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三清山印象 |
[游记]三清山印象 |
2008-06-27 soushan.com |
因雨势渐大,出万寿园,匆匆看过浏霞台,便折回山庄休息。 次日,雨过天晴,云开日现。 和同伴们准备出发上南清园时,我平时严重缺乏运动的问题暴露了出来,方上得两级台阶,便气不能接。遂雇了轿子代步。 所谓轿子,其实是很粗糙的,一个躺椅扎在两根竹子上,两头横以短棍,一前一后两名轿夫“唉嘿”一声,我便算坐上了轿子。 坐轿子的感觉不必说,是很惬意的:不必费体力,抬头是绿树和山岩,侧目是雾霭和峰峦,清凉的风拂在身上,感觉甚是“腐败”(忽然想到自己平日的为人,竟原来一贯是个爱“坐轿子”的人,所幸是SOHO,不然恐又是一个贪官,呵呵~)。 在轿夫的指引下,我们转而向号称“三清山之最”的西海岸去。 在西海岸,我看到了人间的仙境! 雨成雾气,雾结云霭,在阳光之下,折射神奇霞光。 连绵起伏的山脉,浸在这云海霞光之中,或多或少地露出一些头角、或高或低地现出些许眉目,像蒙着面纱的神女,极具含蓄婉约的情致。 山岩上生长出来的的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衬着云海霞光,恍惚间,已非人世。 想起西游记和其中描绘的天宫,想起《安天会》中表达的祥和之美,这会,我是亲见了。 宋人赵蕃用“云母屏寒消瘴气,蓝田壁润吐虹光。”来描述这情境,我总觉不够传神,叹自己遣词造句的本领更欠火候,凝神细思,竟半晌不能出一个字。 明代舒清在他的《少华山》(按:少华山,即三清山)中这样写:“两腋生风上少华,始知人世有仙家”——是啊,这西海岸的高,是要像大鹏那样生出两个翅膀来飞才能达到的;而这西海岸的美,则只能用“仙”来解释了! 除此,还能怎样形容呢?我感觉到自己表达的贫乏! 我的MP3播放器里流转着《八仙过海》的主题曲,“仙山隔云海,霞岭玉带连”,正是我那会心中的天音…… 出西海岸,到南清园。 山上尚有寒意,千年杜鹃还在含苞,但别致的花岗岩峰林,妙趣横生,仙姑晒鞋、老庄论道、葛洪炼丹、狐狸啃鸡、和尚打伞、企鹅献桃、玉女开怀、巨蟒出山、司春女神……在时聚时散的雾霭中,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配合态势各异的松树,妩媚优雅的牡丹,便完全是一幅浑然天成的国画了。 转个圈,环视一周,见它浓墨淡笔、钩皴点染、无不恰到好处——原来,从前所见高明的画作,也无非是拾了它的牙穗。
|
转自:http://www.soushan.com/blog/blogArt.php?p=272_21172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