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七)

[游记]庐山游记(七)

2008-06-27    sina.com.cn

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国内困难形势浓缩于此七律之中,涵盖深远,蕴魅无穷,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甚至于激起心中汹涌澎湃之激情、临危不惧之遐想。从中可以领略到伟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悠闲自得从容不迫的心态和超然风度。正是这首诗使庐山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也是来庐山的游客必游之地。
踏着蜿蜒的石级小路下行,不远处就已经看到了好多游人在一个拱圆形的门框下排队拍照,门框上,
刻有“仙人洞”三个大字,左右还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这里便是誉满海内外的仙人洞,”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它曲劲松挺立于石隙中,也是游客喜欢摄影留念的“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奇景之一。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豁然贯通”等8个大字立于石上,似入云层之中,如离石而飞起,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很有画龙点睛之妙。仙人洞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在崇岭万仞的崖壁间豁然洞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走进岩石麻皱,横斜错落的仙人洞内,一下子让人感觉幽静清逸,仙人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佛手岩”三字乃南宋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所刻。这里的飞岩可栖身,足可容纳几百人,此时,洞内烟雾缭绕,游人如织,人们都排着队在门口有一个古铜色的大香炉前虔诚地烧香叩拜。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据传,“八仙飘海”神话传说的吕洞宾,就在这个天生石洞里修道成仙的,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洞内建有纯阳殿,殿上雕刻着身揹宝剑的吕洞宾塑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就是甘洌清甜,终年不涸的“仙水”:“一滴泉”,据介绍,《后汉书》上曾有记载。石窖内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导游介绍说这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比重大,凸出碗口不溢,漂硬币平置不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虽然光线不太好,许多人都这拍照,相机机灯光闪烁,还有好多游客在向石窖内扔硬币,,在石窖傍的石柱上镌刻“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常流”的对联。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厌。举目四周,仙人洞的洞壁内外镌刻着许多诗句,古刻峥嵘,有“云根”、“佛手岩”、“同舟共济”、“周道复兴”、“贤者乐此”、“仙源无二”、“总览群真”、“常乐我净”等,诗句不长,却书体多样,琳琅满目,我都将其一一摄入相机,留作闲时品玩。这些摩岩石刻都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出于不同的朝代和圣人之手,也许每一句话的背后都藏有一个典故,为奇秀的庐山和仙人洞平增了几分妩媚和文化意境,并将后人的眼光引向历史的纵深……从仙人洞回身出来,站在石岩边远眺,远山近峰,绝壁孤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步移景新,阳光下,江河蜿蜒,丘壑万态,田畴如画。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气势十分的雄伟壮观,大自然以它的神奇伟力,创造了神奇的庐山,我想当初主席也许是受此雄壮的山景感染而写下了如此澎湃激昂的经典诗句……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6875a01000bhj.html2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