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一期游记征稿*2006.4.14—4.16拨开云雾见天日——三清山. |
[游记]第一期游记征稿*2006.4.14—4.16拨开云雾见天日——三清山. |
2007-07-26 t960.com |
第一期游记征稿*2006.4.14—4.16《拨开云雾见天日——三清山》 4月14日晚7:30左右,我们一行44人在领队鱼干带领下,带着愉快的欢笑,轻松的心情,美好的期望奔向三清山。车上有老有少,整个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杭州天气预报显示周末天气不错,大家兴致盎然。不料,在半路上窗外已下起小雨,听说此时三清山正下着大雨,不由心理一紧——老天爷又和我们作对?当晚宿玉山县城。第二天一早,我们即驱车赶赴三清山,路虽说修的时间不长,但沿途大小塌方、碎石不断,看看那些没有护堤的山体,似乎随时会塌下来,让人担忧,以后驴友们去时可要当心哦,尤其是大雨过后。不过我们平安抵达山脚。 一、雾锁苍穹 此时的三清山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犹如披了一层面纱,让人不识起真面目,真是“抬头是雾,低头是路,两边是树”。我们只能感叹命运的不济。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话说我们到了山门,兵分两路,小队人马决定乘索道,大部队徒步登山,到住宿地要走1万多个台阶。雾虽浓,人却多,据说当天有1万人之多。我们在拾级而上,山涧的溪水响声如雷鸣,从山的深处奔泻而下,如一曲动听的交响乐,先头部队踏着交响乐的节拍,仅1小时20多分就到达目的地,每个人可谓是腾云驾雾,带着仙气上来的——大家到了宾馆,放下行装,后背顿时“仙气”迅速冒起,此时才发现,衣服里外都是湿的,本来背包爬山就出汗,再加上山上湿度太大。难怪三清山被称作江南第一仙山。整个大部队历时2小时10分到达宾馆,而此时索道队居然还未做上索道。于是大家先分了房间换衣服去了。 下午2时,我们出发去西海岸、东海岸、南清园。西海岸栈道长4000米,均是沿山壁而建,历时150天,创无人伤亡和植被未有任何破坏之奇迹。三清山因其三座山峰似道教的三位祖师——玉清、太清、上清而得名。而西海岸以险绝著者为壮观,其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回环连接,蛇行抵三清福地。人游海岸,若走刀脊,西行复西望,磅礴无际:晴则千山万水,势若骏马,皆驯伏趾下;阴则卷雾惊涛,状似蛟龙,惟腾跃眼底,景尤空阔,境尤浑浩,信是大观,可以嗤五岳,笑黄山也。今取道西海,一路沿危壁而行,其中有3000米栈道无拾级之虞,其状如履平川,排千难万险以为云中逍遥。然我们游西海岸正是浓雾弥漫,阴气沉沉,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而且寒风凛冽。“卷雾惊涛”尚能感受到,其他则不能得也。而这也让人感受到道教胜地三清山的诡秘——所有秀丽风光和道教文化,似乎都成了潜居深山的隐士,同时也引导人们对宇宙之根源的探索。我不由的顿生遐想——在花岗岩地貌的岩石山峰上,婀娜多姿的黄山松挺立千年,石缝里的生命从何而来?在海拔近2000米的深山幽谷间,为何有永不枯竭的瀑布、清池、泉水?1700年前,三清福地无路、无食、无房、无水,葛洪竟然能修炼成人类化学史的鼻祖,荒野里精神原气来自何方……我被团团迷雾牵引着,心儿不知不觉地超脱尘世,悠悠然走进生命和宇宙奥秘的深处。一边走一边想,不知觉间我们已完成了在近4000米栈道上的一次高层里爬楼式徒步拉练。然后,就进入东海岸。 进入东海岸犹如进入另一世界,这里天空豁然开朗,大家为了抢景色,一路小跑,似乎担心秀丽山色,瞬间会被吞没。“雨雾朦胧,或晴或雨,才能显出三清山的微妙玄通”。此话不假啊!细雨戛然消失,浓雾开始游动,瞬间成了魔术师,变幻万千姿态在你的脚边和山峦间飘来游去,远处、近处的山景由此而神神秘秘忽隐忽现。然而,此时我对云雾的认识只及皮毛。一阵云纱飘去后,紧接着一排排浓雾厚云从幽深谷底翻滚着直冲而上,刹那间将眼前的山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只见云雾颠来倒去、上下翻滚,那庞大的山体似乖巧的婴儿躺在云雾的襁褓里,酣畅淋漓地享受着云雾的蒸腾和洗礼。第一次这样亲近地看着云雾瞬息万变的游动,心底升腾起莫名的感动。那云雾不正是山林的慈母吗!她来无影去无踪,却以呵护万千的母爱、永不疲惫的辛劳,让大山里的每一个生灵都能尽情沐浴天地之精华。石缝中的生命原来源于这无影无踪的自然之神啊。东海岸的巨蟒出山被称为一绝,只见一个长长的巨石拔地而起,犹如一条巨蟒从地下凌空跃起,直插云霄,据说世界顶级攀岩高手只能爬20米。旁边还有一对企鹅相伴,远处司春女神端庄、素雅,而万松岭据说有五万棵松树,还有狐狸啃鸡、万笏朝天、金狗望月等景点,东海岸尚未完全开发好,否则会有更多的景色。大家随即进入南清园——三清山的精华之地,此时太阳终于露出笑脸,已到傍晚时分,揭开迷雾的三清山露出她的真面目,让人真切感受到“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回环连接”的境意;翘首远望,天边的云彩在阳光的照耀下,缤纷绚丽,“景尤空阔,境尤浑浩,信是大观”,可饱眼福也。经过4个小时的急行军,绕了玉京峰一圈,我们从一线天返回住地——日上宾馆。 二、晴空万里 宾馆只提供45分钟的热水,不料8:00不到,就断断续续停电,大家只能早早睡觉,本来鱼干晚上还想搞活动,只能作罢。第二天起来,外面晴空万里,山峦层次分明,远处飘着朵朵白云,一幅壮丽山河图呈现在我们面前。鱼干对每个人的心思洞察秋毫,当即决定再走西海岸,让大家尽兴。于是大家鱼贯而上,此时已是另一番感受。更是体验了:“人游西海岸,若走刀脊,西行复西望,磅礴无际:晴则千山万水,势若骏马,皆驯伏趾下”;“一路沿危壁而行,排千难万险以为云中逍遥。”真是名不虚传,在导游的讲解下,形状各异的山石变得楚楚动人,惟妙惟肖。从观音送子,到猴王献宝,拍不完的景致。昨天还是密如铁墙的白雾散去后,猛然间现出一个庞然大物。它摩天拔地耸立在你跟前,近得似乎碰头触鼻,一种突然遭遇的恫吓,使人倒抽一口冷气。那山体如根根竖弦连成一片,形如倒挂琵琶,黄山松精巧地镶嵌在岩缝绝壁上,似层层绿梯。这不是一幅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的水墨画吗!正看得入神,只见云儿如一层轻纱慢慢游来,当它们触摸到黄山松时,轻纱细分成条条柔白丝带,轻抚着层层翠叶贯穿而过。云纱过后,山更青,松更绿。我这才明白,为何黄山松都朝着一个方向伸枝展叶,形成一边倒的凤冠状,原来它们在使劲地伸展脖子,吸吮着迎风飘来的云雾水气的滋养。此时此刻,内心有一种冲动,想去三清宫看看,尽管尚未修好,但毕竟很近,只有400米,速去速回,想到此,拔腿便跑向三清宫…… 随后,我们迅疾回撤,奔赴万寿园。这里位于半山腰,奇山怪石,视野开阔,正是拍照之处,而彭祖寿星更是让人驻足留连,都想沾点光。经过整个上午的强行军,我们终于圆满完成即定计划,中午时分我们开始下山,此时感觉与上山时已是两种境界,在阳光的普照之下,三清山清澈透明,再也没有任何的羞涩,我们也能领略到山的全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无一例外的进入我们的照相机。老天总是公平的,每次都会让你有失必有得,不会让你带有遗憾…… 三、后记 在回杭的车上,我不仅联想翩翩:道教,是我国地地道道的民族宗教,“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它不仅开启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理性思维,也是献给人类思想宝库的珍贵礼物。三清山,在16亿年间,曾经历两次由大海变高山的地壳运动。16亿年惊心动魄的自然造化与数千年的道教精华融合在一起,会铸造出何等博大、神奇的名胜。而云,恰似走近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真谛。云儿变幻莫测,却与万事万物密不可分,演绎了“有无相生”的全部奥秘。这时,微妙难识的老子《道德经》在我心中豁然明朗:“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原来这“道”和“名”即宇宙万物自然自生的世界,人们无法说清万物之源的生命来自何方,但它永恒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并以实实在在的生命个体呈现于世。《老子》全书“有名”、“无名”阐述的绝对和相对互相作用的朴素辩证法,派生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祸福相依等相对论的哲学思想,引导着炎黄子孙走向高远、走向开阔、走向清明。犹如硬硬的山石看似没有生命,然而千年常翠的山松恰恰生长于此;山中的云雾看似无影无踪,可山林万众生灵恰恰由它滋养抚育;就连这个方圆220平方公里、主峰达1800米的三清山,在16亿年前两度汪洋。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无相生”的哲理,此时铭心刻骨地凸现在心头。三清山为世人提供了三道之门,第一道为“玄关门”,意入道之门。第二道为“众妙千步门”,即万物真理不能轻易获得,有心人便可以在一路上悟到众妙之理。第三道为“冲虚百步门”,门前门后是空虚天云,然而最壮观的景象就在一无所有之后。进入无边无际的三清境界后,便能体会到造化万物的“道”之妙玄。而人生之路深奥无比,也犹如三清山的天气,变幻莫测,凶险难料,也象道教精深博大,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生命和宇宙的奥秘需要在广阔的天地间用心灵去感悟,非浮躁之辈所能得,相信到过三清山后,人性必将有一番感天动地的升华。 |
转自:http://www.t960.com/bbs/thread-45706-1-1.html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