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远山呼唤,庐山游记(二) |
[游记]远山呼唤,庐山游记(二) |
2007-07-16 |
第三节 相识牯岭镇 九江气温跟深圳差别比较大,一出车站,外套就派上用场了。 在车上认识了一位中年大姐,问了她一下庐山的基本情况,天气,住房等,得到了她的热情的回答。说我们运气好,前几天还雨哗哗的,今天刚好晴起来,真是有福之人,听后心中窃喜。然后就推荐住房,需不需要导游之类。这时候,才明白,原来她是庐山上的导游,开始做托还挺成功的。庐山导游分两类,一类是有证上岗的,一般是年轻的MM担任;一类是无证的,俗称“野导游”,一般是当地的人。 九江到庐山其实挺近的,车程20分钟就能到庐山脚下,其余40分钟就是一直在爬山,据说弯道共有396个,晕吧。所以如果你晕车的话,上庐山得充分做好思想准备。 庐山是一座政治名山,所以许多故事也涉及到了政治人物。据说当年毛主席上山的时候,是坐JEEP上山。毛主席就发话了,听说庐山弯道多,今天我们就来数一下。这下可忙坏了他的秘书,想个啥办法呢。聪明的秘书拿出几盒火柴,当每过一个弯道就丢下一根火柴。中途,主席烟瘾发作了,秘书将烟点上,连划了四根,才点燃,可急坏了秘书。因庐山天气比较潮汐,长年累月处于云雾中,苏轼才会有感叹“只因身在此山中”。到了山顶后,秘书一合计,一共丢了400根火柴,所以庐山弯道共有396个。也算众多名山大川的一个特例吧。 在上山的时候,导游大姐还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关于政治人物上山的。上庐山一共有三条路线,从北门上就是当年毛主席坐车上山的路线,简称“正确路线”;当年林B也从另外一条路线(可能是南门,忘记了)上山游览,现在戏称“错误路线”;早年间,蒋JS上山是从好汉坡爬上去的(还没修公路),戏称“国民党路线”。这些政治人物的故事,在民间传开,给庐山增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熬过40多分钟的盘山公路,终于柳暗花明了,到了北门大门口。下车买票,然后上车,进入牯岭镇,赶快抓拍一张。 下车迎面吹来风巨大无比的风,凉飕飕的。应该是个风口,地方真选得还真好。门票180元,带了学生证,打个折,135元,爽。庐山门票也是一大特色,别看大门门票还可行,后面收费项目多着呢。庐山门票还可以刷卡消费,也算一特色吧,其它地方好像很少见。 赶快回到车上,套了件衣服,哆嗦着跟旁边游客交流起来。认识了此次五一行的同伴:魏哥和蓝姐。他们也是来自深圳,跟我们坐同一辆火车,缘分呀。于是我们自然而然的组成了一个庐山别动小分队,四人仗剑游庐山。 汽车到了牯岭镇,在售票员的推荐下,先去看了下汽车运输公司开的旅店,条件一般,感觉偏贵。于是四人就开始在牯岭街上晃荡-找房子。据攻略上说,住农民房,便宜,实在还挺安全的。没晃荡一会儿,很快就被导游锁定目标。一个“野导游”-王大姐,介绍我们住他姐姐家,四人220元,两房两晚。说实话,条件不好,也还算跟价格匹配起来了。出门在外,就找一休息地方,大家一商议,也就定下来了。慈祥的阿婆在守屋子,人非常好。 接下来说说牯岭镇,它是庐山的聚集中心,是一个常住人口达一万多人的镇子,里面宾馆,饭店,网吧,银行,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正所谓靠山吃山,庐山人民深谙此道。 牯岭正街 正街对面的住户 正街中间是一个小型的街心公园,挺漂亮的。想想牯岭镇的人民,天天住在人间天堂的地方,怎一个爽子了得,艳羡咱四大金刚。牯岭镇海拔高度1000多米哦~ 街心公园标志处 牯岭镇镇山宝 牯岭镇牛雕 后一张,是网络上的,跟偶的差别很大,背景经过PS,拍的好多了,分享。 因其山顶上有一巨石,形状如牛,故称牯牛岭。下面的镇子就取名牯岭镇。 牯岭是避暑胜地,温度要比山下十来度。即便是骄阳似火的三伏盛夏,牯岭依然是一片清凉。庐山山顶与其他名山不同,五岳诸山多以顶尖峰高路险而取胜,而庐山的顶上却是一座城市-牯岭镇 这里面还有许多故事,听我慢慢道来. 清光绪年间,不少的传教士侵入中国,江西一带夏天炎热,他们很难适应,想找一块避暑的地方。英国传教士李德立来到庐山,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用金钱将山顶盗租下来,建屋筑园以供消夏。庐山也从此少了文化的底蕴,多了商业的气息。高鹤年在《名山游访记》里两度记到牯岭,之间相距十九年,第二次记的牯岭已经由“荆棘少行人”变为“沿山洋房数百幢,华街亦有数百家。”了。 强烈推荐一套丛书《庐山老照片》,其中有很多耐人读的地方。部分摘自《庐山散记》。 牯岭称为山城,一点不错。它远看是山,极目远眺,山峰林立,高低参差,姿态不一。苏轼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句虽平淡,意却真切。走近才知是城,道路顺山势而修,四通八达。六百余幢各式别墅依山而建,掩映在绿树红花深处。 十九世纪后,英、美、俄等国家相继在庐山修建别墅,大多为欧洲乡村式别墅。受美国国家公园学说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国际性的别墅群落,特别与英国自然式园林相结合,构成庐山特有的别墅文化景观。 其中当以“美庐”为代表。难怪黄培炎在《庐山》中这样感慨:“入其境者,恍游欧美焉。” “美庐”,曾是一处“禁苑。庐山的别墅洋洋大观,而“美庐”是其中的佼佼者。充分体现19世纪末产生的“花园城市”的美丽构想。这幢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22年转让给巴莉女土。巴莉女士与宋美龄私人感情颇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将此幢别墅让给蒋介石夫妇居住,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从此,宋美龄成为这幢别墅的主人。这幢别墅,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座落的位置,形如安乐椅。蒋介石很喜欢这里的环境,视为风水宝地。在他的眼中,“背山面水”似科正符合中国风水学说所推崇的格局。蒋介石夫妇很喜欢这里的恬静、秀美,而宋美龄名字中也有一个“美”字. 虽然外界评价较高,在偶看来,该处别墅也无十分特别之处。庐山别墅,特有欧美特色,环境清幽,避暑绝佳之地,不知谁人可享此份惬意之情。 牯岭镇上还有一特别出名的电影院,长年累月只放一部片子,那就是《庐山恋》.据说久演不衰,还创了吉利斯世界纪录呢.因时间紧急,每天回到住处都累得只想扑床上就睡,那还有心思去看.俺一个人去,,进去估计只有流口水的份了,嘿嘿.遂罢! 恋之庐山,庐山客的梦想吧! 故事片《庐山恋》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于1980年,黄祖模导演。作为“文革”后国内第一部表现爱情的电影作品,《庐山恋》使两位主角张瑜和郭凯敏一下子成为当时年轻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影片获得了当年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张瑜荣获“金鸡”“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她在“百花奖”评选中获得的1260万张选票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汗颜吧! 补上照片张: 评论 (0) | |
原始链接:http://luoyicsu.blog.sohu.com/49776401.html |
转自: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