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二) |
[游记]庐山游记(二) |
2007-07-16 live.com |
May 06 庐山游记(二) 4月21日 晴转多云 今天我们一大早退了房,赶到九江码头的停车场,在网上查到这个地方每天都有车子上庐山。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叔极力劝说我们参加散客团,上旅游车。我们告诉他要自助游,结果就是等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才上了一辆依维柯。车子慢慢悠悠出了九江城,到一处镇子又拉上十几个老乡才向山上开去。 行前查阅资料时看网上都说从九江方向上庐山的盘山路是九曲十八弯,那个弯道足以把人转的晕车。今日亲身经历,方知山路的确弯的够劲、弯的过瘾!但是平时不晕车的人倒也不用担心晕车的问题。一方面这山路的路面状况很好很平坦,另一方面由于是上坡司机不可能开的很快,所以左摇右晃虽无法避免,却也不至于让人有颠簸和眩晕之感,反倒是有几分好玩。弯来绕去的盘山路很窄,上山一侧的车道外面就是陡坡,也有几分危险,尤其是遇到有下山的车会车时,让人不免捏把汗。好在当地的司机早已熟悉了这条路,镇定自若的样子也让我稍稍放了心。途中还曾目睹惊险一幕,走到半山时一辆黄色面的从后面超过了我们,急急开上去,可是在下一个拐弯处却不知为何后轮甩出了水泥路面,差点撞到护道的大石头上,要知道石头只有一个车轮高,而外面就是空空的峭壁啊!好在面的及时刹住了,才有惊无险。我们离那车只有十几米,听到了车上乘客的一片惊呼声。后来的路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了有两处护路石被撞断或撞倒了,看来这段路的确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顺利到达山上的牯岭镇,在正街上找到我们定好的宾馆,位置和房间设施都不错。整理好行囊,放下不必带的东西,九点半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庐山之旅。 从住处出发步行十分钟就到达了第一处景点——如琴湖,感觉此湖没什么特点,也就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树在湖中的倒影还可以拍拍照片,倒是湖对岸密密麻麻的旅游团队有点煞风景了。 沿湖走过花径,我们来到锦绣谷口。这锦绣谷是感受庐山险峻的地方,人要顺着一米多宽的石阶在谷中的山壁上行走,有些地段比较险,特别是游人多的时候一拥挤更觉危险。不过和黄山的峡谷比起来这里就不是很出色了。今天天气还算晴朗,所以在这锦绣谷中也无缘目睹云海的景致了。 出得锦绣谷我们到了一处路口,一边是大路有汽车飞驰,游人都坐车而去,一边是条土路,向前望去没有一个人影。lunar说走小路应该没错,我也喜欢往清静处去,于是我二人毅然踏上了这条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的土路。走了不多远突然在路边发现了路牌“阳明路”,我不由得大喜,原来这就是网上传说中的阳明小道啊!有庐山攻略里介绍说顺着这条小路走比大路近不少,而且一路风景甚好。 果然风景甚好!植被茂盛种类繁多不说,还可以静静倾听路边的虫鸣鸟叫。一路上人文景观也丰富多彩,经过了圆佛殿,天池塔,还瞻仰了朱熹的书法石刻。而最让我们惊喜的则是遇到了山上的野生猕猴,它们应该是一家子,大约有四五只,就在路旁的树上嬉戏。我们屏住呼吸,生怕惊走了它们。这是我第一次和野生动物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呢。 从阳明小道里出来,又见到了不少游客,大家都是往龙首崖方向去的。这一路无惊无险,全是下山的石阶。我本对龙首崖抱了比较高的期望,可是到了才发现,在这个晴朗干燥的天气里,没有一丝云雾的龙首崖着实也失去了宣传资料里的风采,只有龙首上的那颗龙冠松还算颇有特色。从龙冠松看下去可以望见远处的石门涧悬索桥,那里将是继续前行的必经之地。 过了石门涧,为节约体力我们坐了一段上山的索道,直达电站大坝。从大坝向东走下去,就是著名的黄龙潭与乌龙潭了。这里的水在我个人看来是今天庐山徒步里最美的一段。碧绿的潭水与周围的山峦交相辉映,真是一副天然的画卷。 恋恋不舍的告别美丽的潭水,经过了一段连续的上坡,我们来到了三宝树。这里有三株参天古树,据说其中那株银杏树已有1600余年的树龄。这三株三四十米高的古树直刺入天,颇有气势,俨然就是庐山植物界的领袖。 走到了三宝树我们今天的一线景点算是基本走完了,从这里的停车场包了辆车送我们回到了牯岭镇。晚上无话,吃了顿又饱又贵的庐山特色三石晚饭——石鸡、石鱼、石耳。早早回到住处休息,恢复体力为第二天的徒步做准备。晚上查询了天气预报,从今晚到明天庐山将有大雷暴雨。在为第二天徒步的气象条件隐隐担心的同时,我们也对雨后的庐山云雾和三叠泉瀑布多了几分期待。 |
转自:http://northft.spaces.live.com/Blog/cns!E01779E22F31CD5D!496.entry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