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徒步旅行:从瑶里翻山到大鄣山 |
[游记]徒步旅行:从瑶里翻山到大鄣山 |
2007-08-14 |
现在背帐篷出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想到自己要加入这个行列,着实让我兴奋了好多天。很多年前,我就一直在想,能不能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出外旅游:不要坐车匆匆而过,不要走马观花似的急急赶路。我有很多年都没有出外游玩了,就因为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式、和一些有同样情趣的伴。9月30日下午2点,我终于与一伙同伴出发了。这仿佛是人生的又一个行程的开始。 背着帐篷出外游玩,可以减少很多费用,可以慢慢地走慢慢地瞧,一路上可以尽情地观赏沿途的风景。而且不必担心天黑了要去找宿处,在村旁、在大山里露宿,可以更好地亲近大自然,对新的境地会感受更深。这种做法不但更好地观赏了大自然景色,而且还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能。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旅游方式,所以我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为了这次旅游,我托冒险王在网上帮我购买了一套装备,我还新买了一架数码相机。由于临近十一长假托运紧张,我的装备到9月30日还未到,我们的行程和路线早已定好,30日下午是一定要动身的,可把我急死了,还好冒险王临时想到办法帮我租借了一套装备,真担心这一次去不成了,心里想好了的事,就怕临时有变故。 在旅游之前,我还担心自己身体是否吃得消,因为我好多年来腰就不好,走长了一点路就会酸痛,我还特意用行走来锻炼自己,经过上十天的多走和快走,发现我的腰力并不差,有了精神上的积极性,很多原来的问题可能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我们一行12人,有5位是在网上联系的,有3位是陶院的学生,其中两位是女生。下午2点半我们先乘车到瑶里,然后步行。我第一次背着这么大的包行走,感觉身上负荷很重,但走了一段路后觉得还行,不过大汗已经满背了,可以说许多年来都没有这样出过汗了,出出汗感觉身体很爽。大家也都差不多出汗了,天气还算凉,走热一点关系不大。 走在山村的路上,向周围展眼望过去都是高山,空气清新,到处是一片宁静,我感觉越来越好。走了几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梅岭村,这时天已近黑了,我们就准备在这里过夜了,在村前的一块刚收割完的田里,大家忙着搭起帐篷来,搭好帐篷后我们就到村子里去找晚饭吃了。来到农村我们不忘要吃到农家的饭菜,农家饭菜是特别有滋味的。如果一旦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我们就只有吃随身携带的干粮了。 晚上我们就在这宁静的天空下的田间里露宿了,这是我有生第一次这样睡觉。由于我对于这次旅行的兴奋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我这第一个晚上睡得不怎么好,很担心第二天的精力会不行。到了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后就上路了,上路以后我的感觉就好起来。 我们的路线是从梅岭找到一条路翻山到大鄣山或到婺源去的路。一段平路以后,我们就开始走山路了。山路崎岖不平,甚至有的地方就是在荆棘中走过的,可见这个路上是几乎没有什么人走的。我们并不清楚路线一定正确,但走在大山中就是我们需要的感觉。我们一路上向村民打听过,但说法都不一致。有的说有一条路可以到大鄣山,但山路很难行走,而且岔道较多容易走错;有的说翻山一直过去是可以到婺源的,路程多远他们也不确切知道。不管怎样翻山过去到达婺源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在翻山,山上没有大树,上山的过程中停歇了几次,我看到瑞雪满脸大汗,她可能走得够累的,好几个人都在帮着她,最后我们都到达了山顶,可以说这是我们第一段较艰苦的路程。我感觉自己没有费多大劲。到了山顶大家都坐下来休息了。在山顶上我们看到的另一面就是婺源县境内了,这座山是景德镇与务源的分界线,眺眼望去到处都是高山。没歇多久就接着下山了,下山很容易,路程也很短,远远我们就瞧见一个村子在前面的山坡上,我们就往村子的方向前进了。我们的下山也只是下了一段段,这是在群山中。 来到村子我们就停歇在村后的一家。这家人看到我们一行人来到他们家门前停坐,很是高兴,他们把我们当稀客了,热情地招待我们茶水。中午我们就准备在这吃饭了,风恋车与这家主人说好费用,并要求搞几样蔬菜就可以,然后这家人就忙起我们的午饭了。就在这等饭吃的空间,我和剑客就到村子里去看看,这个村子名叫水岚,,往村前看,发现村子地势是陷下去的,我们停歇的这一家是在较高处。这个村庄是个中等的村子但位置却显得非常狭小,这里的房子都是属徽派建筑,一式的瓦房白墙面,两侧面的墙顶呈阶梯形,大门前的墙面上还会有些墙画。村子中有很多纵横的小弄,村里的地势高低不平,可以说房子很拥挤。从房子里可以看到很整洁,家家户户的家地面都铺有木地板,有的在进门处留有一横条地面,再里面就是木地板了,看得出婺源人是很讲究整洁的。在这一点上婺源人比浮梁人强,再是浮梁的旧式能观赏的房子也已经相当少了。 村子里是静静的,可见着的人也不多。村子中间有一条小水沟,两边都有一条小道。村子里没有一块较大一点的地面或路面。新建的房子很少,即使新建的我也只看到一幢两层的洋房子,而且其他几幢新建房子也似老房子式样。村子的地势不开阔,其实这一带山地是无法找到较开阔的地面的。这村子里狗有一些,但见生人都不叫,显得很温顺。听风恋车说,这是一种选择的结果,凶的狗就会被打掉,所以被养的都是温顺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温顺的种属,从这点可看出这里的山民是好客的,是乐意见到外来人的。 我们每人平均花了不到4元钱就饱餐了一顿美味的农家饭菜,大家感觉非常满意。午饭后我们穿到村子前,然后绕到对面的大山上,在山岗上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看到这一带都是重山叠岭,3个多小时后我们又到了一个村,名叫莒莙,这个村就象填在一个小沟上的房子,前后一长条形,村子也不小,村子总是静静的。现在的农村,由于改革开放的原因,能走的都出外打工了。 我们休息了一下又离开了村子,想在离村子远一点的地方,找一个宿营的地方,沿着路走,走了几十步路又见几户人家,这还是那村子的延续。这村子出来有一条很好的水泥路。我和三个人走在最后,在最后一户人家里装了水,这几户人家是沿着公路旁而建的。刚好有两个年轻的男人在公路上锯柴,我们有一个人向他们讨了开水,我也就跟着去装水。这家人很是热情,都看着我们显出很高兴的样子。那男人说他是温州人,是他老婆在这里,而且是刚生小孩不久在这坐月,他说他俩是在北京认识的。我们和他搭了几句话,我们说这里真是个山美水甜的好地方,他说,“是呀,这里的山水很美。”我们发现这山里人都长得很漂亮,皮肤很润洁,我猜想这里的山水可能给人以滋润的作用。 |
原始链接:http://www.3608.com/article/2006-12-8/131202167.html |
转自: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