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醉游山水】龙虎山游记(之一) |
[游记]【醉游山水】龙虎山游记(之一) |
2008-06-27 sina.com.cn |
小舟尚没行多远,便见一座飞檐翘角的亭阁落座在陡峭的赤崖脚下,依山临水而立。按图索骥方知此阁叫飞天阁,透着铜红色的赤壁丹崖就是仙人岩,岩壁上留有“鹤为留影”、“神仙可栖”、“仙踪漂渺”、“仙岩环翠”许多石刻,最显目的是明朝更言所刻的“玉壁凌空”四个大字。顺着飞天阁的翘角所指,目光爬上陡峭的仙人岩,崖壁上错落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洞穴,这些洞穴便是古越人墓。独享清幽的一棺一穴,也有共享洞天之福的族人一穴,峭拔百仞的悬崖石壁上,灰褐色的古棺木和淡黄色堑底封门间的泥砖,远远地仍清晰可见。古越人是如何将那棺木安放上去的。至今仍然是个迷。令人不解的是,今天的人们偏要凭着自己的“智慧”去仿效古人进行悬棺安装表演,实在是对古越人博大、深邃的悬棺文化的佻侻。飞天阁就是供游客看悬棺安装表演用的。随着导游的指点,游客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争相目睹那壁立如屏的陡峭山崖,目睹守望沧桑岁月百洞悬棺;目睹先人们在这青山绿水、宁静幽美的环境中永远安息的灵魂。骤然响起一阵爆竹声,只见“玉壁凌空”景点有两根粗大的绳索沿着崖壁垂悬在河面上,一个年轻人,身上系着根绳子,从悬崖上拉着绳子慢慢地沿着崖壁,一步步地滑下,当他与一洞穴同高时,凭着脚对崖壁的蹬踏力,尽力让自己的身体晃荡起来。经过多次荡秋千似的晃荡,借着惯性荡进洞穴。接着第二位,拉住牵引的绳子也进了洞穴。又一阵爆竹声响起,停着河面小船上放置待入葬的棺木,被绞车、滑轮提升到与年轻人所在的洞穴同一高度的位置,下面的人尽力地摇晃绳索,悬棺便也借着摇晃的惯性在半空中左右晃荡,两个青年瞅准时机,并通过上下的努力把棺木送入洞中,从而完成了一次悬棺入葬程序。 仙水岩景区的崖葬与遗留在四川、贵州一带僰人悬棺究有不同,仙水岩景区的崖葬是把棺木置于洞穴中,四川、贵州一带僰人悬棺却多是将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c659c010085rp.html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