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元阳梯田:宁静的交响乐

[游记]元阳梯田:宁静的交响乐

2008-05-22    sina.com.cn

(行走滇西南之片段一)

这是一种勾起你记忆深处的美,我相信我的祖先也曾在这样的大山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哈尼族人至今仍在这样的美丽如童话般的田地中耕作和繁衍,在水墨画一样的风景里赶着黄牛辛勤躬耕。

哈尼印象

刚从云南元阳观看梯田归来,坝达和老虎嘴的绚丽美景仍在脑海清晰浮现,在最近的10年里,元阳梯田每年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目前,被人们誉为“大地雕塑”的元阳梯田,已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我的行程从到达昆明开始,坐车到元阳,半天的工夫,翻看图册上的介绍,很快就到了。整个元阳人不多,38万左右,老县城因为泥石流致使地质结构出现了松动,已作整体迁移,不过现在依然栖居了众多百姓。道路普遍不宽,墙体上留存了许多上世纪70年代的标语和口号。

初次踏上元阳的土地,已近夜晚,由于整个县城停电,住处附近的文化广场上只能看到层层散发出青色水光的梯田。层层而下的梯田、土黄色的房屋、青色的森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致。本有梯田观日出的行程,因为阴天的缘故而取消了,甚憾。同行的摄影师说,想要看完整美丽的梯田日出,也许得等上十天半月,浓雾是春天的山林里常有的景象,浓的化不开,吹不散,团团而来,给高高大大的山林笼罩上一种羞涩的气息,也考验着从千里只外赶来的游人等待的耐心,事实上对于大自然的安排,我们只有妥协。

云海笼罩的春日梯田

春末时分的中午,元阳梯田中到处充蓄着透明的水,闪着幽静的光,在不断飘拂的雾气里,播撒着浪漫清新的气息。也有浮萍,星星点点的青葱绿色和间或空置田块的红色、路边成片的迎春花互相交织,在宁静的天地间不知不觉地陶醉了。山外是山,远处是粗线条的勾勒;眼前山坡上遍布着依势而建的梯田,也许它们已存在了千年甚至更久,这些雄奇的大地雕塑真让人感叹莫不是上天的杰作?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万级银梯,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再到山顶。它们不仅满足了哈尼族人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成为滇南最独特动人的景色。

资料显示,元阳是哀牢山区的一个县,大约公元前3世纪,哈尼族的祖先从青藏高原迁徙到这里,他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在哀牢山区创造出这样一种新的耕作方式——梯田农业,这点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中原稻作文明的开端并传递到四方。不过,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审美的角度上看,很少有地方能与元阳的梯田相媲美。据说,明朝的皇帝曾经称赞其为“山岳神雕手”,由此可见,这里的梯田确实称得上是一项融合天地灵气的艺术杰作。

绵延不绝的哀劳山下有一条相伴流淌的大江——元江(红河),高山与大江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护佑着哈尼人世代而居的生活。这里常年温度较高,没有特别的严寒也没有异常的炎热。在传统的哈尼族人看来,他们所实现的对梯田的开垦根本不是外人所想象的对自然的征服,他们相信在周遭的山水间存在着众多主管自然的神灵,哈尼族人寓居于此,只是接受着神的眷顾。正是这样,这个民族才会以绝妙的手法,多年来将梯田雕琢得灵妙非凡,而不是刻意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因为山体挺拔高远,蜿蜒的高山梯田至今无法沿用中原和江南地区早已习惯的机械化作业方式,不过哈尼人似乎无意改变这一切,他们用犁和水牛慢慢耕作,生生不息。上天终究还是眷顾他们的,梯田内终年气候湿润,舒适宜人,很多个年头都是风调雨顺。

当地农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深,茫茫梯田内的水稻用水全是利用山泉灌溉。作为农业的命脉,元阳梯田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环境,泉水从高高的山头引下,层层铺陈,块块不规则的梯田沉默刚毅却又变幻多姿。哈尼人同时也非常注意山体植被的保护,他们往往把树木同祖先相联系,每年三月,还会举行盛大的祭树神的活动,载歌载舞,隆重而热闹,吸引各方的游客。

梯田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的艳丽,更在于哈尼人在梯田耕作上天人合一的科学管理,使之始终水流不息、土壤肥沃。对稻作之民来说,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肥,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贮蓄于内,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成为高效农家肥,春耕时节挖开塘口,放水将其冲入田中。届时举寨欢腾,男女老少纷纷出动,大家争先恐后用锄头钉钯搅动糊状发黑的肥水,使其顺畅下淌,使肥水涓滴不漏悉数入田。平时牛马猪羊放牧山野,畜粪堆积在山,雨后冲刷而下,顺水自然流入田野,此时稻谷恰值扬花孕穗,正须追肥,正好解决了营养所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5221101008sum.html29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