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把1.2万居民赶下山就保护了?

[游记]庐山把1.2万居民赶下山就保护了?

2008-05-22    sina.com.cn

不过别忘了一句古话:“下山容易上山难”。习惯生活在山上的人们,如今搬迁下来聚在一起生活,会不会“水土不服”?从报道的情况来看,这些搬迁的人大都在山上工作,如今却要他们“山上上班、山下食宿”,显然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再说庐山原居民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居民下山会慢慢地攺变他们的生活习俗。拿水来说,在山上他们喝的是自然的山泉水,而到了山下就要喝自来水了。一些山民的房屋虽然简陋,但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真实写照。有的山民房屋是孤立的,这种民居的“聚”和“散”,有时与自然和历史相关,它们朴素而充满野趣。山民亲近自然、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正是带有浓郁民风民俗风韵的,而一旦搬迁,庐山就再也看不到这些了。不敢想象,将庐山上本有的1.2万居民全数迁居山下,庐山上最富有庐山特色的人文景观———牯岭镇,是否也就名存实亡?所以庐山居民的这项庞大的搬迁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引来媒体的一片质疑声,也就并不奇怪。

一位当地居民说,现在山上的环境和他们小时候比起来,差太多了。小时候当地小孩都喜欢在卢琴湖里游泳,如今湖里的水早已被污染,“现在别说游泳了,就是洗手也不敢啊。”那些山民的祖辈父辈们久居庐山时,环境优美,到了这一代就影响了庐山的环境?那么影响庐山环境的究竟是什么人?应该说是没有限量的游人。保护遗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传之久远、造福子孙。而那些亲近自然、充满野趣山民小屋拆迁了,带有浓郁民风民俗风韵的人走了,还能传之久远吗?不过我想,如果今后还需要那些居民“聚”与“散”人文景观,那就真的是“下山容易上山难”啊!

当地政府声称搬迁是为了“减轻庐山的环境压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种说法还是让人感到疑虑,这种大搬迁,大兴土木建新城,是不是借机开发房地产?这种开发可以给当地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了GDP是毫无疑问的。新城毕竟还在庐山中,海拔1164米的山城,气候宜人,适宜居家,而对于城里人来说,在久负盛名的庐山买套房、建幢别墅度假是再好不过的了。这个地方还是庐山的中心,可见商机诱人,商机无限啊!不知要把方圆两平方公里的牯岭建成怎样一个繁华的山城?是不是要把现代建筑与庐山自然风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担心的是牯岭繁华了,庐山还能静吗?去过庐山的人都知道,那些掩映在绿荫中的高高低低,错综复杂的现代建筑,是没有什么“独特魅力”的,简直就是大煞风景。这就难怪有人会说:“横看是墙哪是峰,远近高低似相同,庐山却是此面目,不想再游此山中。”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e279801000517.html2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