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行 |
[游记]庐山行 |
2008-06-27 sina.com.cn |
庐山行[2] 2007-10-08 20:21:46 大中小 标签:旅行/见闻 第二天 庐林湖-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 庐山是长江以南著名的避暑胜地,常年不用开冷气,房间的空调都是冬季取暖用的.国庆期间山上保持20-25度左右,比山下的九江、南昌、武汉等要低8-10度。前日夜里睡觉还要盖很厚的被子,凉爽的天气让我睡到醒不来,急得奇遇跑到房门外大声敲门才知道该出发了。 吃过早餐后,我们选择从会议旧址旁边的一条小山路步行至一线其它景区。这条绵延几里的山路只有本地人知道,幽静的难得。我们几个人漫步在小路上,尽情呼吸山上的清新味道,享受着无人的清静。路旁的山上林木覆盖率极高,听说山上除了人工种植的树种,更多的是以飞机播种的方式成林的。初秋时节,遍地已见零落的树叶,法国梧桐、杉树、松树都巍巍临风,发出阵阵和谐的奏鸣。日光这里不能普照,偶尔穿过云雾,在路上铺成斑驳的树影,搅动着我们的视线。路是石铺的,逶迤深远,招人遐思...这时奇遇嚷起来:“我不喜欢走石头路,高高低低的,我喜欢走大马路!爸爸,我走不动了。”童言勾起我的感慨,孩子不明白,行在这条石路上如走人生,哪有平整得不磨痛脚的行程!坎坷不断地磨砺着我们的意志,可是却不忘为人生的路上安排许多的风景,令我们路途中的万丈豪情不至于孤寂...爸爸疼爱地把孩子放在肩颈上,让人忍不住地揪心地感动,想起自己5岁多时爸爸背着我游上海黄埔江时的情景和眼前是如此相似,天下的父亲都是一样,毫无掩饰地以自己的方式爱着他们的孩子。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芦林湖,这是一个人工湖并建有一座芦林桥和水坝,桥坝合一,是庐山地区的饮用水源地。芦林湖碧水如镜,三面环山,青山绿水在云雾缭绕之下,依旧固执地向青天展示自己的美貌,而湖中的小亭娇小纤细,孤芳自赏,好不惹人怜爱。山因水活,景因湖美,庐山之所以遍地美景,应该缺少不了无处不在的水的点缀吧。湖旁的小屋是毛主席多次在湖中游泳后小憩的地方,在会议旧址放映的记录片里都有毛主席畅游绿林湖时的影像。 从庐林水坝前的交芦桥旁的石路下行,不远处就来到了黄龙寺,黄龙寺前有三棵大树,一棵为银杏,两棵为柳杉。这三株大树如护卫般威严挺拔,顶天立地,见证着庐山历史的风雨沧桑。 经三宝树旁下路继续前行不远便可见路旁一块大石上刻“降龙”二字。印象中大凡山间潭水似乎都有关于龙的传说,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嘛。小路蜿蜒下行,人未近,便听得到水声了,先是哗啦啦的流水省,愈近愈大,等到变成轰轰然,黄龙潭瀑布就在眼前了。虽说谈不上壮观,但隐蔽于深山之中,甚为幽邃,由山崖直落的瀑水飞溅四处,又汇聚在潭内自大小岩石间欢悦流下,丝毫不羞于被游人收入相机中。水旁的石上“痛饮黄龙”四字,又为黄龙潭增添些许豪气,莫非岳飞的“直捣黄龙”与此也有渊源?不过事实上这四个字是为庆祝北伐胜利而刻的,署名已经难辨。由黄龙潭返至山路,沿溪水前行又达乌龙潭,不是大落差,但有一定幅宽,分几缕泻下,倒似对镜梳妆的美女的发丝,也颇有特色。石间潭水清澈见底,也让我不时想起雁荡山的山间溪水,此水与彼水倒有几分神似,都是不愠不火的性情,有着自己的丰姿。 自助游就有这样的好处,行程随心安排,不必走马观花。我们上午的终点刚好在正午时间到达,打的返回宾馆吃午餐并且休息,为了避免赶上人流,我们决定4点钟再出发去下一个景点。午餐又品尝了石鱼、石耳、山笋等特色,然后美美的睡了个饱觉。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bd35501000cro.html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