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清山-婺源之行(2006.5.2-2006.5.6) |
[游记]三清山-婺源之行(2006.5.2-2006.5.6) |
2007-07-16 live.com |
May 09 三清山-婺源之行(2006.5.2-2006.5.6) 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始计划五一的出游路线了,最终选择江西的三清山和婺源,是出于三点考虑:第一,江西与福建毗邻;第二,这两个地方不是热门景区;第三,老爸刚刚去过,觉得还不错。所以五一,很幸运的按照原计划,踏上了江西的红土地。 2006/05/02 早晨7:20出发,先坐汽车到福州,再从福州坐火车到达江西的玉山县,宿玉山县。 心情指数: 在火车上打牌,从福建一路打到江西,爽! 2006/05/03 早晨4:30出发,包车从玉山县到三清山。下午4:30左右,返回到山脚下,乘车返回玉山县,宿玉山县。 心情指数: 山上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抬着人的轿子。南清宫的风景很不错,怪石嶙峋,让我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爬山,真是对人的意志的一种考验,想想自己爬过的华山、泰山……每次爬的时候都是痛苦万分,觉得活着简直没什么意思,可之后回忆起那种经历,会忍不住再去爬山,如此循环,灵魂似也在这一次次洗礼中得到了升华。缆车人山人海,下山为了做缆车排了两个半小时的队,这成了我对三清山最最深刻的记忆。爬这座山是有缺憾的,由于时间不够,人又太多,据说最美的景点-西海岸没有去,所以,三清山,我还会再来的! 2006/05/04 早晨6:30出发,乘车从玉山县到婺源。中午12:00左右到达婺源县城。 心情指数: 到婺源的各个村落玩是一定要包车的,因为村落间都离的很远,也没什么交通工具。我们与司机谈好了价钱,就开始了我们的婺源之行。 第一站是李坑,婺源的小桥流水人家,据说和同里、周庄很像,进去以后,还真没什么心情去欣赏,因为商业氛围实在是太重了,再加上人那个叫多啊,两个字:崩溃!同里去了八百遍了,与同里像的地方实在激不起我的兴趣,于是走马观花般转转,哪里是观景,简直是赶集。 第二站是汪口,这是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有被全国古建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俞氏宗祠,可惜俺不懂得这里的历史,不懂这里的艺术,于是多少有些“狗看星星”之嫌。听了导游们的讲解,才发觉每一处石阶,每一个木雕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这时才有些后悔,走前怎么没多查看些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呢。以后再去这种偏人文的景点,之前一定得好好做做准备了。 第三站是思溪,到的时候,天已渐黑了,村与村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思溪算是明末清初的商宅群,徽州商人们致富后买田造屋,光宗耀祖。别的记不清了,只记得每个住宅从整体上都是呈现一个“商”字,很特色。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到农村呢,本来觉得这里特好,可晚上吃饭时看到的那围着灯泡飞的密密麻麻的小虫,再加上啤酒只喝了一口,就掉进一只蚊子,我就又觉得还是城里好了。找了户农家住下,房屋很简陋,但记得晚上睡得很沉,一夜无梦! 2006/05/05 早晨6:50出发,开始一天的行程。晚8:30左右(景德镇-福州)返回福州。 心情指数: 第一站思溪,昨晚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今天的行程就从go across 思溪开始。 第二站延村,这里的村民就不如思溪的村民那么“热情好客”了,何以见得?思溪每户的大门都向游客敞开,这里有的住户会在门上写些“此处非景点,谢绝参观”之类的话,让人感觉更像一个村子,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而不是一个景点,反而我觉得这样更好。同样是徽派建筑,听导游说了些什么还是云里雾里,甚至懒得再听了。 第三站理坑,来这里真是颇费些功夫,很远,路也不是很好走,很多地方是真正的单行线,无法错车,不过沿路风景很美,虽很疲劳,却不舍得睡去。理坑就嵌于锦峰秀岭之中,找了个当地导游,吹得那是天花乱坠,口音又重,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晕!还没走完,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了,雨中的古村落,别有一番韵味,可惜这雨却越下越大,大到我们的大鄣山之行彻底化为泡影。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到景德镇,雨还是很大,买了回程火车票,一个无座让我心里好凉,还好上车后人不是很多,到了凌晨两三点,自己霸到三个座位,躺好,大睡到天亮,没多久,福州就到了。 2006/05/06 心情指数: 本来很累了就该回莆田的,可小琴那家伙要逛街,于是在福州逛了一天,下午碰巧赶上福州第七届美食节,吃这吃那,不亦乐乎!记得还吃了一个油炸蝎子。。。。 晚上坐车回莆田,五一之行就此结束! PS:这次的五一之行,其实有点狼狈,游记写的也像流水帐,都不愿贴出来,太赶了,赶到没时间去思考,去感受了。 |
转自:http://ninaonao.spaces.live.com/Blog/cns!ED8E0EACDC0407C!525.entry3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