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婺源游记2008

[游记]婺源游记2008

2007-07-16    bokee.com

今天打算就在清华镇附近转转,不想太辛苦,客栈老板替我们设计了一条简单的线路。吃过早饭,沿着河边走,很快就看到了老板说的小石桥。刚一上桥,对面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老头,急匆匆地奔到桥头,双手背后,两腿叉开,稳稳当当地立在那里,好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模样。原来过了石桥向左,就能看到“彩虹桥”——电影《闪闪红星》的拍摄地之一。为了防止游客免费观看这一著名景点(景点正门在别处,但是由于彩虹桥架在河上,因此只要是在河边适当的位置,都能看到,只是不能上桥而已),因此派人驻守在此,禁止游客过河向左走。可惜我们对“彩虹桥”这种类型的景点兴趣缺缺,无非是一座廊桥而已,更何况在凤凰已多次免费见识,因此我们的方向是向右。看我们不是去占“彩虹桥”便宜的,老头也笑咪咪地望着我们。才走两步,我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用来铺我们脚下的石板路的石板有两块是墓碑,这倒不稀奇,惊人的是,这两块墓碑,一块是康熙二十一年的,一块是乾隆年间的!我大惊小怪地叫了起来,掏出相机就要拍,老头立刻朝我摆手,不让我拍。“为什么不能拍?”我简直有些愤怒了,把一整条河霸占着不让人走也就算了,一块石板也不让人拍?老头说,“拍这个不好的,唉呀,不要拍,不好,不好。”原来是这样……,我笑一笑,还要拍,老头叽里呱啦地喊了起来,拼命地摆手,我没听明白,只听懂了最后一句,说是不吉利。“不要紧,我不信这个的。”说完,举起相机又要拍,老头不放弃地劝阻我“……不要拍,不要拍,对你不好。”边说边摇头,一脸的痛惜。老妈大概是被老头严重而诚恳的规劝给吓着了,这个从来的无神论者、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使劲地扯我的衣袖,拉我走,严肃地说:“算了,算了!别拍了,别拍了!”虽然不相信老头说的话,我还是向他道了谢,心里觉得很温暖。沿着石板路往山上走,就看见了“慕云庵”,此处是新建的,旧址在清华老街的一条巷子里,是明代的呢。我这人有一毛病,不管去到哪里,但凡有寺啊庙啊的,我总想进去看一看,(推广到教堂)这种地方对我总有一股神秘的吸引力,虽然不信教,我也总会拜一拜,不敬香,不知道会不会得罪菩萨。说到这里,想起有一位朋友随单位去凤凰游玩,在一座庙里,所有人都被要求出高价请香拜佛,惟独这位朋友不依,只拜佛,不请香。结果那和尚从鼻孔里“哼”出一声来,阴阳怪气地说:“你这是干拜,甘拜下风!”幸而我还未遇到这样的“黑庙”。其实甘拜下风也没什么不好,往浅了说,高处不胜寒,低处更安全;往深了说,所有宗教不都是教人隐忍、退让、学会低头吗?基督教、天主教说“上帝在穷人身上”;佛教也说,佛不会满足于独自成佛,他会再回到世间,幻化为穷苦的人,甚至畜牲,来感化你、启示你。神灵总是在低处。唉呀,扯太远了。“慕云庵”这个名字很有诗情画意,不太像佛教寺庙的名字,倒很有点道家的感觉。进得门来,发现供的第一座神像不剃度、不披袈裟、不端坐、不肃立、不慈祥、不温和,只见他头戴冠饰、身穿五彩带盔甲的战服、手持剑戟、怒目圆睁、凶神恶煞,不像是佛教中的菩萨,却像是民间的门神。我琢磨了半天,也没看出他是何方神圣。再进第二道门——哈哈,这个菩萨我认得!盘腿端坐,袈裟半敞,肚子圆圆,笑容可掬。再进去就是主殿了,我们来得不算晚,庵里的女尼正和山下来的当地居民一起诵经。我仔细看了一下,大殿中央供着三位菩萨,正中间是如来佛,一边是观音,另一边面熟,说不上名号,也是佛教寺庙常供的菩萨。大殿两侧也分别供着两位菩萨,其中一位居然是唐僧。从正殿出来,我又绕到正殿右边的游廊,这里有女尼居住休息房间,房间门口的空墙上又供着两三位菩萨,其中一位是“我的菩萨”——大势至菩萨,我赶紧了拜。说到这个,嘿嘿……2006年在昆明圆通寺玩的时候,看到说每个生肖都有对应的庇佑他的菩萨,属马的人的保护神是大势至菩萨,我就记住了。又过了一年,有一天去球馆打羽毛球,休息的时候无意看到挂在墙上的年历,发现那天是我阴历的生日,再看阴历生日下面标注了一行小字:大势至菩萨诞日。我顿时欣喜若狂!(喜什么啊?奇怪。)从此,我就以大势至菩萨为“我的菩萨”。后来,我又知道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的二儿子,因此觉得很得意。(为什么要得意呢?)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进寺庙,就会去留心有没有供大势至菩萨呀?(关你什么事啊?)结果发现很多寺庙里都供奉有大势至菩萨呢!(又高兴?)哎呀,一讲到佛啊、神啊的,我就没完没了,打住,打住!从游廊绕到正殿背后,是庵里的厨房。几个妇女正在煮饭,用松树柴烧火,那叫一个香!不能说,要流口水啦!正殿背后的山坡上又有一间供奉神灵的小屋,我走近一看,居然供的是吕洞宾!另外几位神仙也都是道教名仙。在中国,还真是佛道合一啊。

(这就是慕云庵正殿后的小庙)

出了慕云庵,下山沿着河边的田埂走,映入眼帘的是婺源乡村随处可见的景象:油菜花田,板凳桥,蹲在河边洗衣的女人,远远的是一座古朴的徽派村落。我们在田间穿梭着,眼看村子就在跟前了,

(桥的左端就是我们要去的村子)

却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肯定是走错路了,并非条条大路都通罗马。赶紧问正在河对岸洗东西的妇女,她叽叽咕咕说了一大串,我们没听懂,她急得放下手中的篮子,激动地用手给我们比划。我们也连比划带猜地问她是不是这样走,直到她用力点头,我们就按照如此交流出来的路径走进了村子。原来我们刚才不该过一小截运水槽搭的“桥”,应该沿着田埂上的石板路直走,这样就能过河了。(桥是一种勾引,我们看到桥的时候,总有一种想要通过的欲望,以为它会通向某个美丽的远方,可是事情不总是这样,我们的欲望也许最终把我们引上绝路。)给我们指路的妇人就是村子里的人,问她这村子叫什么名字,她摇头说不知道。我抬头看一户人家的门楣上订着的门牌:双河村××号。有两条河从村中绕过,双河村因此而得名。

(穿过村里的小河)

双河村美丽而安静,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禾苗、青草混合的香味,我深深地吸了几大口。因为未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这里仍然保留着自然淳朴的风格,我喜欢得不得了。经过田边的一个厕所,连接地面和厕所门口的是一块石板,石板上刻着字,我走上去,低头定睛一看——又是墓碑!康熙年间的。我心头一喜,哈哈,这下没人管我了,赶紧掏出相机来拍一张。怕不清楚,又蹲下来,把墓碑周围的杂草扒拉开,用手把墓碑上的尘土拂去,再来一张。

我们是从双河村村后进入的,

(双河村村后)

不远处是清华中学,穿过清华中学,就到了双河村村口,我和妈妈决定从村前进去再看一看。一进清幽的石板巷,我就闻到了一股乡村人家特有的味道,说不出来的味道,好似黄土混杂着井水又加上柴火的味道,既温馨又清凉,沁人心脾,我贪婪地呼吸着。一样的马头墙,一样的砖雕、木雕,一样的古巷深深,却因为少了游人的打扰和商业的污染而多了几分宁静和怡然自得,时光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柔软。我们一路东瞧西看,果然有新发现:有些人家窗户底下的墙里,嵌着一块竖长的青石板,上书“泰山石敢当”,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问了好几个村里人,有的说不上来;有的说是可以拜的,但拜什么,也说不清楚;有的说是小孩生病可以用来求平安、吉利的。带着疑问,我们走出了双河村。

双河村对面,还有一个村子,规模较小,大约不到十户人家,远远看上去比双河村更为古旧。问当地人,也不知道村子叫什么名字,我们决定去一探究竟。(对老朽、破败的东西我总是充满了兴趣。十二年前去武当山玩的时候,除了照一张以云海、远山为背景的相片外,就是特地在一棵被雷劈过的片叶不生的残树下照的相片。后来有朋友找我要相片,我就送了这张。结果被朋友批为要么审美观有问题,喜欢颓废的东西;要么居心不良,故意用腐朽、残败的东西做对比,以彰显自己的年轻美丽。唉……冤哪!)走下土坡,过一座长长的板凳桥,就到村子里了。这里只散落着几户人家,低矮而老旧的房屋,仍是徽派的风格,没有纵横交错的巷道,只有踩踏出来的不规则的泥土路,砖石、干草、农用具、垃圾随处乱扔着。眼前一座高大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我走近抬头一看,只见大门顶上写着“郎氏宗祠”四个大字,里面荒草丛生、乱石成堆,墙也塌了一大半。

转自:http://ndly0260.bokee.com/viewdiary.14281994.html2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