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之三叠泉 |
[游记]庐山游记之三叠泉 |
2008-06-27 sina.com.cn |
北京今夏过早的进入了桑那天,天总是混沌着乌涂着,身上的汗总是层出不穷,这时我不由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我和夫到庐山度假时的惬意,在此把去年写的游记选摘一段,给心中添些清凉也是好的。 6月24日 今天上午天气多云,微风习习,凉爽宜人,九点钟我们在吴经理的陪同下驱车前往著名景区“三叠泉”。到庐山后,天天晚上都会看关于庐山名胜的文字介绍,关于三叠泉,书中描述道:“三叠泉瀑布是庐山众多瀑布中最大、最壮观的瀑布…落差长达155米,分三叠从高空坠入深谷。第一叠直垂而下,落差20多米,像一面水晶帘子,挂在苍崖前;第二叠落差50余米,如千军万马争先恐后奔赴战场,在两旁岩壁和断崖凸出的岩石上不断撞出巨大的水浪,烟雾腾腾,溅起的浪花像千万只银色的蝴蝶在山谷中拍翅乱飞,令人眼花缭乱;第三叠最长,80余米,洪流倾泻,如一条桀骜不驯的银龙,在峡谷中左冲右撞,轰然冲入巨大的潭中,溅起半空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化作缤纷的彩虹”。 一路上脑子里不断的想象着这瀑布该是何等壮观,期待之情溢于言表,乘车至三叠泉景区停车场,此地距三叠泉还有很长一段难走的山路,游人大多数都是选择乘有轨缆车到第一叠处,往返车票每人80元,缆车穿越了好几座山岭,到了终点站仍没看到瀑布踪影,一问才知瀑布藏在深山峡谷中,还要沿盘山的石阶小路向下走1600余阶下到峡谷底才可得见芳容,山顶的海拔是1391米,此时这里的天是阴云密布,雾气很浓,山峦重重,云雾缭绕,好像随时都可能下雨的样子,知道了要走台阶路,我有些犹豫,头两天山路走的多,膝盖已有些肿痛,如果再受力过多怕是要犯老毛病了,几年前,在北京每逢周末我们一家都会去爬香山香炉峰,别人都没事,只有我总是很吃力,几次下来左腿膝盖就肿了,去医院看后,医生说膝盖已受损伤,不可多做爬楼梯爬山之类的运动,这腿真是太不给我争气,心情免不了伤感起来,夫和吴经理见此情形执意要我坐轿下去,都说既然来了就要看到瀑布才好,我也想到来这里也许此生就这一次,便同意坐轿下去,轿夫们对外地游客要价自然狠,甚至喊下去一趟就是600元,我和夫看着吴经理用方言和他们讲价,一轿夫冲着夫对吴经理喊,"是那胖子吗”?我们都哈哈大笑,夫说“不是那胖子,就她一个”!最后讲到200元成交,后来看完瀑布再要坐轿上去价钱就更不好讲了,开口就是900元,夫与之不断的下压,最后讲成380元,因为上山肯定要比下山艰难的多。抬轿是竹子做成的一把靠背椅,固定在两根竹杠上,人在轿上落座,一前一后两个轿夫抬在肩上就走,盘山路弯道很小,不断地在拐弯,人坐在上面也要不断地跟着调整找平衡,被人抬着的感觉其实并不舒服,过后我发短信告诉了妹,她回信写着“姐成南霸天了吧”,我恍然大悟的想起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地主南霸天坐的确是这样的抬轿。这里的轿夫是个有组织的团体,两人一班,每走大约一百多级台阶就换人,一共设九个接力站,生意并不太好,游客大多数都自己走着上下,途中有很多人问价但少有人坐轿。轿夫肯定很累,我听的到他们粗重的喘气声,好像这段路总是走不到底,当我听到一种越来越近响的轰鸣声,虽然看不到瀑布,但心里知道就要到谷底了,最后终于到站下了轿椅,又走过一段弯路,突然之间人就站在了这座瀑布前。 此前,我没有目睹大型瀑布的经历,去河南焦作云台山那次见到过许多瀑布,但规模和落差与这儿相比都不算什么了。 此时,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我和夫,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绝对是我们到庐山以来见到的最壮丽的景观,在灰蒙蒙的雨雾中,朦胧之中看到瀑布从对面的断崖峭壁上飞泻而下,带着万马奔腾般的轰鸣声,一直撞到谷底激流中的巨石上,天空、山峦和飞瀑在云雾中几乎都是灰色的,仰头望去,那水简直就像是从天上飞落下来的,不知是天空飘落的细雨还是瀑布溅起的水雾,把我们的头脸和身体都打湿,而我们都默默的尽量靠近瀑布站立着,久久的凝视这难得一见的人间奇景,想看的再细致些,让它永远印记在我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今天云雾太多,遮挡了视线,我一次次的擦去眼睛上的水雾,还是看不清瀑布后面的山崖是如何承载着它奔泻而下的,也看不清周围的深峡幽谷是怎样的出神入化,它们统统被梦幻般的云雾包围着,云雾仍然在不停的移动着,将我们也包裹其中,真像是进入了童话剧中的仙境,站在谷底显得十分渺小的我心中似乎是除了敬畏已无他念,拍了许多照片,但由于天气的原因效果都不太好,其中在离瀑布最近的岩石上拍的一些因镜头上落上水雾而使照片全都带着斑斑点点的印记,我们在三叠泉景区待到上午十点半回疗养院。 回去后再看书中的描写,进一步认识这神奇的瀑布,书中对三叠泉用了壮丽奇伟,雄峻高逸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所谓“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但由于山路崎岖,与外间隔绝,长期不为世人所知,被人知晓已是在1191年(南宋),而李白、李渤、白居易、苏轼、苏辙、黄庭坚等都在庐山游历或隐居过,都没能得见三叠泉的壮丽景色,当年唐代诗人李白高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香炉峰瀑布,远远不及三叠泉瀑布的规模和气势,据说李白在五老峰旁筑草堂住了半年多,竟不知就在草堂不远的大峡谷里,还隐藏着一座庐山最大的瀑布,因此,得不到唐宋时代诗人们的赞美成为三叠泉的一大遗憾。如今,三叠泉已闻名中外,游客往来也是比较容易的事了。我觉得对于自然景观而言,百闻不如一见,每个人面对着天公造物的美景,都会有自己的感受,看到的未必想到,想到的未必能表达清楚,从古到今,随那些山川秀色流传下来莫过于历代的伟大诗人们咏诵的名句了,它们会使美景更增添人性化的色彩,我从书中摘录了两首著名诗句,自认为足以表达出三叠泉瀑布的精神和壮姿,当代著名诗人白桦写道“没有亿万吨玉碎,/哪有这锦般彩虹,纱般薄雾。/你没有在悬崖上因恐惧而却步!/耸身连连三次跳跃,/舍死却得到了永生。”宋代诗人白玉蟾赋诗“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苍崖古。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千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a0fa901000abq.html1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