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冬季狂野之旅的游记

[游记]庐山冬季狂野之旅的游记

2008-07-01    aixiuxiu.com

这学期的课不多,且都在周末,所以从11月起就嚷嚷着要拉帮人马出去旅游,无奈那时还在实习,所以拖到了12月,原想去黄山,但是团队里好几个人去过了那里,还可以考虑浙江的桃花岛,不过冬季到那么冷的海边去玩得就不会尽兴了,所以只好另找他处,想了想,那我们去庐山吧,队伍中ZJ十年前去过那里,路熟一些而且导游也就可以免了。说好了就马上准备行动,从携程网上当了好多别人的游记来做参考,尤其是这个季节去的游记更要详细地读过。

于是召集成员,哈哈,五男三女,其中含夫妇一对,原想再找一个女生加入好安排住宿的,无奈未果,只好委屈一下,拆鸳鸯了,准备三个男生挤一间,女生住一间吧。

想想此时去庐山图什么呢,理由有三:

1、淡季,吃、住、行、游什么都便宜啊,而且景区不会有很多人在看景拍照时跟你抢镜头。

2、冬天的庐山雪景是很棒的,这几天没下雪,但说不定过去就下雪了呢,何况这个难以预言,山下还可以泡上个温泉,应该会是很爽。

3、现在正是最闲的时候,下学期找到工作的话可能就没这等闲工夫去游山玩水了。

都计划好了那就周日傍晚出发吧,到了那边正好周一,可以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时间里玩上个彻彻底底。

第一天

周日下午还要上课,毕竟已经买好了下午六点钟从上海去南昌的K287次票。五点整,大家收拾妥当,ZJ和ZZ背上那只野营用的大包,J带上上课常背的小包,S牵着老婆,两人挎上两个小包,大家赶到火车站坐火车本没有什么新奇的,但是这次不一样的是在站前广场上居然有两个美女冲着S就又拍肩膀又搭讪的,搞得大家羡慕不已,惊恐万分。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咱班里一位同学的女朋友,她正巧也在送客人坐火车。看来上海还真的很小。

坐上火车,大家才真正的感觉到真的是离开了上海,抛开了一切烦心事,让自己飞了起来。接下来,大家登庐山的系列活动之第一场真正开幕:打扑克。大家约定,只要闲下来,唯一的活动就必须是打牌,要一场接一场得打(这帮人一离开校园就立马腐化起来)。毕竟几个人是初次交手,实力不明,规矩不通,想着就先拿80分来练手了。谁知道ZJ居然才学会打牌不久,真不知道他以前大学是怎么毕业的。毕竟大家都已经是读研的人了,几盘下来,搞明规则,大家都开始迅速进入状态。不过这里的列车员可不像教授那么配合了,10点钟准时熄灯,那接下来的事也就不赘述了。睡觉的时间总觉得太短,尽管大家都是一个人睡。一觉醒来已是南昌,下车立即买4天后回上海的回程票,居然站内只售提前两天的票,提前两天以上的得跑到南昌市里的几个指定代售点才能买得到。一致商议那就不管回程票了,先去九江再说吧。到九江的过路车挺多,运气不错,半小时后我们已坐在深圳—沈阳的列车上直奔九江而去了,买的是无座票居然还有不少的座位,悠哉!坐定之后马上把牌局展开,而且S给大家引进了一个新把戏­——拱猪。无奈九江离南昌太近,猪还没楸出来一个多小时就已到了九江。下了车,跟几个出租车司机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敲定30元给拉到海会镇。需要说的是整体感觉九江人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ZZ深有感触,但在火车站这种地方嘛,哪里都是刁人多,这种地方一定要小心。闲话不叙,到了海会镇已临近中午,大家就决定找了个餐馆先填饱肚子再说。镇子不大,几步路就从东面走到了西面,顺便就进了那边一家叫“老乡快餐店”的饭馆。有老乡两个字就是亲切,这家饭馆做的菜倒也真的不错,味道好,份量足,价格实惠,更是有种拌着肉末和薯粉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汤很有地方风味。茶足饭饱之后差不多十二点半,开始出发真正登山了。还没走出小镇,不远处看见街边有个建筑物特别宏伟,颇具古希腊神殿的风韵,尤其在背后庐山的映衬下更显得恢宏无比。惊奇中大家走近一看,方知原来是海会镇政府所在。唉,民脂民膏啊!倒是J忍不住批评了一番:“分明是挥霍纳税人的钱嘛!”那又能怎样?几个人还是摇着头离开了。建议以后有人到庐山的话还是可以将这里做个风景点的。

登山的旅程总是很令人兴奋,还没走到山脚下,远远望见两个黄澄澄的东西挂在路边的一棵树上,肯定是什么好吃的,大家立即冲了过去。近前一看,是两个大桔子。看着两个大桔子在冬日柔和的阳光的照耀下,在依旧青葱的树叶的簇拥下愈加显得娇黄欲滴。无奈挂得太高,大家眼巴巴的望一会,还随手捡了几个掉在地上的。后来问老乡才知道那是两个柚子。也算是大家第一次看到真的长在树上的柚子了。掰开来一尝,呀!又酸又涩,那味道很久都还在口里回荡,把它当球来踢吧倒是个不错的主意,S的脚法果然精准,居然一下踢到了ZZ的腿上。从海会镇到庐山东门的路是路况很好的柏油马路,3.5KM,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很快的来到了庐山的东大门,买三叠泉景区的门票,48元/人,学生票八折,买过门票,真正的登山总算开始了。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三叠泉景区上去虽然就是庐山,但是却属于不同的地方政府管辖,所以待会爬上三叠泉要进入庐山景区时还必须得买进山的门票,那里的学生票是100元。

庐山不愧是个旅游的好地方,从国民党时期就开始开发庐山,开发到今天,上山的路都成了类似我们教学楼的楼梯了,让人爬山的兴致全无,不过却方便了更多的喜欢穿高跟鞋上山的人。刚走不远我们还真遇到两对夫妇,男的喝的醉醺醺的,女的穿着高跟鞋,相掺相扶的登山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大概也正是开发太成熟的缘故吧,直到走到三叠泉之前,基本看不到什么秀丽的风景,倒是有不少山民要热情的给我们做向导,带我们走不收进庐山门票而且风景好的小路,当然是要收带路费的,我们只好支吾着说我们是良民,不逃门票的。长时间不走楼梯,这么一走时间不长都开始气喘吁吁的了。走到三叠泉的时候,眼前忽然一亮:好长的一条瀑布,就像一条白练从山顶上挂下来瀑布从上到下分成三段,很匀称的依次变长;瀑布的下端是一汪深潭,令人惊奇的是,潭上面居然堆满了积雪,怀疑瀑布上落下来的不是水,而是冰粒了。这里恰好又是一个风口,阵阵风吹来,也不由得给人一种“风吹起,卷起千堆雪”的意境。如此美景当然不能放过,拍照要紧!顶着冷风,大家在这里折腾了足足半个小时方才舍得离开。继续赶路,有三叠必然有二叠、一叠了,但登庐山一叠也正是玄机所在。原来之前ZJ已将地形和逃票路线在携程网上了解清楚,在经过半山的检票口后,不多久就来到了一个指明通往一叠泉的岔路口,很快就到了一叠泉。刚才在三叠看到的是雪世界,这里成了冰世界,上面的泉水落在岩壁结成的冰凌上,纷纷被打碎,四下散落,没被打碎的泉水就在这里也都很不情愿的顺着冰凌落下去。瀑布的下面是一条人工打凿的小道,人正好可以从瀑布的下面走过去,而小道的路面也是结满了厚厚的冰,瀑布旁边的树上是长长的冰挂。冬天里这样的美景肯定要被我们这几个困在校园里太长时间的家伙给用相机狠狠地蹂躏一番的。一般的游人来到这里后会再回到刚才的叉路口上继续往上爬,而根据携程的一篇游记从一叠泉下的这条小道穿过,就要开始进入逃票路径了,一叠泉下的这条小道上结满了冰,特别滑,走过去得相当小心地靠里走,要是夏天来就不必这么小心了。穿过小道,按游记的提示,前方不远处的路上会横着一个铁丝网,很明显是告知游人不要过去,跨过它就可以进入那条逃票之径了。但那只是游记里的描述,我们几个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会那样,穿过小道再拐上个弯,果然,一道低矮的铁丝网出现在眼前!就像印证了新大陆的存在一样,大家的兴奋指数立刻窜升了起来。刚才那些在山路上想给我们带路的人竟然还从我们身上赚钱,这下我们可要开始最刺激的逃票之旅了。轻易地跨过铁丝网,沿着山路继续往上走,三叠泉渐渐地已在我们脚下,我们开始向着另一个山头走去,大家走路更起劲了,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我们欣赏到了庐山冬季里最真实美丽的胜景。

再往前走是一段一线天的石阶,但路面上堆了好多碎冰块,大家纳闷没有水怎么在路上会有这么多的冰?再往头顶一看,原来树枝上都盖了一层冰,还在不住地往下掉。随着大家越爬越高,刚爬完这段长长又狭窄的山路,J就在前面叫了起来。这里的山顶已成了冰雪的世界,慕名已久的庐山雾松今得一见。再看这里的松树,树干上裹了了一层光滑的冰;树冠上堆满了厚厚的雪(正确地说是厚厚的冰晶);而路面上还是一层黄黄的落叶。透过茂密阴郁的松林射进来的阳光,散乱的撒在白白的雪冠间,黑黑的树干上,黄黄的落叶里,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大家立即兴奋起来,而在这里拍照就尤其能激起我们几个人的蹂躏欲,特别是两个美女,恨不得把周遭的景致拥抱个遍。再加上两个美女鲜艳的一红一黄的衣服,在相机的闪光灯下更是显得千娇百媚,人与这如画的风景融为一体。好在这边三个灰头土脸的男生也都多饱了一点眼福。美景总是欣赏不够,路还是要赶的,从一叠泉上来已经走了半个多小时,时针指过了四点。还是根据那篇游记,我们从此刻开始需要走过大约十个山头,约一个小时后会从五老峰的第五峰进入五老峰景区,那里已经是属于庐山风景区的一部分了,从五老峰下山需大约1个小时,下山后坐上车子就可直达庐山上的轱岭镇了。看看地图(地图是提前在网上当下后打印好的,所以此行我们最终连地图都没买),这十个山头应该不是太远,但冬季天黑得早,我们估计下午五点半左右太阳就会完全落下。

这时ZZ便开始催促起大家来。但这段的美景确实太多,远处望去,山的南边一片郁郁葱葱,山的北面常常已经是白雪皑皑了;庐山的脚下就是鄱阳湖,水汽十分充足,所以山谷之间总是云雾缭绕的;路边的雪松,只要用力一摇,树枝上如羽毛般的雪晶便会片片飘落(算人工降雪了),一切仿佛让人置身于童话的世界。走过三个山头的时候,一想还要有六、七个山头要爬,大家这才把游兴收了一点,开始加紧赶路,不再花时间照相了,毕竟要是在天黑之前到不了五老峰又万一找不到路的话神仙都救不了我们,虽然我们事前准备了一个电筒,但是带有一层薄冰的山路走起来还是很不好弄的,更何况天黑后气温会非常的低(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温度开始在明显下降)。这时的太阳已经变成金黄色,远远的挂在山谷中,前后望去,我们都是不断地穿行在茫茫冰挂的山林之中,山路上的灌木时常很不规矩地横在路间,用手拨开容易划伤手而且它一反弹过来还极易把眼镜给打掉。上大概第六座山头的路特别难走,要经过一个很大的风口,向上看着山路似乎是在岩壁上穿过的。几乎快要到达山顶了,J在前面走着忽然叫到没路了,这下大家可傻眼了,天愈加暗下来。大家只好回退,ZZ前去探路,这才发现刚才有条岔路,不过是在一个略有坡度的岩石上拐进去的,咋一看不像一条路,岩石下面就是悬崖了,拐过去原来是有路的,只不过成了光秃秃的石路,有些石块上还结着冰,大家步步小心的走过了这段山路。在接下来的路又进入了山林里面,相对来说倒是安全多了,但天色基本上暗了下来,那篇游记上说我们从第八个山头开始将能够看到比后面的五老峰的景色壮观得多的万仗深岩、山顶平台等等,我们一直在忙着赶路,这些景色看是看到了,只是稍稍瞄了一眼便立即前行,加之天色渐暗,也就谈不上细细欣赏了,不过景色确是相当棒的,如果早两个小时到这里的话一定会好好地留影一番。气温已降到了零下几度,风吹在身上感到尤其的寒冷,由于我们冬天穿的特别多,并且外套不透汗,所以身上已是湿漉漉的了,导致我们已处在感冒的边缘,而且我们是背着行李爬山,所以部分组员的体力都已经数次透支到极限了,所以为节省体力,大家尽量不再多说话,双手撑在大腿上走。这时ZJ的左大腿抽筋了,只好慢点走,不一会右大腿也开始抽筋了,顾不得过多的休息,大家帮他把沉重的行李换下来背继续前行。游记上说我们经过这十个山后会看到一个写着“此路不通”的牌子,那是一个立在五老峰第五峰的山路上的标识牌,是用来告诉游五老峰的游客到此请回的,而我们将会从那块牌子的背面钻出来。我们一路走得很急,在天色完全黑下来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了路边有一个小房子,但里边没人,应该是个小卖部,路边开始出现有垃圾桶,再往前几步,看到一个指示牌,赶紧用电筒一照,上边写着“五峰”!啊,这里就是五老峰,看来走得急,天色又暗,那块“此路不通”的牌子已被我们甩在身后了都还不知道。

从五峰下去我们将走过四峰、三峰、二峰、一峰然后出山,这段路是一般游客走的路,而且不会很惊险,所以我们至少在天黑前脱离了那段游人罕至的险境。经过四峰时,那时是五老峰的最高峰。这里山顶处还修建了一座石亭,看起来已经有些年代。遗憾的是五老峰本是庐山上一处绝佳的风景点,这时也就只能看到昏暗的一片了。

再看大家基本都是大声地喘着粗气了,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饥寒交迫,下山的路还有好一段呢!好在老天作美,没了太阳,我们还有月亮,特别在天色完全暗了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月亮原来这么亮啊,上海的月亮居然从没留意过。想了一想,原来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光在雪松的雪冠和山路上残雪的反射下把原本漆黑的山路照亮了。这时大家刚才惊惧又沉重的心情忽然全没了,倒开始边走边欣赏起月光来。意外又发生了,尽管都是下山的路了,而且石阶也比较平坦,但不少石阶上的积雪和冻冰很容易使人滑倒,ZJ就这样差点滑倒。为防止意外,大家开始手拉手一起走。本来想把五双手全拉起来的,这三个人一想不对,要为S那两口子要制造氛围嘛。这样,J走在中间,左右拉着ZJ和ZZ的手,三个人走在前面;S拉着老婆的手跟在后面,两人好是幸福。五个人走在寂静的山林之中,仍是欢声笑语不断,笑言今天我们免掉了500大洋的门票,晚餐一定要足够地奢侈上一把。没觉得这么走着还是蛮快的,一会功夫就下到了三峰,就在去二峰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岔口,没有很明确的指示究竟该走哪边,大家一番后讨论决定走左边的路。没走出多远,山路变得崎岖起来,有人又差点滑倒。突然J大叫起来,认为这条路不对,要大家快回到另一条路上去。这情势一下子蛮令人紧张的,大家又开始一番讨论,结论是,相信女性的直觉!回去!结果真的是这样,另一条路才是那条正确的路。接下来的路很快被大家搞定,六点半的时候我们终于走出了五老峰的山门,大家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问题接着又来了,从我们下山到山门边上的停车场除我们几个外已是空无一人,这里离我们的目的地牯岭镇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徒步走过去的话估计还要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看看大家刚才强撑着走到这里基本没什么力气了。还好,在出发之前就先跟班里一个九江籍的同学通了气,他给了我们一个他在牯岭镇的朋友的电话,说是如果有什么情况可以帮得上忙。不得已,这下只好麻烦他的这位朋友了,打电话请他帮忙叫辆出租车过来。山上的夜晚还真冷,刚才一直走着没怎么觉得,一停下来开始就有些受不了了,而包里的干粮只剩下几块面包,顷刻被几个人吞食一光,S取出随身带的矿泉水来解渴,哇!嘴里都是些什么怪东西,这才发现矿泉水已经结成冰块了!没过多久,出租车就来了,这位老兄还真客气,而且亲自坐着车来接我们。一上车ZJ就吐了,有点感冒加上体力透支已经使肠胃功能都不太正常了。到了牯岭镇后那位老兄又帮我们找了一家实惠的宾馆住下,温饱要紧,大家匆匆把东西收拾一下之后,又马上在他的带领下到不远的迎宾酒楼,在这里大家又找到了自己。怎么也要犒劳一下自己,点了一桌子镇上的特产菜,要上两壶这家饭馆特有的米酒,那可真叫个爽。饭罢一算账,我们居然吃掉了200元,看来牯岭镇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蛮高的。

回到宾馆,一路的辛劳全然不觉,大家倒是更兴奋起来。不能浪费大好光阴,迅速摆好牌桌,再次开始拱猪大赛。拱到将近十二点,猪终于被拱出来了,ZZ中彩了!接着又打了一个小时,大家实力相当,猪没能再次被拱出来,为不耽误明天的行程,大家选择了回到床上像猪一样好好的睡上一觉。

第二天

----牯岭镇风情----

心情的放松,涉险的刺激早已经使我们一行人处于一种莫可名状的亢奋之中,似乎昨天并没有在严寒的山峰间踏雪走了一天的山路,似乎昨晚也没近似疯狂的打牌到凌晨一点,早晨9点来钟大家就起床了。拉开窗帘放眼望出去,庐山旅舍的对面是一个街心公园,公园里的梅花开得争奇斗艳,虽由于是冬天少了些绿色,可远处掩映在山坡树丛中错落有致的红屋顶的建筑,近处那开得恰到好处的梅花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激情又点燃了。

匆匆洗涮完毕,一行五人就跟着早已飞出的心卷出了宾馆的大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既古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小镇,镇上店铺林立,超市、专卖店、饭店比比皆是,店面几乎都是统一规格的石房,整洁肃清而又不失端庄,章现庐山独特的人文底蕴。由于是冬天旅游淡季,街上除我们一行人几乎没什么游客(即使有,此时也可能躲在宾馆里睡觉),偶尔走过的行人从服饰举止看与大城市里的人并没什么两样,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山寨人的样子,只是那份从容在快节奏的上海是难得一见的。

沿着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前行,感受着这海拔1000多米古朴小镇的气息,我们一时忘记了自己的目的(那好看的梅花也忘记了),不知不觉走入一个农贸市场,新鲜足量的瓜果蔬菜使你意识不到这是在山上,更见识了许多不知名的淡水鱼,也惊诧于那些活鱼的块头,随便一条也的有20-30斤,这对于习惯了大城市生活的我们是不常见的。围墙上到处挂着风干的板鸭、腌制的咸鱼。巷子里不时有挑着炒货或特产的小贩落脚摆摊,小吃铺的门口也热气通通的,不时飘来阵阵香气。直到这时咕咕叫的肚子才提醒我们要先解决吃饭问题。

我们刚在商量怎么吃早餐时,早有一个手里织着毛衣的大嫂像从地底下突然冒出来一般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要带我们去吃当地特色,是我们肩上的背包让她跟上了我们,由于我们一直在留意镇上的建筑、当地的特产、人文特色,没多少考虑就随她前行至一桩石头建筑里,是一个装饰不错的小饭馆。毕竟是经常走南闯北的一群人,一进饭馆就马上回归理性思考,先不慌着如座喝茶,菜价、菜量细细盘问一番,性价比太贵了,马上就退出重新选择,果真是遇上了饭托,商业的气息不可避免的也吹遍了小镇的角角落落,老板娘刚磨快的刀只好去宰下一拨人了。

换了一家看起来也不错的饭馆,同样一番考察,敲定点菜,等菜上来时我们才真显得饿了,上一个清理完一个,一会米饭不够了,一会水没有了,老板娘倒也热情,一边忙得团团转,一边笑着说:你们是两顿合一顿吧!可不是,此时已经10点多了。吃过饭,到街上的一个超市买了一些巧克力、大白兔、水等补充体力的必需品,就又开始了我们的新一天旅行。

-----如琴湖、花径印象----

沿着镇上的大林路,下行不远就看见一块黑乎乎的大石头横亘在路中央,旁边的简介称之为石桌,据说是李四光考察的那个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杰作,不过我们怎么看也不能把它和桌子联系在一起。其他人没什么兴致,只有ZZ攀到大石头上顶天立地的留了一张影。

继续前行不远,就到了如琴湖,天气很好加之是冬天,如琴湖没有雾,水面安详平静,周围群山环抱,像一位山里的少女静静等待着我们一行人的到来,和无数天南海北游人的接触使她显得那样的练达,那样平静。围着湖心的岛和亭子转了一圈,我们还是对入口处那弯弯曲曲的桥更有兴趣,纷纷留影立念。

沿着湖的南侧继续前行,到一处寺庙的旧址,寺的名字已经记不得了。但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说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讲的就是这个寺中的景色。隆冬季节我们是无法体会白居士当时的感受的,寺也不在了,只有那脍炙人口的诗句永恒的流传了下来。具史料记载白居易曾在江西为官,游览庐山时挥豪泼墨留下了许多诗章,再前行不远就有个纪念白居易的白居易草堂,有一尊白居易的石像,我们只是远远的从林间望过去,没有沿石路至前,体会感受千年墨香,思今穿古,玩味千年流风,我们不是文人墨客,只是忘情于山水的俗人,相信白居士也能体谅。

寺旧址的前面,就是著名的--花径了,先前自解花径的含义,顾名思义认为是两侧有很多鲜花铺就的山路,现实景象却跟我想象的大相径庭,一路走过就没见有多少花草,在这寒冷的冬季就更见不到红花绿草的了,只见到在十几平方的空旷地带矗立着一尊封闭式木质朱颜亭,呈四角状,在亭中央的石面上印刻着"花径"两个红字,进入亭子望山下能看到掩映在树丛中的别墅的红屋顶,觉得此景点有些差强人意,不知春夏季节是不是会好一些,倒是在此处看如琴湖似乎更加尽收全景。

------风景秀丽的锦绣谷之旅-----

沿花径继续前行,就开始到达锦绣谷的入口,秋冬季节入谷要登记,防火。在我们登记个人信息时,几个当地的导游不停的游说我们请一个导游,五个人10块钱,便宜倒真是便宜,不过对于我们几个喜欢自在游,又事先准备了部分资料的人来讲,有导游反不自在,看我们几个真像铁公鸡,一会他们就各自散去了。

自锦绣谷入谷口不远,就是天桥,所谓的天桥就是一块横空出世的大石板条横亘在半空,下面离溪水也不是很高,正对面是缓缓的山坡,如果没人解析,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算什么天桥。据说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朱元璋兵败逃到庐山上,突遇悬崖,前有峭壁,后有追兵,正为难之际,一条青龙卧于两山间形成一座石桥让这位皇帝得以逃命,待追兵赶到,青龙飞走。现在如果角度合适,就能觉得石条和对面很远处的一处平台似乎是连在一起的,照片上更是可以以假乱真,让没到过庐山的朋友不知就里。我们一方面感叹古人的想象力,一方面抓紧摆几个pose照几张将要跨越的天桥留影,也算为这美丽的故事增添些流传的人气吧。

沿石屑铺就的山路蜿蜒前行,不时会有突兀的山峰或开阔的峡谷展现我们面前,引得我们几个频频举起相机,人总是贪婪的,在谷中可谓一步一景,片段的截取又怎能显现谷中山色的壮丽,只不过想多留一些日后的回忆罢了。

又行不远到达一处开阔的平台,站在台上极目远望,云雾缭绕中但见崇山峻岭,从峦叠嶂,好一座雄伟秀丽的大山,这就是险峰,毛主席他老人家也就是在此处留下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

险峰稍下行几步但见一块巨大的青石卧于一处平台之上,周围围了栏杆,原以为又会是飞来石之类的,即近一看石头的正面用红色的字体苍劲有力的写着三个大字“好运石”,俗是俗了些,但终究没落什么飞来石的俗套。至于石头是怎样给人们带来好运的姑且不论,好运气沾些总归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于是美女靓男轮流登场,或攀到好运的头顶,或手揽好运霹雳咔嚓一番。

继续前行又到一处平台,但见一座石质圆型的亭子立于平台之上,名曰三妙亭,大概的意思是站在此处朝山下看,能看到山的左右各有一座寺庙,亭子的背后是一片竹林,传说竹林中有一座竹林寺,三座寺庙故曰三妙(庙)。山下的寺庙肯定是能见到的,因为亭子里架了一架高倍望远镜,交费后就可观看,但竹林寺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只有有缘人才能见到此座寺庙的存在,我们皆凡夫俗子,使劲瞪大了眼睛看半天,只看的眼睛都涩了,看到的还是一片竹林在风中摇曳。

亭子的右侧有一块突出的岩石,上面书写了几个大字,什么字已经忘掉了,据说是有个仙人从此处升天为仙,后人寻他不着,只找到一座草庐,故而庐山得名,也可叫匡庐。

沿山路迤逦前行有几处国民党要员留下的向党国表忠心的题在山壁上的题词,还见到了美国马歇尔将军为国共合作几上庐山谈判的旧址,不时地提醒我们庐山浓厚的政治色彩。还有一处山泉(忘记名字)以及泉下的许愿池,泉水流入许愿池内,清澈见底,池底围绕一个小罐布满了钱币,我们也向池中投掷了一枚硬币,许下了心愿。

在锦绣谷的谷底附近,就是天生一个仙人洞了,离洞口还有一段距离时就望见烟缭袅袅,一派道家气象,仙人洞洞壁上布满了篆刻的经译、诗句,字迹或娟秀飘逸,或苍劲有力,让我们着实好好凭空临摹了一番。洞的里面是一处天然的泉水,泉水水量不是很大,但清澈见底,泉池中疏疏的铺了一些许愿的钱币。洞的右侧高高挂了一口钟,如果敲起来在洞中形成回音,想来一定很悠长,空旷,可惜没有更长的时间等它敲响。洞的中央一尊道家塑像俨然端坐,由于洞顶渗水,道家的华盖上亮晶晶的结了很粗大的一条冰柱,洞内香火烟熏焚燃,由于是淡季膜拜的游客不多,洞外有一颇有些年纪的老道人正和游客在攀谈,洞口端坐一年轻的道人,经攀谈方知洞中供奉的是八仙中的吕洞宾。

仙人洞继续前行有一堵石壁,石壁的中间是一圆形的拱门,门的两侧有对联,中间书着“仙人洞”三个字,也许是毛主席等伟人在此处留过影,也许是透过圆型的拱门望出去景色确实秀丽,而圆拱门像个屏风,此处专门搭建了照相留影的台子,旺季恐怕人少不了,淡季连看台子的人也没有,我们却实实在在风光秀了一把,怎么照都没人打扰的,这就是淡季的好处吧!

出了仙人洞是一处停车场,我们一到马上围过来几个小贩,向我们兜售山果,有个头很小的山栗子,有野生猕猴桃,野生的外形像芒果似的山果,小贩极力让我们品尝野生猕猴桃,果然酸酸甜甜,清凉可口,虽说小了些,味道真的不错。经一番讨价还价,5元钱买了两斤,小贩又向我们推荐芒果形的野果,10元一斤,因较贵不让尝,又一番讨价还价,也是5元钱买了两斤。我们心想不好吃不也就5元钱吗,结果一尝真的不怎样,涩、麻、没多少果肉,基本上是全丢掉了。

-----猴子谷惊魂----

一路吃着野果一路继续沿着阳明小道前行,直到一处国民党一高级将领重修的天池塔。对于台子的历史记不清楚了,附近不远处还有一个纪念庐山老母的亭子,正在研究石刻上的字迹时,突然旁边跳出几只猴子,这让我们异常兴奋,马上放弃对历史的探究,循着猴子逃去的方向追来。在离观景台很近的一处开阔院落里,发现了几只很可爱的小猴子,坐在石桌上翻弄着竹筒,远处还能看到有一些在树杈上跳来跳去的猴子,墙头上坐着一只体型明显偏大的猴王。我们马上很后悔把买来的野果或吃或丢掉了,没有喂猴子的东西了。可能猴子们也搞不清我们几个拿相机的是善意还是恶意,只是和我们若即若离的保持着距离,伸手一掏口袋,突然掏出几块没吃完的大白兔来,也不知猴子喜不喜欢,尝试着递一块出去,没想到小猴子很灵巧的接着,熟练的剥去糖纸,放在嘴里美美的一块块嚼着吃。

看见有吃的,旁边的猴子马上又围过来几只,口袋里的糖马上就分发完了,猴子对我们的戒备心理也放松了许多,甚至能够和我们握手,跳到我们男同胞的手臂、肩头,一起合影拍照,一起嬉戏。受这种情形的感染,J开始打开背包翻找糖果,就在这时突然一只有2岁多的猴子猛地扑向J正在翻弄的背包,径自翻找起来。吓得她花容失色,急忙把背包的拉锁拉紧,再也不敢翻找了,猴子显然很不满意,朝我们呲牙咧嘴了半天,象在说:太小气!我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这里的猴子可是见过世面的,惹不起吆!此时过来了一个管理员样的人朝猴子呵斥了一声,才让猴子的脾气小了些。

经他介绍此处稍往下走是猴谷,共散养了大大小小60余只猴子,我们不仅兴起,想到猴谷一走,体验一把在花果山上美猴王的感觉。刚入谷口就发现旁边的树上有很多猴子正在荡来悠去,很是悠闲,大家不由得都拿出相机来想抓拍几个镜头,突然听到S的夫人大声尖叫起来,大家回头一看,一只半大的猴子趁她拍照的间隙,竟一跃跳到她的肩头两只前爪各抓住一把头发好奇的看着她手中的相机,S赶紧将猴子的爪子轻轻拌开,将猴子摔在地上,怕受到猴群的攻击,我们赶紧逃也似的离开了猴谷,老半天了S的夫人脸上还是白白的,惊魂喘息未定。

-----畅游龙首崖、吊索桥-----

沿猴子谷的相反方向再走一段山路,中间上上下下几回,经天池塔、天心台、文殊台几个景点,没有太多可以让人记住的东西,不多久就到了龙首崖。龙首崖是一大块岩石从悬崖峭壁中突兀出来,探身于悬崖之外,下面是峭壁千仞,万丈深渊,崖上天然生长着两棵古松,松树也是从岩上探身到半空中,远看恰似一苍龙探首深渊取水。传说龙首崖还有一段爱情故事发生,山上寺庙中的小和尚迷恋山下的村姑,主持不许,后来小和尚和村姑就是从此处跳下悬崖,溶身于云海间,龙首崖上的古松如有情,当也是这一爱情传说的见证了吧。

龙首崖由于是庐山的知名景点,所以在龙首崖后面平台处全部用实木条搭建的休息平台,实木的天然木纹在林间的陪衬下显得特别自然,舒适,踏在上面的感觉很惬意。修建此平台的目的恐怕是为了旅游旺季游人多时的安全考虑,我们现在倒不用有任何担心,景点取景留念也是随心所欲,不用担心别人的打扰。

顺龙首崖继续下行,我们又在几个不同的地点回首观看了龙首崖,远看的效果比之刚才站在龙首崖上的要更好些,更有些意境。此时太阳已经靠在了对面的山头,太阳的余辉为对面的山形镶上了一道漂亮的金边,我们那能放过这美丽景色,于是纷纷举相机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太阳的下山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时间不早了,于是大家加快脚步,赶到吊索桥时光线还可以,照相不用闪光灯效果还不错,吊索桥是横跨两座山之间的一座斜拉桥,桥的两侧都是活动的,所以走在上面有一些颤颤悠悠,不过震幅不大。桥的桥面都是用小水泥板铺成,整个桥都是白颜色的,横空横亘在青山绿水间煞是壮观。

桥的下面是很深的峡谷,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因为是枯水季节,水流不是很大,桥的对面有通往溪谷上游的水电大坝的缆车。因为心情很好,也因为体力也还行,大家没有选择坐缆车,而是逆着溪谷水流的方向徒步向大坝的方向走去,山路不是很难走,但也不好走,唯一不用担心的是迷失不了方向,因为缆车一直在我们头上不远。

----夜探奶牛场----

赶到水电大坝时比我们想象花的时间要长一些,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水电大坝离我们住宿的牯岭镇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一般是要坐车赶回的,刚到大坝上时恰巧碰到一辆经过的车,大家兴奋的又喊又叫,可那车没有丝毫要停的反应。一抬头正看见大坝对面一辆旅游中巴正在启动,几个体力好的男生边跑边喊,可还是没阻挡住那发动机的声音渐行渐远,直至完全消逝在淡淡的夜色中。

只好返回,找到看守大坝的一对老夫妇讨计策,老人很热情,告诉我们此时不可能有车了,但有一条小路可直通镇上,大约需要10分钟从公路找到那条小路,在一个变压器的旁边,跨过栏杆就可找到,沿小路再走10几分钟就到了云中宾馆,那里是牯岭镇的边缘了,再看地图,果然有一条虚线显示那里确实有路。

虽然又累又饿,但老人的话还是大大鼓舞了我们,不就20几分钟吗?走!鼓足干劲,我们一行五人又出发了。走了约10几分钟果然看到了路边的变压器,依计翻过栏杆果然找到了一条不很明显的山路。顺山路前行,,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昨晚可爱的月亮又为我们照耀着草丛中的小路。但显然已经没有了昨晚那种命悬山崖的惊险。走了约10几分钟还是在山间穿梭,唯一能给我们信心的是已经能在山坳里发现零星的小块菜地,这说明离人活动的地方就不远,又走了10几分钟终于发现前面有灯光出现了。

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好办,大家一口气松下来,甚至考虑先在前面的村子落落脚,买些饭吃。等赶到近前才发现这是一个不大的村落,通过窗户看到村民家的摆设很是让我们吃惊,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中的摆设不比城里的一般家庭差多少,饥寒交迫让我们鼓足勇气敲开了一家的大门,说明来意,希望他们能给我们做些饭吃,我们会付钱。

回答也很干脆:我们不卖饭,你们沿身后的山路走10分钟就到大路了,再走10分钟就到镇上了,一听10分钟我们就心惊,因为已经从老人那里领教了10分钟的距离,大家虽都没说破,可都意识到10分钟是山里人善意的谎言,怕路远了吓着外人,所以就10分钟吧!

这次倒是真的花了10分钟走到了一条比较宽阔的土路上,前面还有多远谁也没底。也顾不得了,在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又有啥办法呢?停下来,喘口气,喝点水,吃几块巧克力,情形总感到比昨夜在五老峰上要好不少了。正休息着,远远走来了一个黑影,走近了才分辨出象是一个放学归来的女学生,询问几句,离镇上还有多远,女学生答道:还很远!这正印证了我们对10分钟的判断,小女生还不会善意的欺骗。

她这一说很远,我们反而不那么急了。小女孩刚走过,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让女同伴询问刚才的村叫什么名,远远的听见小女孩喊到:奶牛场!原来这不是一个村,而是一个企业。怪不得看家里的摆设不象村民呢!

休息了一会继续赶路,又经过了大约20分钟的样子,终于走到了水泥的路上,看到了高大的建筑物,已经象是镇上的样子了。正在这时又碰见一个小姑娘朝奶牛场的方向走,于是连忙询问离我们住的庐山旅社还有多远,小姑娘比较羞涩内向,还没及回答,后面上来一中年男子代她回答了:离镇上还有10分钟的路吧,这是镇子的边缘。

晕!又是10分钟,心里快崩溃了!恰在此时一辆面包车赶过来询问要不要去镇上,一问价钱10块钱,连还价的勇气都没了,大家迅速钻进车里,生怕让这车跑了,车子毕竟是快些,5分钟不到就把我们带到了早晨出发的地方。

下车迅速选择了一家农家菜馆,点了一些地方口味,喝了两小瓶北京二锅头,回到宾馆洗澡,继续打牌拱猪,有种胜利大逃亡的感觉,当时针快指向12点时,大家才渐渐平静下来,各自休息进入梦乡,期待着明天再去迎接那未知的刺激与挑战,今夜不会有梦,因为这一天的经历就已经是梦一般了。

第三天

一大早起来,先解决早饭问题,在街心公园旁边有一家“小公园”早餐店,价钱不贵,白粥1元一碗,绿豆粥2元一碗,葱油大饼4元一张,喷香的,而且还有小菜赠送。几天没有尝到稀饭的香味了,每个人都喝了两碗。除了一张半大饼,还从旁边的小市场买个10个刚出炉的包子,这是最丰盛的一顿早餐。从早餐店出来,回到住的庐山宾馆,收拾好行李,搬到附近也是在路边的另一家金艺宾馆去了,还是三人间和两人间各一间,一个晚上的价格是230元,空调和热水供应和昨天的一样,只是少了浴缸,无关大碍,这下可就省出了70元!

放好了行李,开始第三天行程。五个人打了一辆车15元来到含鄱口,眺望远景,配上初升的太阳,层峦叠嶂的庐山还是很美的。才入含鄱口的牌坊,就看到一处风景取景效果很不错,只是那里又是毛泽东曾经留影的地方,有人摆了张凳子在那收费照相,等他照完我们就上去,要将他的凳子挪开我们自己站着照,老是学毛的坐姿摆pose让我们觉得特俗,那人说他的凳子不能动,要做生意,看看周围除了我们没有其他游客,跟其强理论一番,就说我们庐山的门票里可是含着这里的,这可不是他自家的地盘,小心我们投诉他,大家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怎么看我们都不像没买进山门票的那种,看看我们人多,对方只好屈就,好在是淡季没几个人,要是旺季游人在那排着队排照的话哪里还有我们理论的可能!

由含鄱口前行来到望鄱亭,当年蒋介石夫妇曾在上边跳过舞,据说这里是观赏鄱阳湖的最佳位置,可惜当天有雾,连鄱阳湖的影子也没有看到。但是在望鄱亭的后面,有一块牌子上写着:冬春季防火,禁止入内,而且还有一个铁丝网拦着。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铁丝网的后面有一条踩出来的路通向远方。有了第一天在一叠泉那里越过铁丝网逃票成功的经验,这下再次激发了我们跨越铁丝网的兴趣,因为我们相信铁丝网后必有玄机。在望鄱亭可以看到路的方向与不远处缆车下行的方向平行,而缆车正是从含鄱口通往大口瀑布的。庐山景区隶属于轱岭镇,而大口瀑布景区隶属于星子县,所以进去要另行收费。而后来经实际验证,这条路正是通往大口瀑布,而且是可以逃票的捷径。拨开树枝,一路沿着痕迹走下去,途中会遇到2-3个叉路口,一边通往公路,所以路上一直可以听到有车辆经过的声音,但不能走到公路上,要沿着另一个方向朝着有水声的地方走,大约走20分钟左右,在斜坡处完全没有了路,这时候不要怕,由一人顺着斜坡抓着树枝向前下方滑大概10多米去探路,果然到达了一条土路上,人全都下来后沿着土路向水流的方向走,便可以看到一条比较宽的土路 ,据判断应该是一条正在建的山路,穿过来继续向下走几分钟便遇到一个缆车的支撑架,然后路又在此折回到了反方向,走几步就看到小溪了,在这里可以悠哉地小憩一下。穿过小溪可以看到和我们刚才走的土路平行在小溪另一边的是一条平整的石板路,路边还有几间房子,这正是通往大口瀑布的。回来的时候还会经过此地,出口方向100米左右就是收费处,呵呵,刚刚好被我们过小溪时给绕过去了。

转自:http://www.aixiuxiu.com/html/lvyouxiu/20070603/25654.html40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