,全当显示权力,标示范围,占地为王,留尿为证吧。 开始下山了,天气似乎也好了起来,我无论心理还是精神上都放松了许多,对周围的景观也开始欣赏一番:千奇百怪的巨石,古松苍郁,野花盛开,高崖低谷,溪水潺潺,远处高山绿树紧排密列......景色的确神奇。但遗憾无处不在,人工痕迹太重,每到一空地钢筋水泥、建筑垃圾,电锯声、搅拌声。为什么不能建个 简洁恬静的木屋更接近自然。枯死的松树令人叹息。许多旅游纪念品毫无特色。路边的标示牌内容空洞抽象。树身上挂有小牌的倒是祥写树名、特点、时间,可惜不多。今天是5。1劳动节,游人如云,老少男女皆有,垃圾自然少不了。山下管理无序,两车为争车道互不相让,使交通堵塞......哎!假日经济里的一点点无政府主义。 踏上回归的中巴,我回头谣望,美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还来不及品味就在眼前匆匆划过,遗憾却挥之不去。真是“美景一时赏不够,天缘有份再来游,青山绿水皆自然,但愿遗憾不再留”。再见了三青山! |
转自:http://blog.zjol.com.cn/user1/4943/archives/2004/19008.shtml2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