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清山游记 |
[游记]三清山游记 |
2007-09-09 163.com |
三清山游记 第一次游三清山是在一九九三年的夏天。那时的三清山就像一个“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少女,知道的人不多,来游览的人就更少了。我与几个同学相约而来。我们从东部山麓徒步登山,一路上细雨湿衣,清风拂面。沿途虽然杂树丛生,青藤缠绕,却遮掩不住三清山的天生丽质。三个多小时的路程,难免有些单调和困乏。幸好登山古道旁,有一涧溪流顺谷而下,发出吉他般低沉清脆之音,打破不时袭来的凄清和苍凉,伴我们一直走到南清园。那时候,年少轻狂,涉世不深,只知登山之乐,不谐赏玩之情。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对三清山的绝妙景观并无很深的印象。三清山纵有千种风情,在我眼里却未能细细品读,甚是遗憾。就像一道佳肴,在一个饥饿人的口中,只能囫囵填肚,毫无滋味可言。当时心中只有一个清晰的念想:好一处清幽之地。于是十分羡慕1600年前的葛洪,竟能觅得这样一处仙山福地修身养性。 没想到两年后,我有幸与三清山结缘。大学毕业,分配到三清山学校工作。学校就在三清山东部山脚。坐拥佳地,犹如怀抱美人。每天可以感受到朝云暮霭的变幻无穷,聆听到鸟语松风的浅吟低唱。孤寂中自有一分快意人生的满足。在三清山学校执教的十年里,也曾经登过几次三清山。每一次都是惊鸿一瞥,过眼烟云。 真正的登山,应始于做了导游之后。作为一个导游,对三清山多了一份情感和理解,登山的感受自然就不一样。每次带团上山,都想把三清山最美的景色介绍给游客,让他们既能深切感受到导游服务的热情细致,又能充分领略到自然景观的美妙绝伦。能把三清山所有的美丽介绍给四方游客,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我每天都在延续着自己的快乐。 与游客游历于群峰万壑之中,偶尔会忘了自我。绝妙的风景光靠眼睛去欣赏是不够的,有时候用耳朵去聆听水韵松涛,用肌肤去感受花的柔美、石的浑厚,别有一番情趣。这时,每一处山林的幽深、荒寒;每一块岩石的朴拙、高古;竟与我们的心灵有着冥冥的契合。 有时候步行上山,虽然有点疲惫不堪,可一旦看到形神兼备的海狮望月、稽首清虚的老道拜月、惟妙惟肖的女神峰、横空出世的巨蟒出山等绝妙景观时,一时间汹涌而出的欢快,会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疲劳。 有时候坐着缆车,晃晃悠悠而上。人在半空中,周围云飞雾绕,放眼望去,一切皆在缥缈之中,心便飘飘然起来,以为进入了仙境。 三清山最美的地方,应当是南清园景区。这里自然景观最集中,也是游客最喜欢赏玩的地方。拟人似物的奇峰怪石、舒卷自如的云海雾涛、缤纷绚丽的千年杜鹃、恢宏壮美的喷薄日出,一切都源于自然的造化,毫无人工斧凿的痕迹。体力好的游客,还可以引领他们沿千年古道而上,登上海拔1816.9米的玉京峰。站在最高峰,身心顿觉轻盈无比。极目远望,千峰竞秀,沟壑纵横。峰峦苍翠欲滴,幽谷浓荫覆盖,处处流淌着美的因子。忽而山谷中雾气升腾,水树云天,一片迷朦。就像是哪位国画名家挥毫泼墨的写意山水。此时你会想起杜甫的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概写的就是这种心境吧? 三清山是一位明眸皓齿的佳人,娇柔百态,妩媚多姿。常常让人留连忘返,不舍离去。三清山又是一本博大而厚重的书,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读完的。只有一页一页,细细品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韵味。 2006. 7 .5
|
转自:http://xufang1266.blog.163.com/blog/static/271142142007311103311103/1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