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国之旅系列 风景如画的庐山 |
[游记]中国之旅系列 风景如画的庐山 |
2008-06-27 sina.com.cn |
很早就想写这篇游记了,但是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描绘风景秀丽的庐山,今日动笔,在回味中书写诗情画意的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毛主席1959年用这样的诗句形容自己登上庐山,24公里的山路,听导游讲有400来道弯,我们的有些同事开始没有心思欣赏美丽的景色了,开始晕车了。我这个克服晕车毛病的人,到山顶上也有点反应了,但是还好,一会就没什么事了。山顶的小镇,叫牯岭镇,是英语COOLING的译音,以前是英国人最先买下这个地方,在这里建房子的,据说这个英国人做生意,越往南走越热,到庐山突然觉得这个地方好,就用极少的钱买下了这个地方,这在当时也是第一笔对外贸易。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如琴湖,静静的湖面、青山、亭子相映成趣,勾成了一幅如画的美景,真的是太美了,就是一幅画。大家纷纷拍照。 庐山的瀑布很多,幼稚的我以为就一个大瀑布呢,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但是我这次看到的瀑布,真的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大,与我想象的有差距。 美庐别墅,这个是蒋介石从外国人手里买下的,提名美庐,是为了讨好宋美玲,才取名字美庐,并有一个石刻在那里,后来毛主席来庐山,也住美庐,当地服务人员看到这个石刻,赶紧凿掉,正好主席经过,问明原因,赶紧拦住,说:“历史是有后人来评价的,不能因为他是蒋介石的笔迹,我们敌对,就弄掉它。”由次可以感觉到主席的心胸是多么宽广,现在那个石刻还有凿的痕迹。 庐山会议会址,庐山会议是历史上有巨大影响的会议,现在的会址已经做礼堂了,我们只在外面看了看。庐山的电影院应是世界上放映场次最多的电影院,也是最特殊的电影院,它每天都放映《庐山恋》。因此《庐山恋》也是世界上放映场次最多、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连续不间断长时间放映的电影! 花径、锦绣谷、仙人洞是三个连续的地方,那里有白居易住过的地方,被贬为司马的时候,导游讲那个时候的司马,相当与当时九江市的政协主席,没有什么实权。锦绣谷很险,毛主席说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说的就是这里,天气好的时候,向下面看,一片平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的就是这个美丽的地方,主席后来提的“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也是说的这里。仙人洞是“天生一个仙人洞”,里面很潮湿,上面还滴答水,主席曾经在这里留连。 含鄱口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下面就是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可惜雾气太大,看不清楚。向左手望去,就是五老峰,仿佛是主席的头像躺在那里的轮廓,越看越象,真是奇、绝。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e987601000bfx.html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