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江西三清山,婺源游记 其实在最后决定去江西之前我一直是在参考一些旅行社的信息想去云南玩的,很长一段时间枯燥繁忙的工作让老公和我都对这个五一节充满期待。因为只想出去放松放松心情,所以最初只想参团,这样可以一切都不需费心,只需背上行李上路即可,丽江、香格里拉一直是我向往的天堂,但想到五一节人潮如涌人满为患的情形又让我有点犹豫不前,就这么比较着矛盾着,又缠着老公拿主意,可怜的他(说他可怜是因为我知道他其实更愿意在家里蒙头睡个七天,不忍心让我失望才舍命陪君子陪我一起上路的。)被我缠得没法,蹦出一句:“既然是只想放松一下心情,不如找一个感觉还不错的地方去住个几天,不需要赶路,也不那么累,岂不很好。”乖乖,这可是一语道破天机,江西婺源就这样橫空出世,蹦到了我们的行程里,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从驴坛里曾看到太多对这个中国最美乡村的赞誉,翻翻地图册,看到三清山离婺源也不是太远,以前曾看过几张三清山的图片,也曾听人说三清山的美是不亚于黄山的,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决定连三清山也一起走了。 线路订下来,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感谢驴坛,很快就弄了个象模象样的攻略,让我自己都不免有点洋洋自得!最担心的是住宿紧张,尤其是三清山上的住宿,于是打了电话分别了解了婺源及三清山上的住宿,在得知不论如何床位都是可以保证的情况下,总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乘胜追击,立马去弄了两张到上饶的硬卧票,再请了4月30号下午半天假,终于是万事俱备,就等着出发啦! 4月30号终于来了,心情是从去往火车站的路上就开始逐渐飞扬和高涨的!终于可以暂时挣脱这个让人疲倦的环境有一个完完整整可以独立支配的七天,这种感觉是如此美好!在火车上打了一会牌,一夜无话,天亮6点多钟的时候,上饶到了。 我们下了火车直奔车站的售票窗,按计划得先买返程的火车票,免去后顾之忧,没想到竟被告知只能买座位票,卧辅票只能提前一两天才能买,且也要到时候才能知道有没有,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到时候来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买到卧辅票。(我们要是知道后来票紧张得只剩下站票,这时候就是抢也先抢两张座位票来的,呵呵,这是后话了) 于是打了辆的士直奔带湖路汽车站(很便宜的,起步才4元钱,到汽车站也没跳表),刚一进站就发现情况有点不妙,怎么人好象还挺多的,果不其然,排到我的时候窗口里的那个人面无表情的对我说了句:“到婺源只有下午两点半的票了!”我的妈呀,一句话不亚于宣布了我们的死刑,这会可才八点多一点呢,难道我的充满期待的假期第一天就这样在等待中度过?和老公走出车站,却看到车站旁边有一个服务点打着大大的三清山的标志,立即奔了过去,里面的人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告诉我们九点钟有车去三清山,一个人40元,呵呵,算是吃了颗定心丸,等就等啦,刚放下包,看到门外有个背着背包的女孩在向我招手,原来是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包车,坐的士直接到三清山脚下,车费才150元,还用说吗?立刻起身,他们也是两个人,从北京来的,一路跟他们聊着,十一点的时候很顺利的到了三清山脚下。 出忽我意料的是虽然是五一,游人好象不是想象的那么多,我们没怎么排队就坐上缆车上山了,三清山的缆车是我所坐过的行程时间最长的缆车,上山用了快40分钟,我跟老公开玩笑说以前坐缆车是为了观景,在这里坐缆车纯粹是一种交通工具了,难怪有人说对比其他地方,三清山的缆车收费一点都不算贵,因为它乘坐的时间长嘛。就在我对缆车的缓缓移动快要失去耐性的时间,缆车通过一个节点,三清山景区忽然地猝不及防地跃入了我的眼帘,老公和我同时:“哇!”哈,这才是我心目中的三清山! 下缆车,迎着台阶拾级而上,一路上有几家宾馆酒店,进去一问要么是已客满,要么一间标房要600元,决定还是继续往前走走再说。就这样走到了西海栈道,这是一条人工历时5个月修起来的空中栈道,全长3600米,你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亲自体会它的雄伟和神奇,刚下过一场雨,山上云雾了绕,有若仙境,说步步是景豪不夸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刚下过雨的缘故吧,走着走着,忽然一阵雾飘过来,一切景致立刻被笼罩在朦朦胧胧的纱帐里,又一阵山风吹来,雾气转眼散去,那峻秀的山峰,造型奇特的松立即鲜明地跃入你的眼帘,不由不让你啧啧称叹,最难得的是整条栈道上人居然很少,偶而三三两两的人经过,看着我欣喜不已催老公拍照的样子,笑着说:“拍吧,快拍,这是仙境啊!” 雾有时候让人喜欢,但长时间被它笼罩着就有点让人郁闷了,从走完西海栈道到爬玉京峰,雾气开始越来越浓,到最后是浓得化不开了。因此在我们爬到海拔1800多米的最高峰玉京峰的峰顶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两米开外也是要听到人声才知道有人,心情不免有点抑郁,于是下山,找到一家叫云中园的宾馆入住,50元一个床位,9个人一屋,特殊时期没法挑剔啦,好在看着还干净,服务也蛮好的。 办完手续,看着时间还早,还不到五点呢,于是决定到万寿园走一圈。浓雾已经散去,轻装上阵的我们走走停停,看着眼前峻秀的山峰及远处入住的宾馆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有若仙境,感叹三清山上有神仙!回到宾馆的时候差不多六点啦,因素闻山上的东西是很贵的,我们也自己带了方便面,但这一天真的有够累的,想想还是决定好好犒劳犒劳自己,于是到餐厅吃饭,点了两个菜,一个汤,48元。(真的不便宜,尖椒炒鸡蛋要20元。)不过好在味道还不错,份量也很足。最关键的是坐在露台上吃饭,天气凉爽,景色宜人,那感觉真的美煞人也!象神仙! 回屋的时候室友全都回来了,有四个都是年纪在5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非常漂亮可爱,都是趁假日出来玩的,有一个老人跟他的老伴一起来的,已经走过全国很多地方,三清山走完后还打算去龙虎山,他们说退休后还打算到西藏去住一阵子,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是很让人羡慕。但愿以后我也能这样生活!那个小女孩则一点也不认生,一会儿分东西给我吃,一会儿让我看她的日记,跟我要好得不得了!呵呵,引来老公不断对我竖大姆指,夸我人缘好! 也许这一天真的是太累了,走的时候看着风景不觉得累,躺在床上才开始感觉大腿无比酸疼,夸张到疼得睡不着~ ~又怕吵醒别人,天快亮的时候才迷迷糊糊睡去。呵呵,疼得受不了的时候我甚至想这两条腿会不会就这么废了? 5月2日。 一早六点钟就起床了,在餐厅用过早餐后,雾又开始聚拢来,我们在浓雾中走完了南清园。下山的时候才发现人开始多起来,而且是很多很多,听工作人员说今天的人流量应是五一的高峰,不免让我暗自庆幸,幸好昨天不是这样的情形。 到山脚下正好看到有三清山到玉山的车,于是立刻跳上车,准备到玉山转车去婺源。但不幸的是到玉山的时候去婺源的车已经开走了(一天只有一班),于是只能转车,这路上还额费了些周折,就不详细描述了,值得推荐的是玉山汽车站斜对面的一个不起眼的“铅山烫粉”小吃店,味道非常好,一碗粉两块五,加肉,还有不要钱的辣椒酸菜任你吃,非常实惠~呵呵! 天黑赶到婺源,投宿。 5月3日 我们的婺源之旅开始了。 婺源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美名,它其实没有什么很出名的景点,而是以小桥流水人家及徵派建筑闻名,它的美是需要花时间去体会的,若时间充足的话在这边悠闲地住上一段时间我想感觉肯定是很好的,但让人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它已经过于商业化了,民风也并不淳朴。据说这里最适合游玩的季节是油菜花开的时候,显然我们来的时机并不那么好,但是它却依然让我感觉很亲切,因为它的某些场景与我童年的某些记忆非常相似,淡淡地钩起我的关于遥远的故乡和过往那遥远的岁月的回忆。 第一天我们参照网站上的攻略走东线,雇了一辆摩的(一天100元),走李坑,上下晓起,婺源的村庄基本都是一样的风格,一条溪流当村穿过,两岸人家依水而居,个人更喜欢晓起,满目的绿,石板路通往后山,羡慕那些坐在后山上纳凉的老太太,时间似乎可以在这里停滞不前。 从晓起到庆源的路为泥土路,路况极为不好,一路坑坑洼洼,坐在摩托车后我是提心吊胆,那辆摩托车载着我们两个人及我们的那一大包行李能爬上江岭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呵呵,这里要小小介绍一下摩的司机,蛮纯朴的一个人,一路上我不停的叫他开慢一点他倒也好脾气没有不耐烦,另外看到漂亮的风景会向我们推荐,并告诉我们从哪里拍照比较漂亮,偶而帮我们拍一张合影还要对自己的照相水平自夸一下,蛮有意思的。)江岭风光确实是名不虚传,站在高处俯视眼前的梯田,可以想象油菜花全部开花的美丽壮观情形,只可惜现在只能看到油菜籽! 从江岭再往前到庆源路口的时候摩的司机终于停下来了,昨天跟他谈好是到这里的,因为到前面的路据说很难走,而且也危险,摩托车是走不了了,走路进去到庆源的话可能还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因此他推荐我们可以拦农用车(这是婺源村庄间非常实用的一种交通工具)进去庆源。刚刚跟他结完钱,却看到一辆越野车开过来了,想也没想,就向车上的人招了招手,车竟然停了,是上海过来的一对情侣,开车的那位先生跳下车来把他们在后座上的行李整了整然后示意我们上车,很好的人,面对我们的感谢只是笑着说了句:“出门在外能帮得到的互相帮一下是应该的!”感激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感动!誰说人情淡漠,也许出门在外才能真正感受人与人之间那片真情的可贵! 庆源号称千年古村落,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但是民风却真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淳朴,车子刚进村口的时候,就有两个人笑眯眯的把我们拦了下来,说是要买票,心想不会吧,网站上不是说这个村庄是不用买票的吗?敢情商业化的大潮终于把这个村庄也给催醒了?而且一醒来就有奋起直追后浪扑前浪的猛烈势头。(我们在婺源呆了三天,其中庆源的住宿费是最贵的,两个人70元,且据说是全村统一,没有还价的余地。在理坑也才50元,在县城投宿人家家里才花了45元。) 不管怎么说,即来之则安之吧,投宿后美美地冲了个凉,看看还不到四点钟,于是和老公揣着照相机跑到村子里瞎逛,庆源说是千年古村落果然名不虚传,那些古老的房屋虽然已经破落,有很多甚至遭到人为的破坏,但从房屋横梁上那精美的雕刻还是能感受到它们曾经的辉煌。因而也吸引了很多的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不过我们在村头却看到了让我们哭笑不得的一幕,有一个老太太坐在村头的古屋边拣菜,另一个摄影爱好者路过这里,把这情形拍了张照片,没想到那个老太太等拍完照后却拍了拍口袋,“叮铃当啷”的硬币声响起,同时她还举起一个指头,意思大概是说拍照要给一块钱吧,这一幕可把我们俩给看呆了,呵呵,没想到吧,看情形那个老太太的收入还蛮可观的呢。 不管这个古村落怎样在商业化的大潮中高歌猛进,毕竟我们还是在这里看到了离我们很近灿烂的满天星斗,听到了久违的蛙鸣,坐在河边的古老的长椅上与老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看着偶尔一两个人打着手电从身前走过(这个村庄有很大部分人家还没有点电灯),体应到的是久违的心灵的宁静,也第一次感到工作的压力、人情事故的疲倦离自已很远很远。 5月4日。 具有挑战性的一天终于来了!呵呵,之所以说最有挑战性,是因为我们今天要徒步婺源最经典的一段路线,从官坑到岭脚,古驿道。因为前一天我们就听从岭脚那边过来的人说这一段路难度还是蛮大的,且我们俩也深知自已平时都是不煅炼的主,最糟糕的是老公第一天爬三清山的时候就崴到了脚,到现在也还没完全恢复。因此我们都充分意识到了今天这一天任务的艰巨性!心里虽有一点打鼓,但总的来说还是踌躇满志的,一人吃了一碗面条,上路啦。因没有车直接到官坑,所以我们决定搭到晓起的农用车到庆源路口再想办法,最坏的打算是搭不到车的话就走路到官坑,在车后斗颠了快半个小时就在我的骨头快要散架的时候车终于停了下来,庆源路口到了。跳下车,因为看情形不象是有车要去官坑的样子,(婺源的交通很有规律,一般都是上午各村庄的农用车开往县城采购东西,下午再从县城开回各乡村)看看手表,还不到八点,看情形是别指望农用车了,只能寄希望于一边走一边看能不能拦到顺风车,这么想着一走就走了一个半小时,往官坑的车真的是少得可怜,从庆源路口到官坑大概有7公里的路程,就在我们已经彻底放弃了搭车的想法准备自力更生奋斗到底的时候,身后忽然响起了非常夸张的类似于修路机似的马达声,我们俩一回头,呵呵,那个兴奋,分明是我们的救星来了呀,一辆大型拖拉机正向我们缓缓驶来,虽然我最后见到这样的交通工具应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了,且这辆车不但是破烂不堪,声音大得吓人,一边的车门还坏了,但我们仍是不亚于找到了组织似的兴奋。把行李往车厢里一扔,就跳上了车,从司机的嘴里得知他这是要到官坑去拉茶叶,呵呵,看来我们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两条腿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我们在车上又颠了半个小时才到官坑。老公也许是感激这茶叶救了他一命,兴奋之下在官坑买了一斤茶叶,豪不顾及我的行李太多徒步负担会太大的忠告。 就这样在官坑稍事休息,喝了点茶,我们又上路了。把古驿道称之为婺源徒步的经典我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路边的风景真的很不错,一路上溪水潺潺,清沏见底,山谷里杜鹃花开,石板路坡度很缓和,慢慢向远处延伸,走起来也蛮轻松的。走在前面的老公居然哼起了歌:“唱山歌咧,这边唱来那边和。。。。。”唱得真的不敢恭维,看着他一瘸一瘸的身影再听着他走调的歌声,我止不住纵声大笑,山谷里就我们俩个人,我真的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可爱过,又想到他这一次出来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让我开心心里又有暖暖的感动。 走整条古驿道其实就是一个上山又下山的过程,一路上不断有三三两两从岭脚那边过来的人,互相打听着路途还有多远,也互相鼓励一下对方,真的很喜欢这些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大家似乎有着某种不言自明的默契。在下山的时候我们还遇到了两个人,也是从上海过来的,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除了背着两大包行李,居然另外还拎着两辆折叠式的自行车,原来他们带着这两辆自行车是为了让旅游更随心所欲,骑着自行车看一看,感觉累了再去搭搭车,呵呵,虽然他们也许是感觉到了难度,准备请挑夫挑自行车了,但能背着那么沉的行李又拎着自行车爬到半山腰真的已是着实不易,让人佩服。 走完古驿道,从虹关坐车到理坑,这是我们婺源之行的最后一站了。大概三点多钟到理坑,住宿理坑,详情不再叙说,这一天很累,但相信今后回想起来一定只有充实。 5月5日。 回家的日子。在坐上从婺源去上饶的汽车的时候心里忽然滋生出无限的不舍,现实总归是现实,回到家里一切都将按原来的模式继续,继续朝九晚五,继续柴米油盐,但这五天出行的日子将永远会是我心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